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剑峰:特朗普2.0,虚惊一场?
编者按:特朗普2.0来势汹汹,与其同时,国内外经济面临多重挑战。2025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关键是什么?财政该如何发力?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本文为其在年会上的演讲实录,观察者网已获作者转载授权。
【演讲/殷剑峰】
我演讲的题目是“特朗普2.0:虚惊一场?”。为什么说是虚惊一场呢?首先,特朗普是生意人,生意人什么都可以谈。其次,美国经济也不是没有问题,最关键的是二十届三中全会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果这些改革措施都能够见效落地的话,特朗普再怎么折腾我们都不怕。当然,前两天A股大跌,不由得让人怀疑人生——不是说好的要稳股市吗?所以后面打了一个问号。
首先,特朗普2.0版本显得颇为骇人,首要原因在于其试图将立法、司法与行政三权融为一体,并且其团队成员普遍持有反华立场,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戴维·万斯。
万斯所著的《乡下人的悲歌》一书,详细描绘了俄亥俄州这一制造业铁锈地带的衰落历程。身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其母亲曾染上毒瘾,万斯在书中将美国白人的困境与苦难主要归因于他们自身的愚昧与懒惰。然而,当他步入政坛后,却将责任的主要矛头指向了中国。因此,这些成员均表现出极端的反华情绪。
特朗普2.0版本令人担忧的第二个因素在于,其政策不仅全面继承了特朗普1.0时期的政策,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扩张与深化。例如,在关税政策方面,特朗普曾扬言要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针对中国商品专门征收高达60%的关税,同时对于那些不使用美元的国家,则施以100%的关税,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令人感到震惊。
特朗普2.0与1.0之间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进程,而连接两者的桥梁便是拜登政府。拜登政府在2021年1月上台后,不仅延续了特朗普1.0的政策,甚至在某些方面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对华打压措施。
那么,这些政策究竟是否有效呢?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以及贸易比重均在持续上升,制造业的升级换代速度也在加快。这些政策对中国并未产生预期的负面影响,而对于美国而言,其效果则有待商榷。
美国智库有一个研究报告,分析拜登的产业政策究竟有没有为美国制造业带来复苏,报告结论也很简单:很大程度上没有。比如说,比较拜登上台之后,美国非农就业和制造业就业的变化,非农就业增加了5.8%,但是制造业就业只增加了1%。从制造业产出占GDP比重来看,从拜登政府任期,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所以这篇智库的报告结论非常简单,这样的政策没效,对中国没效,对美国也没效。
资料图:美媒
对于即将开启的特朗普2.0,美国彼得森研究所估算了不同政策对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和美国,我们可以看到,按照这份研究报告,如果特朗普2.0对中国全部进口商品征10%关税的话,2025年中国的GDP大概会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如果再额外征60%的关税,中国GDP会下降1-1.2个百分点,2024年10月份,RMF对中国2025年经济预测是4.5%,所以如果在最糟糕情况下,中国2025年的增速有可能会只有3%多一点。
当然,特朗普这样的政策损人不利己,美国自己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我这里没有列出来的——特朗普曾承诺要驱逐非法移民,按照驱逐的非法移民的前景假设,从驱逐130万到830万不等,美国经济会大幅下滑,通胀会大幅上升,美国2025年的经济,按照特朗普2.0的场景就是滞胀。
除了经济场景之外,美国资产价格现在看起来也是虚高。前面已经谈到美股问题了,我们知道美股已经达到历史新高,但是达到历史新高主要靠大科技板块,整个美股指数涨幅没有那么高,这些大科技板块的估值究竟如何呢?
现在经济学界和科学界对这场由AI推动的科技板块上升意见是不一致的。比方说2024年10月份、11月份左右,Nature杂志上登了一篇文章,是MIT几个科学家写的,说基于大语言模型AI有可能走错了路。其给出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脑神经科学的各种实验表明,语言不是思考工具,而只是交流工具,在丧失语言功能之后人类大脑依然可以思考。所以结论很简单,大语言模型也许就是走错了路。
即使没有走错路,即使特朗普减税政策依然会成为支撑美股的因素,根据2024年12月份高盛的一份报告,这些利好因素已经被吸收了,也就是说美股估值已经完全反映了利好因素;这份报告认为,2025年要关注美股的尾部风险。
除了美股有可能虚高之外,美国房价也是如此,美国房价已经达到历史新高了。从过去半个多世纪来看,房价收入比有三个高点:第一,两次石油危机;第二,次代危机;第三,就是现在。
美国房价近些年来持续走高图源;statista
前两次高点我们看到都是房价暴跌,2025年会不会如此我们很难说。它的资产价格有可能虚高,经济有可能滞胀。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人可以那么霸道,可以今天制裁这个、明天制裁那个?它霸道的力量来自于哪儿?因为美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长期保持贸易逆差的国家,从1976年开始它都是贸易逆差。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取决于供给和需求,那么供给和需求哪个更重要呢?需求更加重要,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霸权。美元霸权形成于1976年,一方面是美国自身的经济模式比较健康,在供给侧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需求侧依靠家庭部门的消费,家庭部门消费占到GDP比重的70%,除此之外美元霸权能够存在也是因为其他我们主动或被动的配合。
1975年OPEC组织和美国达成协议,石油贸易全部用美元,所以美元再次获得了霸道的支撑——石油美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形成了所谓的亚洲美元区,亚洲美元区的领导者早期是日本,后来是中国,周围和日本都用美元,使得美元又在全球制造业贸易方面成为了主要的使用货币。一方面是石油、一方面是制造业产品,美元霸权由此支撑下来。
中国为什么要去支撑美元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从供求两侧来看,中国供给侧比较强大,但是需求侧,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得很清楚,“需求侧尤其是消费不足”。中美之间的关系仿佛是厨子和食客的关系,我们去饭店,饭店点什么菜,点多少是厨子说了算还是食客说了算?很简单,是买单的说了算。
我们的制造业增加值是排在我们后面的美、日、德加起来的总和,仿佛一个厨师在吹嘘全年我做的饭菜数量和质量超过了100个人、1000个人,但是你就是一个厨子,在厨房里面忙得像狗一样,你就不能够停下来回家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度过一个温馨的周末?所以话说回来,还是我们需求不足。
美元霸权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美元霸权使得美国能够印美元去买其他国家的产品,但是另一方面意味着美国必须保持持续的贸易逆差,对应的是持续的贸易逆差累积下来对外的净负债。我们可以看到从1989年开始,美国国际净头寸就是负的,变成净债务国家,到今天它累计的净债务多少呢?将近20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超过90%。美国净负债比GDP能不能进一步上升,什么时候是一个头,我觉得需要打一个问号。
- 原标题:特朗普2.0:虚惊一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英伟达5090显卡发布,起售价1.5万
2025-01-08 12:59 观网财经-科创 -
黄仁勋一口气回答了业界最关注的20个问题,怒赞中国电动车企
2025-01-08 10:50 观网财经-科创 -
哈尔滨银行旗下两村镇银行违规,河南黑龙江两地被罚
2025-01-08 10:05 金融观察 -
国产光刻胶的关键战场,在这里
2025-01-07 18:31 观察者头条 -
四川首台商用人形机器人预计3月起进行部分量产
2025-01-07 17:56 观网财经-科创 -
黄仁勋的最新野心,已经是AGI时代大一统
2025-01-07 17:48 -
李开复辟谣零一万物被收购,但AI“六小虎”强弱已现?
2025-01-07 17:41 大公司 -
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怪兽充电收到私有化要约
2025-01-07 17:22 -
美研究报告:用户在TikTok上花的时间越多,越接受支持中国的观点
2025-01-07 17:0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传音牵手阿里云:非洲手机之王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
2025-01-07 16:24 观网财经-海外 -
国内也打响大模型素材版权战?爱奇艺起诉MiniMax
2025-01-07 13:53 人工智能 -
美更新涉军清单: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国际形势
2025-01-07 11:30 观网财经-宏观 -
被列入美“涉军清单”,商汤科技、移远通信、宁德时代等回应
2025-01-07 11:24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信通院MaaS系列标准正式发布,助力大模型工程化底座能力建设
2025-01-07 11:24 观网财经-科创 -
天猫年货节正式开卖,政府补贴活动持续
2025-01-07 10:5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年仅47岁:我国无人机专家张代兵去世,网传因公司债务压力而跳楼
2025-01-06 19:39 观网财经-科创 -
国产扫地机器人,这次真要变成机器人了
2025-01-06 19:38 大公司 -
印度大力推动国产化,目标5000亿美元芯片本地制造
2025-01-06 19:22 观网财经-科创 -
2025年经济目标不应低于5%
2025-01-06 17:30 问诊2025中国经济 -
韩国半导体对中国大陆出口占比连续下滑
2025-01-06 17:19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他想快意恩仇,实现帝国梦?返祖罢了” 评论 9“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评论 137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评论 313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评论 128“你被炒了!”首批名单出炉…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
发币赚了几十亿美元?特朗普笑了笑...
-
“泰国总理将亲自来华作保证”
-
圣公会主教呼吁特朗普手下留情,共和党议员:把她驱逐出境
-
特朗普“随口一提”,韩国紧张了
-
“骄傲男孩”前首领出狱,呼吁特朗普“报复”
-
“过度关注多元化”,美国首位女性军种司令被特朗普解职
-
“当初你说要2000亿美元搞AI,现在我带来5000亿”
-
印度想让特朗普“息怒”:人我们接走,高抬贵手吧
-
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
特朗普:马斯克愿买TikTok,我就支持
-
14次提及中国,“她想告诉美国:我们还有其他选择”
-
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
特朗普扬言:考虑2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特朗普罕见批普京
-
特朗普:你是金砖国家,该100%征税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