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祺:台湾这个部落率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关键字: 台湾台湾部落共产主义原住民泰雅族司马库斯基督教【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姚祺】
位于台湾新竹县尖石乡的司马库斯(Smangus,泰雅族语)是今日台湾旅行的一个重要景点。每个周末,自驾前来的本地客和乘坐大巴的外来客熙熙攘攘,使坐落于群山间的部落分外热闹。除了独特的部落风光外,不少去过的朋友都会惊叹地说:“共产主义在司马库斯实现了!”
然而,当时光回到1970年代,彼时的司马库斯却是一个用电灯都属于稀罕事的“黑暗部落”。是什么让这个落后的部落在短短40年时间从原始落后的代名词,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呢?它又是否真的是“共产主义“呢?本文就试图带大家一探究竟。
风光秀美的司马库斯
地处偏乡的传统部落
司马库斯所在的尖石乡可谓不折不扣的台湾偏乡,以大陆的话说,就是“老少边穷”地区。此地群山环绕,与世隔绝,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乘坐汽车沿钢筋水泥的盘山公路从尖石乡集镇到达部落,仍然耗时超过2个小时。泰雅族的祖先之所以会选择这片区域定居,盖因其为林地采拾民族,依靠渔猎为生,往往追随猎物迁徙而不断迁移所致。18世纪,陆续有一些泰雅族人落户于此。
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为便于控制分布在山峦河湖的众多不同原住民群体,制定所谓“理番政策”,强迫各族离开原有居住地,迁徙聚居到几个指定定居点。司马库斯因此一度荒废,族人搬迁至山下定居点。与此同时,同样出于便于控制的目的,日本殖民当局用强迫和利诱等多种手段,使泰雅族先民逐渐放弃传统生活方式,改事农桑。
1945年台湾光复以后,国民政府改变日本殖民当局政策,允许原住民返乡居住。部分泰雅族人回到司马库斯,重建部落。此时的部落族人已经适应农业生活,回到部落以后也不再以狩猎维持生计,种植农作物之余间或采集野生灵芝、香菇或竹笋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然而,山地的农业生产环境无法与平地相比,司马库斯部落的总体生活状况堪称赤贫。
70年代,部落开始专事香菇种植,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与同时期起飞的台湾经济相比,仍然落后许多,难怪被偶尔到此的台湾媒体人冠以“黑暗的部落”之名。根据部落头目回忆,当年20岁不到的他想要给家里添置一台冰箱,走了2个多小时山路下山,却没有一家商店愿意送货。不得已他只能自己背着冰箱,步行4个多小时回家,其艰辛可见一斑。更为严峻的是,部落中的年轻人眼见山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纷纷决定“进城打工”并扎根下来,部落人口不断萎缩。而在留在部落的人中,酗酒等社会问题愈演愈烈,使部落前景日渐暗淡。
民族与基督教信仰的合作共生
泰雅族的先民们在长期的渔猎采拾生活中,确实一度有过类似原始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形态。但这与我们所熟知的科学社会主义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实际还是想去甚远。其集中体现为对“Utux”(祖灵)的崇拜与对“Gaga”(规范与祖训)遵守两个方面。
Utux是一种精灵崇拜,泰雅族相信有生命的世界即有“灵”存在,而Utux即为这些灵的合称。在古代狩猎活动中,每一次的行动都需要巫师进行祈祷仪式,询问此次行动是否触犯Utux。对于Utux的共同信仰凝聚了部落认同,完成了族人“我是谁”的社会化任务。
泰雅族祖灵祭
而Gaga则是形成部落认同后,规范部落日常运行及族人彼此关系的具体规定。Gaga为Utux留下的训诲,需要族人在日常行为中谨守。由于不同的Utux会产生不同的Gaga,因此Gaga实际上成为了帮助部落族人形成特定部落认同的重要工具。Gaga的内容从祭祀Utux方式,狩猎采集的方法、对待部落老人孩童的态度,族人之间互相关系,乃至个人的言行举止等等都会有着明确规定,成为维系部落运行的重要支柱。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最新闻 Hot
-
澳大利亚直说了:中国可是我们最大买家,美国你算啥?
-
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
加拿大:出人意料,是中国而非美国
-
一个说毫无成果,一个说满意
-
“日本决定要更硬气,不然…”
-
跪了?“还没”
-
终于谈上了,俄方要求美土离场
-
“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
9500车位、全球最大!首航赴欧洲,“彰显中国雄心”
-
黄杨钿甜佩戴高价耳环引网友质疑,经纪公司回应
-
枪杀安倍嫌犯将于10月首次公审
-
俄乌土耳其谈判将安排两轮对话:土美乌先聊,土俄乌再谈
-
特朗普:给F-35加个引擎,叫F-55
-
拿中国说事,美高官想拦下这笔交易
-
中哥走近,美国又跳出来
-
欧盟“更硬”了:税率得大幅低于中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