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台湾拒统的最后一道“长城”——大陆为发展不会打台湾?
最后更新: 2022-08-23 09:10:4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台湾拒统的“长城”有四道:地理上的四面环海,此其一;美国与日本的介入,此其二;国际干涉与制裁大棒,此其三;大陆会为发展而避免动武的揣测,此其四。
前三道已因围台军演与其他反制措施而大幅松动。美、日虽扬言“反反制”,并颠倒黑白,反过来指责中国大陆破坏和平现状,持续发射嘴炮,台湾也一再强调外国政要的访台行动不减反增,吹哨壮胆,但都难以掩饰三道“长城”的无形崩坏,“新常态”仍在各方的相互作用下,加速成形。
现在应集中关注的是最后一道“长城”,我的目光放在大陆的“经济理性”身上。
这里所谓“经济理性”,意指据我个人观察(不知是否准确),有些人在统一的缓急问题上,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力主“先发展后统一”,成为最坚定的“缓统”支持者。
必须强调的是,我无意批斗持有这类观点的人,也不希望任何人这么做,只是想抛砖引玉地提出一个问题:在统一问题上,他们与其他精英,有没有谋求相互理解,甚至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与管道?
有鉴于“统一会重伤中国”,以及“统一还有得拖”是台湾人拒统最坚固的心理“长城”,因此大陆各界在统一的缓急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十分关键,以致个人有此大哉问。
还是先从美国人说起。
黎安友的废话与实话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兼汉学家黎安友(Andrew James Nathan)最近接受“美国之音”专访,对于这次台海危机,做了如下表述: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北京认为美国处于长期衰落的过程中,这将需要很长时间,是个动荡过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对中国的威胁会减弱。为了利用这种情况,中国希望全球市场稳定,不要战争,并希望避免与美国的两极分化,因为那样会增强美国的决心、加强美国的联盟,并促使美国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施加更大压力。也正因如此,中国大陆不会对台湾发动战争。它等得起,台湾最终会明白,美国已经衰落到美国的安全保障无用的地步,到那时,中国可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以上是美国诸多台湾问题论述里,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行为预测”,这种说法不见得是美国舆论里的主流,却十分受台湾精英的重视,因为此论不断为台人的“侥幸心态”施打强心针,尤其,大陆一再强调和平统一的立场,为缓统论述做了坚强的背书。
对赛局里的中国大陆一方,我只想说:比赛不能寄希望于对手的失误与退步。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美国已几乎完全不寄希望于中国的自我衰弱,其对中国的全面打压,表明了这一点,而无论做法是对是错,美方也竭力重振旗鼓。换言之,美国至少做到了在大局上“不轻敌”,并想方设法主动出招。
情境是这样的:中方就快跑赢美方了,咬牙忍痛也要实现超越,以致美方必然瞄准中方的“阿喀琉斯之踵”——也就是台湾——集中打击使绊儿。
对中国人而言,黎安友之言是废话亦是实话,虽无新意,却也不好反驳,因此这道“长城”几无死角。唯此论述的立论基础暗藏一个大问号,即“美国注定衰弱?”
中国的舆论场近年频频唱衰美国(包含我在内),大都是有理有据,非但如此,美国的舆论场至少有一半也在唱衰美国,以致此论已深入人心。只是,正确的理解有时会造成与意愿相反的效果,成例就是,美国衰弱论让“缓统论”显得远比“急统论”更理性。
所以请注意这个命题:如果美国竟然复兴了,统一的对策是什么?
自由主义的坏处,我们谈论已久,致使大家忘了自由主义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靠市场的力量勤于纠错。美国精英惯性批判自己国家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虽然这些反对声音时常让事态更恶化,但只要其中少数正确见解得到执政者青睐,就有利于形成正面的社会共识。
我们过多关注美国混乱的那一面,应提醒自己,这个社会也因自由主义而有快速演化的能力,而快速演化意味着对大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举个例子,作为新冠疫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倒了吗?没有,但若这死亡数发生在中国会如何?
当然不是说中国也应该奉行美式自由主义,毕竟中美文化两异;我只是想强调,不要低估美国的自愈能力,以至于认为统一工作可以慢慢来,甚至以逸待劳,消极以对。
让我再说一次以下小故事 :
甲游说乙在酒吧玩一个小游戏,桌面上放一张百元美钞,乙的手掌放在钞票正上方5-10公分处,甲的手掌放在乙手掌正上方5-10公分处,比赛看谁先摸到钞票,输的请喝酒。条件是,甲动作了,乙才能动作。
乙觉得自己手掌距离钞票比较近,而且甲若想摸到钞票,除了距离较远,还得绕过乙的手掌,因此必赢,于是就答应了。
结果甲赢了。为什么呢?因为甲有主动权,处于被动的乙,哪怕是一眨眼的分心,都能确保甲的速度比乙快。
我们必须认清的是,美国仍能靠若干优势(如美式英语、美元、美军),在国际社会快速设定议题,于中美博奕中掌握主动。相对地,中方采取的是根据自身优势迂回作战,由被动转为主动,则需要客观条件支持,且往往需要静待时机成熟,精准出击,方能取得后发制人的效果。
据此再看黎安友的论点,也可看作美国人麻痹中国的战术:你不必急,我会自溃,所以现在请先让我几手。
一般认知里的“战略容忍”,降低了拜登政府搞联盟对抗中国的决心吗?没有,真正有效抑制美国联友制华的,是中方积极巩固“摇摆国”的策略。所以别被黎安友那句“中国等得起”给迷惑了。换言之,“战略容忍”不是消极应对,而是主动出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赛道上,没有哪一方“等得起”。
明白了以上道理,我们再看大陆某种对台湾问题的“经济理性”看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308+1440
2022-08-23 09:08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1+3,均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2022-08-23 07:56 抗疫进行时 -
重庆欢乐谷:实施临时管控,滞留游客移至指定酒店3天3测
2022-08-23 07:42 抗疫进行时 -
油价有望“五连降”,加满一箱或少花8元
2022-08-23 07:42 -
女子自称在殡仪馆上班1600元一晚,官方回应
2022-08-23 07:36 -
拉萨昨日新增10+190
2022-08-23 07:32 抗疫进行时 -
麦趣尔纯牛奶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被罚款7315.1万元
2022-08-23 07:22 -
三亚昨日新增166+379
2022-08-23 07:21 抗疫进行时 -
今年首个高森林火险红色预警来了
2022-08-23 07:19 极端天气 -
官方辟谣“今夏是未来10年最凉的一年”
2022-08-22 22:55 -
公安部:不存在“2022年红绿灯新国标”
2022-08-22 22:43 -
台湾7月外销订单额“意外下降”:地缘政治风险长期抑制接单能力
2022-08-22 21:58 台湾 -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率团来访遭民进党攻击,国台办回应
2022-08-22 21:36 台湾 -
美国印第安纳州州长窜台,中方:已提出严正交涉
2022-08-22 21:02 台湾 -
海南:本轮疫情已出现明显拐点
2022-08-22 19:20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致电慰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2022-08-22 18:30 观察者头条 -
指导川渝抗旱救灾,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
2022-08-22 17:48 极端天气 -
公安部:强化职业安全防护,为一线民警配齐配足警械装备
2022-08-22 17:03 -
心痛,一家6口确认遇难
2022-08-22 15:57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16669例、死亡23例
2022-08-22 15:45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9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1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