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封关民调显示,蓝绿白都会赢,也都会输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本届选举,是台湾历来民调介入最深的一次,数据砸人盛况空前,但没人敢说绝后。台湾政治示范,这是一门不折不扣的伪科学,到底是“民调被民主”,还是“民主被民调”?或许都是。
投票前最后一次的各家民调,原本彼此有高度差异的现象,在选前趋于一致,可视为民调公司不想失去公信力,将数据整齐化的“业界默契”,反正预测有错,大家一起错,图个作假永续。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封关民调
不过,这次的“趋于一致”与四年前大选相比,仍是不够一致,这就让若干比较“不合群”的民调备受考验。敢与别家不太一样,结果若是准确即是神,否则就是鬼。
看民调,要先抓几乎所有民调都一致显示的项目:赖清德支持度第一;柯文哲支持度垫底。选民受到民调影响,会显示在选情“看好度”上头。因此榜首赖清德的看好度数据,会高于其支持度,而垫底的柯文哲的看好度,会低于其支持度。
有意思的是,选前被看好,不见得是好消息,因为这会使得支持者投票意愿下降,觉得反正会赢,不差我这票。反倒是看好度第二的那一组,其支持者会更积极投票,觉得自己的那一票可能就是胜选的临门一脚。
此一有趣的投票心理,若产生在支持度误差范围内的时候,支持者的投票意愿将左右胜负,因为表明支持,不见得会投票。此一事实致使微落后的那一组必然会全力催票,引发领先那一组怕被逆转也全力催票,最终所有人都在积极推高总投票率。
这次选举的复杂度在于,有三组人马,而没有一组可被弃保,这意味着第三名也会全力催票,而不会在选前放弃并表明支持其他某一组。如韩国的安哲秀选前转向尹锡悦,致使李在明以不到1%的差距落选。
蓝营很想复制“安哲秀现象”,但“蓝白郭合”龃龉基本切断了此一可能。“朱金侯”在前后糟蹋郭台铭与柯文哲时,心中并无安哲秀,投票前才搞统战只会使人分外恶心。郭台铭对此保持神秘的静默,柯文哲就不客气了,直接呛侯是“中共支持的对象”,还帮忙做假民调,自己不会再次上当。
柯文哲之所以这么说,除了记恨蓝白合前后国民党的大欺小与“坚壁清野”政策外,更主要是企图抵消民调垫底的负面效应。作为民调公司公认的老三,膝盖反应一定是抨击假民调,并强调民调无法显示隐性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支持者投票意愿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那么投票意愿最低的就是中间选民(与年轻选民),而这是柯文哲最主要的票源。因此在策略上,柯党必须卯尽全力炒热同温层,而此一策略,必然要基于对蓝绿的仇视,一方面激励支持者投票,另一方面杜绝支持者跑票。
统计显示,2016年和2020年相比,台湾地区选举中30岁以下选民投票率涨幅最大
而考虑到柯文哲的护身符是浅绿选民,其号召“仇蓝”的不二法门,当然就是抹红蓝营,尽管他自己死不承认抹红。此一现象倒逼蓝营以加码糟蹋大陆的方式回应,结果就是方便绿媒与外媒炒作“台湾政党都不亲中”的认知战。
关于此,我们要警惕两件事:
统战若要有效,那得次要敌人也懂统战,或有能力消灭更次要的敌人,如果次要敌人既无能力统战也无能力消灭,那我方的统战效果就很有限,甚至可能统战不成,反倒成了姑息养奸。此其一。
“暗助”与“明助”需要高度的技巧区分,过于明显的暗助就是明助。在这一点上,介入台湾政治最深的美国,也最懂得拿捏分寸。当暗助滑向明助,往往是帮倒忙,那还不如“不助”。此其二。
民调作为最有效影响选举的工具,势必会成为一门大生意,利益结构摆在那里,原本科学的部分就会被利益所覆盖。这次选举,主流亲蓝媒体与名嘴,随着国民党不择手段求存的错误策略,也集体沉沦。表现得最低级的,就是被指控与侯友宜利益交换的东森媒体集团,还有美丽岛民调。
如果希望侯友宜胜选,阅读东森新闻与其民调包你安心。东森大肆吹捧侯友宜,完全失去新闻最起码的专业原则,与绿媒“三民自”并无区别。而其民调所采用的方法则更是可笑:传手机简讯给东森会员,让会员自主勾选支持对象传回给东森,据此得出三组人的支持度。
试问,不是东森会员的民意就不是民意?这是哪门子科学?而愿意花时间填写问卷回传的会员,通常就是最积极表态的选民,不会是中间选民。这次选举,常有大陆新闻公众号根据东森民调说事,得出蓝营支持度无限逼近绿营的结论,我也只能叹息,诈骗岛名不虚传。
美丽岛民调,这家公司的成员基本就是反民进党的前绿营人士,他们决定跳船后登上蓝营的船,这没有什么可非议之处,而其吹捧蓝皮绿骨的侯友宜,也有意识形态上的合情,但重点在于他们的假大空民调。
美丽岛民调每两三天公布一次,与其他民调相较,其取样份数最少,而且完全排除手机民调,坚持只做市话民调。然而,台湾市话覆盖率已只剩约5成,且会接电话的通常是中高龄选民,这种民调的局限性不言自明。
此外,在民调封关前,显示赖清德支持度最高的就是美丽岛民调,因而遭到亲蓝舆论的质疑,毕竟,美丽岛一向“挺侯反柯”,而显示赖侯支持度差距最大(约11%)的也是此家民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推进中美直航航班大幅增加,推动C919走出国门
2024-01-05 07:45 航空航天 -
南京一幼儿园突然以“亏损透支严重”为由闭园,教育部门回应
2024-01-05 07:25 -
我国太阳能电池专利申请量全球排名第一
2024-01-05 06:50 能源战略 -
我国首支水下智能救援队成立
2024-01-05 06:49 -
上海:鼓励符合条件的在线新经济红筹企业回归境内资本市场
2024-01-04 23:05 上海新高度 -
广西北海市海域发生4.2级地震
2024-01-04 22:49 地震 -
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
2024-01-04 21:33 数字化转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2024-01-04 19:29 -
-
罗瑞卿夫人郝治平逝世,享年102岁
2024-01-04 18:07 -
四部门:原则上新建充电桩统一采用智能有序充电桩
2024-01-04 15:28 -
关于当前经济财政形势,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重磅发声
2024-01-04 14:31 宏观经济 -
3人遇难!煤矿事故迟报,39人被问责
2024-01-04 14:26 -
圆通、韵达、京东物流被三部门约谈
2024-01-04 13:52 观察者头条 -
他被曝不雅自拍片外流、赖清德竟甩锅大陆,国台办回应
2024-01-04 12:36 台湾 -
“为美国而战”,黎智英曾在直播中承认勾结外国人
2024-01-04 11:33 香港 -
大学校园开放引热议,教育部表态
2024-01-04 07:52 -
我国首次实现!多条技术路线“一站集成”
2024-01-04 07:33 能源战略 -
宁夏灵武60余人就餐后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涉事饭店停业整改
2024-01-04 07:09 食品安全 -
欠薪百万被罚两千,中建二局分包方回应
2024-01-03 21:52
相关推荐 -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20“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04“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219“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96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