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特朗普会诱导台海与南海发生“可控的”军事冲突吗?
最后更新: 2025-05-02 08:40:1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让混乱统治,然后控制混乱。——英特尔前执行长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
特朗普执政百日当天,菲律宾军方表示,菲律宾与中国台湾地区正在商谈“国际合作”,目前距离联合演练仅一步之遥。就此,外交部与国台办都立即发出严正声明,要求菲方停止在台湾问题上玩火。不过,菲律宾中期选举日(5月12日)迫近,我不认为菲方会停止挑衅中方。
菲军方的越轨表态,只是为了国内选举,还是美国授意?我看,两种因素都有,因为小马科斯与特朗普的政治行情都在下跌,而马尼拉打“中国牌”,华盛顿打“南海+台海牌”以作为“抗跌”的支点,符合他们的政治逻辑。
另一方面,台湾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在4月下旬进入高潮,赖清德必然积极响应美菲政府的“反中”操作,而观察点就在5月20日一周年讲话。须知,赖的政治行情也在下跌。
考虑到前述三方都有“抗中”需求,个人认为,5月的时事焦点,会从贸易战转向台海与南海议题。本文分别就菲律宾的选举情势,与台湾的内斗进行说明,并试着探究特朗普诱导台海与南海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行为说明一切,小马科斯阵营选情不佳
如果只看西方媒体如路透社、彭博社对菲律宾选情的评估,你会得到一个“现任政府总体选情稳定胜出”的印象,若干大陆学者似乎也这么看。所以我们不妨找些亲杜特尔特家族的菲律宾媒体,检查西方媒体的论断,如《马尼拉时报》。
在这次选举中,最重要的是参议院选举(共24席选12席),西方媒体认为小马科斯支持的候选人在12个当选席位中应可占据9席,原因不外乎执政优势。若询问美国的AI,结论也差不多,这显示美国大数据支持小马科斯阵营胜出,这或许是一种“亲马偏差”。
不过,根据菲律宾的权威民调,以及马尼拉时报的政治评论,情况正好相反。“亚洲脉动”(Pulse Asia)民调显示,认可小马科斯的民众自2月的42%降至3月的25%,跌幅17个百分点;不认可的民众自32%增至53%;无法决定的民众自25%降至22%。
小马科斯支持率一跌再跌
另外,根据马尼拉时报几个重要的时评观点,杜特尔特阵营应可囊括半数以上的参议院席次,选情正在快速翻转。
同样根据“亚洲脉动”民调数据,小马可斯的净信任度则暴跌至-28%(25%的信任度减去53%的不信任度)。杜特尔特的净支持率高达43%(59%的信任度减去16%的不信任度)。
如果再参考菲律宾一些所谓“独立媒体”,几乎都看好小马科斯选情,并对杜特尔特阵营,尤其是对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进行集中攻击。有鉴于台湾经验,我认为只要设有“事实查核”版面的“独立媒体”,其实就是美国网民,因为台湾的事实查核中心,就是USAID间接资助的机构。
参议院选举之所以重要,乃因攸关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案,只要参议院2/3席次支持弹劾,杜特尔特阵营在权斗中就是落败一方。这次选举的12个席次,小马科斯阵营至少需要赢得8席,才有望弹劾副总统,考虑到现任参议员有可能跑票,新任参议员赢得9席比较稳当。这样我们就能明白,西方媒体为何评估小马科斯阵营能赢得9席。
亲杜特尔特阵营的时评人认为,小马科斯民调支持度明显下滑的起点,就是前总统杜特尔特被国际刑事法院(ICC)逮捕和拘留时。在当时,即便是中文媒体也都认为,老杜特尔特之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为了在中期选举获胜,而这是一着险棋。
诚然,如若干大陆学者的观察,老杜特尔特遭逮捕后,其支持者掀起的示威抗议规模不如预期,但若分析民调数据,老杜特尔特的自我牺牲,也确实获得了民意回报。要说“亚洲脉动”民调到底公不公正,那得看小马科斯政府的行为。
我认为行动说明一切,在国内的政治斗争中,任何一方牵扯到外部势力,就代表那一方处于弱势。再者,处于弱势的一方,通常需要从混乱中找到求生路径。小马科斯政府在4月不断指控中国干预选举,并企图在铁线礁碰瓷中方,制造混乱,就是他选情不佳的间接证据。
重点在于,与赖清德一样,小马科斯不是那种可以独立于美国意志之外自行其是的政客,他敢于碰瓷中国,不是出于美国授意,就是美国默许。对于那些不认为美国与菲律宾执政者行动有所关联的学者专家,我只能说,不要高估任何儿皇帝的自主性。
铁线礁碰瓷不成,菲律宾就打“台湾牌”,暗示要将台湾地区视为“国家”,明示要将台军纳入美菲军演,明显在刺激北京出手。而这是符合特朗普政府当下利益的挑衅,后者想尽速促成中美谈判,而且希望中方主动。
因此之故,中方对菲方的碰瓷,我认为等菲律宾选完后再发作较佳,因为小马科斯很明显需要中方强硬回击,以补选票,特朗普则需要中方扬弃硬刚路线,主动接触白宫。如果中方现在发作,会削弱4月贸易战以来的各种收获。
中方反击时间点的考量,有一个细节必须注意,即便杜特尔特阵营胜选,还要待参议院在月底的确认程序,这场选举才算真正结束。从5月12日到月底,个人猜测,若小马科斯阵营落败,就可能在确认程序上玩花样,而美国中情局的花样是很多的。
菲律宾虽然号称民主,但投票徒具形式,美国比较支持的那一方,通常有底气“输了就掀桌”,政局会持续混乱直到真正的胜负底定。
台湾,目前就处于执政党“掀桌”,刻意制造混乱的阶段。
岛内不会反法西斯,更不会革命
426活动,号称25万人“倒赖”,不知道大陆涉台学者专家怎么看,我建议各方也不必报什么期望,这是一场绿营与“中间偏绿营”的斗争,无论胜负如何,结果都是绿的。
“中间偏绿”的路线,就是“中间偏独”的路线,是除了民进党之外,当今台湾政客、学者、专家与媒体人的主流,符合美国利益。
4月26日,朱立伦(前中)率国民党公职人员与支持者在集会现场。
有一点希望大陆不要误会了,以为打击统派的主力是“台独”,事实上,“中间偏独”的这批人,打击统派最力。因为在意识形态上,“台独”并没有能力覆盖统派主张,反倒是这些伪装中立的人群,长期搭着绿营的激进本土主义便车,将统派推到极端主义光谱。
换言之,与菲律宾不一样的是,台湾地区政党的立场区隔极小,岛内并没有老杜特尔特这样敢于与美国保持距离的主流政党。并不是说老杜特尔特就反美,而是,至少他愿意尝试摆脱儿皇帝的束缚,为菲律宾争取自主性。台湾地区并没有这种政治家。
在美国对台湾地区强取豪夺的当下,在野力量的426活动于此完全不提,反倒是针对大陆。台下的支持者虽不见得买单,但整个活动就自我矮化为政党、甚至为党主席个人的生存保卫战。
这个活动因为失焦,并避谈美国与民进党联手卖台的现状,自然不会达到“倒赖”的效果。罢免的胜负尚属未知,但台湾在野力量基本缺乏杜特尔特家族的底气,斗不出什么像样的结果。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香港《大公报》再评长和港口交易:必要时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都可用
2025-05-01 21:55 香港 -
从源头避免农村妇女成员身份“两头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将施行
2025-05-01 20:07 依法治国 -
干部借调辅警作为个人专职司机,直至被市纪委监委检查发现
2025-05-01 14:55 廉政风暴 -
25项实验37.25公斤!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
2025-05-01 10:28 航空航天 -
国家卫健委:对近日肖某引发舆情问题开展调查
2025-05-01 08:52 -
我国破解水稻抗高温迷局
2025-05-01 07:06 -
中国证监会党委: 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2025-04-30 22:23 -
山西太原一小区爆炸已致1死21伤
2025-04-30 22:04 -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被查
2025-04-30 20:09 廉政风暴 -
民营经济促进法全文公布,5月20日起施行
2025-04-30 18:19 政策风向标 -
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
2025-04-30 18:19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2025-04-30 17:38 人工智能 -
苗华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
2025-04-30 17:03 -
习近平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
2025-04-30 16:52 -
国新办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
2025-04-30 15:19 -
“应让各国明白,没中国,特朗普不会宽限90天”
2025-04-30 14:58 中美关系 -
蔡旭哲:鲜艳的中国红,是太空中最亮的色彩
2025-04-30 14:02 航空航天 -
身体状态良好,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13:50 航空航天 -
为治理商家“跑路”“退卡难”,预付式消费司法解释5月起实施
2025-04-30 13:48 -
神十九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2025-04-30 13:13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9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1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