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默克尔的华盛顿告别之旅
德(欧)美关系现状
从表面上看,拜登似乎重新开始重视与盟国的关系,双方也都很积极,但是,德美之间的一些“旧疾”并未得以根除。
以颇具争议的“北溪-2”为例:
反对派(包括美国政府)认为它将增加德国和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战略依赖。由于管道绕开了乌克兰和东欧,所以该项目无疑将削弱与东欧各国以及乌克兰的关联。赞同派(包括德国政府)则表示该项目“纯属”是商业行为,不应对其作夸大解读。
面对来自多方的反对,默克尔政府坚持不放弃“北溪-2”。目前,管道铺设已接近尾声,估计再过几个月就可以竣工了。
拜登前一阵访欧前,为了拉拢德国参与“抗中同盟”,美方表示准备放弃对该项目的制裁,但两国并未就此达成具体协议。上周五,拜登的发言人依然在强调:“我们始终认为这是个会带来全球问题的坏交易。”
美国的反对本来是出于自身的战略和经济利益,特朗普对此也直言不讳。拜登上台后改变了之前的策略,不再重弹该项目对美国能源输出不利和对俄罗斯过度依赖等等“老调调”,而是将其变成一张具有多功能的“地缘政治牌”。
具体的做法是:1)替“北溪-2”项目的“受害者”乌克兰发声,利用基辅对德国的不满,在德(欧)方与俄罗斯中间插上一根楔子;2)认为该项目不利于西方形成统一的“对俄立场”,变相逼迫柏林做出战略抉择;3)以来自莫斯科和北京的所谓“威胁”为借口,干扰普京影响欧盟的战略和中国“一带一路”欧洲段的进展。
默克尔很清楚,未来欧洲的主要危机最有可能与乌克兰有关,此番去华盛顿肯定无法回避“北溪-2”话题。出于这个考虑和担心,她在出发去美国前特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Wolodymyr Selenskyj)周一(12日)访德。她安慰对方说,德国认真对待乌方丢失能源和“过路费”的担忧,并会争取在项目竣工之后依然确保乌克兰“管道过境国”的地位。
安慰完泽连斯基,默克尔还必须与普京商量,因为如果没有莫斯科的配合,她对乌克兰作出的任何承诺都难以兑现。普京已经做过一次让步了,这次还会给默克尔“面子”吗?
“北溪-2”项目建设现场(资料图/“北溪-2”官网)
这就是拜登送给默克尔的“临别赠礼”。
到目前为止,默克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声望基本做到了“遇山开道”“见招拆招”,但她的接班人是否也能做到这点就是个问号了。
在欧洲盟友中,德国对美国而言似乎是一块“永远捂不热的石头”:二战后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德国重整经济,冷战时期为其提供军事保护,统一过程中做出最坚定和“无私”的支持;但德国人对美国的推崇和追随却总是给人“有所保留”和“三心二意”的感觉。
或许,这与德国人的北欧秉性(相对南欧“沸腾的拉丁血液”而言)、新教理性和根深蒂固的“反美主义”倾向有关。对此,美国是相当不爽的。
与中美俄相比,德国当然是小国。一般来说,小国的生存法则首先是适应环境,避免介入大国冲突。但德国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国”,因为它身后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欧盟。
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德国在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影响深远。所以,美国政府对德国再有意见,再做小动作,都无法绕开柏林去谈什么“对欧友好关系”。
可以预见,拜登这次肯定会尽东道主之谊热情款待默克尔,为重建双方的互信关系增添一个圆满的注脚。但华盛顿也明白,默克尔不可能在离任前改变她既有的立场(特别是在对华问题上)和风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默克尔此行的“作别”意味的确远大于“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战略考量。对美国如此,对默克尔本人亦如此。
“中国议题”热度不减
无论是德国各政党的竞选纲领中,还是西方各国之间的双边及多边会谈中,“中国议题”似乎无处不在,而且热度居高不下。
这也是默克尔访问美国时必须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
按照华盛顿的本意,西方的对华政策应更强硬。可从拜登欧洲“峰会之旅”的结果看,欧盟制定的“三重关系”模式(合作伙伴、经济竞争、体制对手)似乎占了上风,拜登并未完全如愿以偿。
目前,德国影响下的欧盟虽然依然强调北大西洋关系的重要性,在口径上也与华盛顿基本保持一致,但在具体操作中,欧盟正在摸索一条“自主之路”,力图用它现在对大国来说“不可或缺”的地位(中美俄都想拉拢它),影响华盛顿、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关系,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开始时,欧方其实并不愿意在中美之间站队。但是,鉴于美方的压力和中方对原则的坚持,加上前四年受了特朗普“任性妄为”的刺激,德国和欧盟不得不执行一条“相对平衡”的外交路线,以图转被动为主动。
说白了,就是政治上与华盛顿抱团,经济上占中国发展红利。
有的媒体认为,中美冲突最大的赢家是欧盟。但也有专家指出,德国以及欧盟的做法无异于“战术投机”,既无真正的道义情怀,亦缺乏远见卓识,其背后掩饰的是一种“战略空虚”。
的确,“战术投机”会使德国和欧盟常常面对抉择的“烦恼”。所谓的“三重关系”模式听上去冠冕堂皇,面面俱到,但具体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王毅:中印关系仍在低谷徘徊,这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2021-07-15 08:20 中国外交 -
王毅会见阿富汗外长:中方没有任何地缘政治考虑
2021-07-15 08:14 阿富汗 -
俄驻华大使:中美还没到那一步
2021-07-15 08:01 -
王毅会见巴外长:如是恐袭,要立即缉拿凶手
2021-07-15 07:34 巴铁 -
王毅:愿适时在华举办阿人内部谈判
2021-07-15 07:34 -
美国新增确诊30819例、死亡297例
2021-07-15 07: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公安部:东伊运受训者潜入中国境内实施恐怖活动
2021-07-15 07:04 -
还刺杀过另一个总统?
2021-07-14 23:07 拉美左翼 -
-
英国航母千里迢迢要来南海,半路感染100多
2021-07-14 22:28 南海局势 -
日本天皇预计将独自出席开幕式,皇后不去
2021-07-14 22:18 东京奥运会 -
奥运会开幕在即,东京游泳比赛场地仍“臭气熏天”
2021-07-14 21:31 东京奥运会 -
印媒称“今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附近发生数次冲突”,外交部回应
2021-07-14 20:29 龙象之间 -
外交部回应拜登涉南海言论:请先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再说
2021-07-14 20:18 南海局势 -
6月,巴总理刚视察这个水电站工地
2021-07-14 19:09 巴铁 -
通胀大超预期!美国6月CPI涨幅2008年来最高
2021-07-14 18:58 美国经济 -
联合国秘书长:全球群体免疫尚需110亿剂新冠疫苗
2021-07-14 18: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单日新增翻倍,学者警告:美国就是下一个英国
2021-07-14 18:54 -
巴基斯坦外交部:机械故障所致
2021-07-14 18:38 巴铁 -
日本又有核反应堆发生事故
2021-07-14 18:26 日本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