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实、秦博:引进留学生也要追求质量,避免“高衙内”们浑水摸鱼
关键字: 留学生外国留学生高校留学生引进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在外国留学生群体中,这样的情况甚至不算是太糟糕的状况。前面说的这几位,只是能力远低于中国学生罢了,但是至少洁身自好、遵纪守法——而许多留学生甚至连这点都做不到。根据笔者调查,许多高校教师不敢招收来自非洲及南亚的留学生,理由包括“撒谎成性”、“有骗签证的风险”,“领取奖学金后不配合学习,不好毕业,不好管理”。部分外籍男性人口涉嫌严重的签证超期、滞留不归,已经是公安系统尽人皆知的事情。许多女大学生常受到外国男性留学生(尤其是非洲和南亚裔)的搭讪和纠缠,微信留言则是赤裸裸的性骚扰。笔者在山东某大学的友人,是位长相比较萌的女医生。某南亚国家留学生才和她见过几面,就整天缠着不放,竟然还提出“我想去你的宿舍,就咱们俩,请你给我教教汉语”这样居心不良的要求。好在友人当机立断,屏蔽此人一切联系方式,还故意“消失”了好几天,总算躲过一劫。是不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就一定不行呢?还真不能一棍子打死一船人。哪怕是发展中国家,按照概率也会产生人才。当年新中国百废待兴,但是派往苏联留学的都是一时才俊。他们非常珍惜宝贵的留学机会,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归国之后全部成为中国工业化的栋梁。留苏学生中比较著名的有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赵鹏大、农业部原副部长王连铮等等。由此可见,留学生来自发展中国家,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国对留学生缺乏必要的正向选择机制——以致发展中国家真正的人才没有来到中国,来到中国的反而是一帮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
从背景来看,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多数留学生,其原生家庭在母国非富即贵,少说也是个小地头蛇。从笔者的寻访来看,迄今没有发现出身贫苦却因发奋读书而来华求学的案例,也就是说,几乎没有外国版欧阳修、范仲淹的案例。由此可见,我国的留学宣传还停留在“走上层路线”的模式,影响的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高衙内”。问题在于,批量引进“高衙内”的意义何在?
全面反思引进留学生的意义
在华外国留学生的状况,用“乱象丛生”来形容毫不为过。乱象的起因是错误的指导思想,将在华外国留学生数量上的增加等同于“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绩;而高校的某些领导,也将留学生数量的增加等同于“提高国际化水平”的政绩。上述政绩观不仅十分荒谬,而且极为危险。
上述政绩观的荒谬之处,在于完全忽视国家利益,舍本逐末。如前文所述,引进外国留学生基本上是国家倒贴钱,这些财政经费都是人民的血汗。国家做出的投资,理应为中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可是大量外国留学生享受着超国民待遇,挤占了本应属于中国年轻人的受教育机会,却并未做出什么实际贡献;更有甚者整日游手好闲、放荡形骸,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要说投资回报率,投资中国学生的回报率可真是高太多了。2017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中,本科、硕士、博士的起薪平均水平分别为4854元/月、6791元/月、9982元/月【4】。薪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劳动生产率,因为薪酬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被拿走剩余价值之后的部分。由此推算,中国高校培养出的一个中国博士,每年至少创造20万元以上的产值。而留学生中的“高衙内”们,凭着三脚猫本事是不可能在中国找到工作的,花钱养他们的意义何在?
有人或许以为,多招收一些外国留学生有利于开展民间外交。那么我们要负责任地说,按照现在这种乱象丛生的模式运作,肯定达不到推动民间外交的目的:
“高衙内”们游手好闲,却毫无理由地享受了大量资源,在华期间给中国人民留下的多是负面印象,还不如压根别来;
“高衙内”们不思进取,回到母国也不过是靠着家族关系,还能指望这些人为民间外交长期发挥积极作用?
“高衙内”们不学无术,却拿着中国高校颁发的镀金文凭装点门面,最后还不是败坏中国高校的形象?
至于把留学生数量和所谓的“高校国际化水平”挂钩,则是国内某些头脑不清醒的学者制造的伪概念。例如,某些学者认为中国重点高校的留学生比例不到4%,而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普遍为10%-20%。比如,澳大利亚留学生占在校生总数比例达到了19.8%,英国为16.9%。于是他们得出结论:中国高校“国际化水平太低”,要奋起直追。可笑的是,他们忽略了欧美高校的留学生比例高的根本原因。
英国政府因财政赤字严重,近年来不断削减大学科研经费,中国内地留学生(语言学校、本科、一年制授课硕士)已成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教育产业最大摇钱树。换句话说,英澳等国在作为公共资源的高等教育配置方面,完全不考虑公平,仅仅在意的是出售教育产品,高额赚取外国学生利润。教育是生财工具,大学是“商业中心”,将大学当作公司来经营,盈利为上。
英国大学的学费往往分为多个等级:本地人学费最为廉价,而欧盟以外留学生的学费是本地人的5倍以上。其高等教育产业化主要体现在这几个地方:首先,招生市场化。大学委托多家专门从事留学中介或代理机构代为招生,并以学生学费的一定百分比返佣。其次,专业设置市场化。大学大量设置留学生喜爱的商科等热门专业,并用这部分收入支持学校整体发展。再次,增加录取门槛,让大量学生无法轻易达到要求,主要是语言和标准化考试。由此带动学校语言学校、语言课项目、语言考试、语言考试培训等市场。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某些英语系国家留学生多的情况,完全是因为其国内生源不足转而寻求国际生源来给高校续命的办法,而不是什么有意营造的国际化,和高校的办学水平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片面地将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当作政绩,更是一种无视社会公平的危险价值取向。中国的高等教育资源还谈不上充裕,大多数年轻人并没有机会就读一流高校。以“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为例,应届一本达线率为52.06%,本科达线率为90.09%【5】。而我国非重点高中的高考整体成绩远低于毛坦厂中学的水平。消耗大量的国家资源让“高衙内”们在中国高校镀金,就意味着剥夺了许多中国年轻人的上升空间乃至改变命运的机会。用这种手段来实现所谓的“提高国际化水平”,难道良心不会痛吗?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名篇《韩非子·五蠹》中振聋发聩的名言:“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国家给予利益的人,并不是国家要用的人;而国家要用的人,又得不到任何利益。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已经到了积弊丛生、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纲举目张,正向选择外国留学生
外国留学生政策的症结在于缺乏明确的价值取向。某些头脑不清醒的学者和教育官员,片面鼓吹“提高国际化水平”,却完全不清楚这样做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为外国留学生政策建立明确的价值取向;纲举目张,在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建立对外国留学生的正向选择机制。
外国留学生政策应该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大道至简:
1)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
2)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服务。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最后更新: 2019-07-12 09:31:43
-
长租公寓不到两年“阵亡”16家,行业面临资金投入退潮
2019-07-12 09:25 中国房市 -
罗威纳犬撕咬路人,犬主人因“携带大型犬只外出未戴嘴套”被罚200元
2019-07-12 09:25 人与狗 -
期末成绩自动推送微信,南大是魔鬼吧…
2019-07-12 09:16 趣读 -
女子列车上霸座被拘:我爸是警察我怕你啊,你算老几
2019-07-12 08:57 -
郑州男孩高空抛2个灭火器后续:全家同意搬离小区
2019-07-12 08:45 -
奏响友谊缤纷旋律 绘制合作五彩华章
2019-07-12 08:41 中国外交 -
-
《流浪地球》电影出小说,作者咋成了两个人?
2019-07-12 08:16 中国电影 -
数据显示美国受损比中国更严重?商务部回应
2019-07-12 08:11 中美关系 -
香港艺人陈百祥现身警总 为警察打气
2019-07-12 08:01 香港 -
美前驻港澳总领事演讲被美方叫停
2019-07-12 07:58 香港 -
山大回应“学伴”项目:不存在一个留学生“配”3名女生
2019-07-12 07:41 -
港铁新增14个直达内地站点
2019-07-12 07:38 高铁世纪 -
网上骂警察都被行拘,何况暴力抗法?
2019-07-12 06:50 -
中国船舶工业物资华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凤祥被查
2019-07-11 22:18 廉政风暴 -
“坐高铁=照X光”?专家:无稽之谈
2019-07-11 21:27 网络谣言 -
四川一旅游大巴被飞石砸中,已致8死16伤
2019-07-11 20:48 -
酒店地址遭相邻商户装修冒用 法院叫停政府行政许可
2019-07-11 19:44 -
22国“集体质问”新疆问题,外交部严词回应
2019-07-11 19:07 中国外交 -
欧盟经济社会委员会主席同李强书记会见时,赞叹上海城市品格
2019-07-11 19:06 上海观察
相关推荐 -
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185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11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1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