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台湾拒统的最后一道“长城”——大陆为发展不会打台湾?
最后更新: 2022-08-23 09:10:43台湾海峡贸易与中国金融开放
部分专职金融贸易理论和实践的人,注重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健康连结发展是其天职,因此绝不乐见中国的经济发展因剧烈的台海动荡而横生波澜,台海贸易、金融改革与人民币的上升势头,恐经不起战争摧残。
若我错了请不吝纠正,大陆持有“经济理性”观点的人,多数认为在台湾问题上,为争取发展时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方为正办。
某位在国内高校做访问学者的外籍专家,在外媒《外交家》撰文指出,台海冲突会导致供应链大规模中断,这次围台军演的效应是迫使航运改道,避开台湾海峡,改走吕宋海峡,而后者是远路,且有台风季节风险,以致自南海运往中国与东北亚的贸易道路势必增加货运成本。
此外,无论是从中日货运至欧洲,还是从美洲货运至亚洲,大都要经过台海,如今年有一半的集装箱商务船队经过此水道,还包含两岸频繁的贸易。若台海发生军事冲突,海外与中国的大部分贸易将受到严重干扰,运费上升的幅度堪比疫情所造成的涨价。
还强调,台湾地区半导体出口的中断,将为全球电子业带来重大影响,包含中国大陆在内。对此,专家警示海事保险业及跨国企业恐低估了冲突发生的可能性,而随着冲突形势恶化,越来越多跨国公司会从两岸撤离。
以上看法都是正确的,此论点也与台湾财经界一向的评估类似,这是从出口贸易看问题。于下再举一例。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易卜拉欣·乔杜里(Ibrahim Chowdhury)认为:随着各种不利因素冲击中国经济,中方需加大力度摆脱以投资为主导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旧模式,转而鼓励消费。
中国房地产投资总额占GDP 13%(2021年),而经合组织成员国为5%。如果将供应链上的投入考虑在内,房地产行业约占中国GDP的30%。因此,房地产行业的无序调整将产生重大的经济后果。
解决方法之一是进一步自由化金融体系,以扩大家庭的投资选项,并降低购买和持有空房作为投资工具的倾向。白话说来,就是想赚钱不要只盯着房屋买卖。
国内也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崛起的粗略结构是——西方大举消费中国生产的东西,以及内部房地产拉动了可观的成长动能。令人警惕的是,目前这两个条件都在弱化。
他们与乔杜里的建议有共同之处,就是——扩大消费,金融改革,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以上看法也都是正确的,这是从宏观经济看问题。
只看经济层面,就别想统了
从以上经济层面看,专家说的都很正确、理性。然而,要想统一,不能只从“经济理性”的角度看台海问题。
个人希望大陆能认知的是,台海稳定,不是中国大陆单方面说了算,因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美方,且台方积极配合。如若中方完全不理会美方的极限施压,难保有朝一日不会产生远大于经济压力的民心压力。而民心,是政治的基础。
众所皆知,美国政治是这样的:将内部矛盾转移至外部矛盾,以维稳政权。没有人能期望美方仅专注于“管好自己的事儿”,甚至正确地说,“管好自己”的条件,也包含“在外部搞事”。
黎安友的论点或许比较符合两岸“经济理性”的观点,但他同时也敦促美国加强军事吓阻力以维持现状。既然中美双方都在提升军事能力,我想问经济专家的是:军备竞赛一定有利于经济吗?
因此,台湾问题绝不能只从经济层面评估,个人希望“经济理性”能与其他层面的“理性”,在统一问题上相互融通,催生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与共识。毕竟,解决台湾问题对中国而言是无法取舍的、不能商量的底线,持有各异观点的人要有对话基础,以及达成共识的积极心态。
俄罗斯现在最不想听的是,战争对经济造成了什么破坏,而是要知道透过什么经济手段解决问题。中国经济成长率超过10%的时候不宜统,5%的时候也不宜统,如果更低的时候是不是反而也更不宜统了呢?这种逻辑是行不通的。
当然也不能期望美国经济崩溃,无论它是否真的会崩溃。
台湾当局将台积电视为“护台神山”,也是一种典型的经济逻辑,看似有理,实则经不起检验。在台海军事冲突的情景里,台半导体业其实反而是北京的筹码,作用也可类似于俄罗斯的能源,抵销与吓阻西方制裁。要怎么做,台半导体业才能成为反制裁工具,这才是精英们共同的课题。
在我看来,想无伤收复台湾,基本不可能。
美国现在掏空台半导体业,搞“豪猪”战术,种种具体行动都旨在避免自身经济于极端状况下受损过重,而他们非常积极、非常主动,也很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在洞悉美方各种自残的昏招时,也要警惕其简单粗暴行动下的可能获利。
期待大陆秉持“经济理性”观点的人,也能给出一个在极端状况下,中国该如何应对的解答。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308+1440
2022-08-23 09:08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1+3,均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2022-08-23 07:56 抗疫进行时 -
重庆欢乐谷:实施临时管控,滞留游客移至指定酒店3天3测
2022-08-23 07:42 抗疫进行时 -
油价有望“五连降”,加满一箱或少花8元
2022-08-23 07:42 -
女子自称在殡仪馆上班1600元一晚,官方回应
2022-08-23 07:36 -
拉萨昨日新增10+190
2022-08-23 07:32 抗疫进行时 -
麦趣尔纯牛奶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被罚款7315.1万元
2022-08-23 07:22 -
三亚昨日新增166+379
2022-08-23 07:21 抗疫进行时 -
今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来了
2022-08-23 07:19 极端天气 -
官方辟谣“今夏是未来10年最凉的一年”
2022-08-22 22:55 -
公安部:不存在“2022年红绿灯新国标”
2022-08-22 22:43 -
台湾7月外销订单额“意外下降”:地缘政治风险长期抑制接单能力
2022-08-22 21:58 台湾 -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率团来访遭民进党攻击,国台办回应
2022-08-22 21:36 台湾 -
美国印第安纳州州长窜台,中方:已提出严正交涉
2022-08-22 21:02 台湾 -
海南:本轮疫情已出现明显拐点
2022-08-22 19:20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致电慰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2022-08-22 18:30 观察者头条 -
指导川渝抗旱救灾,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
2022-08-22 17:48 极端天气 -
公安部:强化职业安全防护,为一线民警配齐配足警械装备
2022-08-22 17:03 -
心痛,一家6口确认遇难
2022-08-22 15:57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16669例、死亡23例
2022-08-22 15:45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43“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17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6“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0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