-
尹伊文:美国几次弹劾案,都有哪些“意外”效果
最后更新: 2020-02-07 09:28:28当美国中央情报局确认爆炸案是基地组织所为之后,克林顿在8月20日下令用导弹轰炸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和苏丹的几个据点。立刻有政敌指责导弹轰炸是想淡化绯闻事件,企图转移大众的视线。不过,大众的视线并没有被转移,他们对绯闻的兴趣远大于基地组织,而且这种兴趣旷日持久,经久不衰。1999年3月,莱温斯基接受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访问,有七千万人收看,打破新闻秀收视纪录。
当大众争相追看绯闻消息的时候,有关基地组织的新闻被打入了冷宫。在绯闻热潮期间,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发现了基地组织活动一些蛛丝马迹,但都没有追踪调查。譬如,911劫机案中的一名劫机者在1999年就被情报机构获知参与基地组织活动,可是他的名字却没有被列入监视名单,以至2001年他能够顺利进入美国进行911劫机暴行。[2]
又譬如联邦调查局的一位官员早在1998年就调查到基地组织在美国的一些活动,但他的相关报告却被轻率地抛掷到一旁。[3]这些蛛丝马迹的活动线索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认真的追踪调查。如果追踪调查这些活动能像追踪调查克林顿绯闻那样“穷追不舍”,911的灾难性悲剧也许就可以避免。
“关注小事、忽视大事”是克林顿弹劾案的特点,这种忽视使美国自我削弱了集中精力应对重大事件的能力、自我损毁了防止重大灾难的机会,表现了西方民主制中“自弱”、“自毁”的结构性机制缺陷。
特朗普案:在撕裂中的竞争
特朗普弹劾案继续展现着西式民主的“自弱”“自毁” 机制缺陷,这些缺陷与选举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西式民主赋予选民无需负责任的选举权利,无视选民中的“大多数”对于高端复杂的政治问题缺乏理解的事实。如果有责任约束要求投票者必须理解投票事项的内容,那些原本不理解的复杂事务还有可能被逐渐理解,但是,美国的选举制并没有这样的责任要求。因此在这样的选举制度中,竞选人可以利用选民的“不负责”“不理解”来为自己争选票,他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制造容易理解的、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特朗普就是如此。
“竞选对手有腐败行为”,这是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打击力的信息,特朗普便推动制造这样的信息。特朗普的竞选对手拜登的儿子在乌克兰的一个天然气公司担任董事,这家公司有腐败嫌疑,特朗普推动乌克兰总统下令调查拜登父子涉嫌腐败,为了使推动更有效,他利用权力扣压美国给乌克兰的军援款项来增加压力。特朗普的这个行为引发了民主党人对他的调查,最终导致了弹劾。
支持特朗普的网民制作表情包嘲讽佩洛西:马上弹劾,稍后调查,图片来源:imgflip.com
特朗普案和尼克松案都是和总统选举直接相关的,都是为了争选票而滥用权力。西方民主理论把选举视为选择领导人的唯一具有合法性的方法,认为一人一票选举出来的领导人,才可以代表人民的意愿,才会为人民利益服务。但在西式民主的实践中却可以看到,选举带来的结果并非如此理想。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矛盾的现象,是源于西方民主理论中的三个误区陷阱。
第一, “个人”与“人民”的概念本位混淆的误区陷阱。在西方民主理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保障个人权利”,选举权就是这样的个人权利,一人一票就是保障个人选举权利,这种权利概念是个体本位的。但是同时,西方民主理论又有另一个相关的核心理念“民主是人民统治”,此处的“人民”是集体本位的概念。
在西方民主的话语叙事中,“人民统治”和“个人权利”是没有矛盾的一对概念,民主就是要保障个人权利,只有保障了个人权利才能实现人民统治的民主。不过在政治实践中,这两个概念本位的混淆却会导致很多问题。在个体本位的概念框架中,人民是无数个人的集合,这些个人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和意见,不存在整体化的“人民利益”和“民意”。所谓“人民利益”其实是很多互相冲突的利益,所谓“民意”则是无数互相对立的意见。
忽视这个概念逻辑矛盾的结果是,个人可以在民主体制中以“人民”之名来追求个人利益,同时把不同意自己意见、与自己利益向左的人称为“反人民”“人民之敌”,因此很容易造成社会撕裂。这个现象目前在许多实行西式民主的地方都能看到,最近的台湾选举、香港乱局就是例子;美国近年来的撕裂也非常严重,煽动民粹、撕裂社会成为了一种竞选战略,特朗普使用的就是这样的战略。
第二,不负责任的选举权误区陷阱。个人有选举“权利”,却没有选举“责任”的制约,一个选民即使对投票选举的内容一无所知,也可以任意投票。这种不负责任的选举方法,如同让人无照驾车。对驾驶者有获取驾照的责任要求,是因为开车涉及公共利益,如果允许人们无照驾驶,就会引发交通事故,伤害公众和社会,这种设立责任门槛的做法是得到理性社会普遍认同的。
选举执政者也涉及公共利益,而且涉及的利益要比驾驶汽车重大得多。但是,选举的权利却没有责任的制约,这是违背理性的,是在体制结构中嵌入了非理性“自毁机制”。不需负责任的投票制度,使得竞选人很容易通过耍花招来拉选票,因为投票人不必去认真思考竞选人的花招,只要花招表面上吸引人,就能吸引到选票。这对竞选者个人有利,却很可能对国家造成损毁。尼克松耍花招阻挠越战和谈是个突出的例子,它延长了战争,使美国耗费了巨大的军费,死伤了大量的人员,损害了国家。
第三,民主多数制规则形成了趋中化的“自弱机制”误区陷阱。一人一票的民主选举,不是一种趋强取向的选择执政者的制度,它具有趋中化取向,因为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是趋中的,不能理解高端,倾向于认同趋中者。在民主选举中,那些智力0分的傻瓜不可能当选,但智力100分的高智者也很可能因“曲高和寡、难以理解”,被排斥于执政决策的圈子之外。民主的“多数制”规则含有趋中效应,难以实现趋强取向的选择。趋中制国家在国际上和趋强制国家竞争,将处于劣势,导致自我弱化。
中国传统的“从贤”理念和西式民主的这种“从众”理念不同,中国的“选贤任能”是要选拔高于普通人、高于中位数水平的人来执政,这是“优主”,不是“民主”,是优贤者作主,不是平庸者作主。优主执政并非只为优者服务,优贤者是要为“民”服务的,此处的“民”是明确的集体本位的概念,不是西式民主理论中个体本位的、易于引发撕裂的人民概念。
西方民主中的弹劾制度本意是要对执政者滥权腐败进行制约,以便有益于国家社会人民,但美国的这几个弹劾案却显示出非常复杂的结果,弹劾耗费了巨大的时间精力,但结果却是“针对轻者、不针对重者”,甚至是“关注小事、忽视大事”,造成自弱、自毁的后果。中国近年来在反腐败方面进行了制度性的探索,要冲破“历史周期律”,要找到适合中国的有效方法,那将不同于西式民主的那些问题重重的方法,这种探索将丰富人类社会的治理经验。
注释:
1. 请参阅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nixon-prolonged-vietnam-war-for-political-gainand-johnson-knew-about-it-newly-unclassified-tapes-suggest-3595441/
2. 这位劫机者是Salem al-Hazmi,沙特阿拉伯人。
3. 联邦调查局官员Robert Wright在1998年发现了基地组织在美国的筹款渠道,并追踪到一位沙特银行家的相关信息,但这些信息都没有被引起重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央视快评: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0-02-07 09:22 -
直播: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2020-02-07 09:15 -
故意隐瞒病情致多人密切接触,河北医生被立案侦查
2020-02-07 09:09 依法治国 -
入住“方舱医院”的病人们吃什么?真实情况来了
2020-02-07 09: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两部门:防疫工作者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税
2020-02-07 09: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梦里大概疫情过去了吧”天使睡着什么样子?女孩画下天使睡姿
2020-02-07 09:08 暖心闻 -
内蒙古一患者确诊前6次就医未收治 致1人感染多人隔离
2020-02-07 08: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是眼科医生陶勇,此刻的我们,尤其需要战胜苦难的勇气”
2020-02-07 08:57 -
男子囤4千余瓶医用酒精加价卖 快递未发就被抓获
2020-02-07 08:54 -
医生隐瞒病情行医后确诊患新冠肺炎 被吊销医师资格
2020-02-07 08: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天津一患者致973人被隔离 医院封控
2020-02-07 08: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世卫总干事回应香港医护罢工
2020-02-07 08: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全国新增3143例,累计31161例
2020-02-07 08: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新增12例确诊病例 累计269例
2020-02-07 07: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华南农业大学:穿山甲为潜在中间宿主
2020-02-07 07: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卫健委:向李文亮医生表示沉痛哀悼
2020-02-07 07: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中心医院:李文亮医生凌晨2点58分去世
2020-02-07 07: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钟南山谈抗病毒特效药:要小心,一定要伦理审查
2020-02-07 07: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已启动,68岁重症患者首位受药
2020-02-07 07: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广西柳城14万只口罩遭扣留 云南蒙自:产品不合格
2020-02-07 07: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8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1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2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7“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