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利平:昂山素季来了,可密松电站还没谱
关键字: 缅甸昂山素季密松电站密送中缅关系昂山密松电站前景昂山素季访华就缅甸自身而言,资源非常丰富,6千多万人口,是中南半岛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中国大陆冲向印度洋的一个重要通道,它手中的牌是很多的。缅甸智库的人也跟我说,缅甸不需要跟大国搞平衡,不愿意、也没必要成为大国地缘斗争的场所。
甚至于,缅甸现在已经成为大国间的宠儿,各方都想和它发展关系。不光是美国,还有日本等。因此在中美之间,昂山素季的任何选择都将服务于缅甸最高政治利益。
更何况美国和缅甸之间也有矛盾,美国对昂山素季也不满意。比如在罗兴亚人问题上,两国的态度有很大落差。罗兴亚人是孟加拉国的难民,逃到缅甸,他们是穆斯林。缅甸国内有135个民族,但却不承认罗兴亚人。前一段时间有罗兴亚人难民乘船逃到泰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地,发生过海难,美国对这件事非常关注,认为是很严重的人权问题,东盟的伊斯兰国家也非常关注。而昂山素季出于缅甸自身的利益,对此保持了沉默。
昂山素季如何处理和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这是值得关注的。无论是对美国还是中国,怎样不倒向一边,保持某种平衡,这也考验着昂山素季的政治智慧。
昂山素季与奥巴马
观察者网:这个很出人意料,过去昂山素季一直是以人权代言人的身份为外界熟知的。
许利平:对,所以她在罗兴亚人问题上的做法,让美国和欧盟大失所望。这次我在缅甸智库也谈到罗兴亚人的问题,缅方的态度非常坚决。他们认为在缅甸没有罗兴亚这个词,这是西方造出来的。他们也不承认它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即使这群人在缅甸已经生活了上百年的时间。
可见缅甸主流社会,是比较强烈排斥罗兴亚人的。昂山素季作为民选领袖。昂山素季如何在主流民意和国际人权标准之间保持平衡,对她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观察者网:关于缅甸,中方在缅投资一直是热点话题。尤其是搁置已久密松电站。在您此次访缅之前,曾提到这次有望从缅甸方面得到一个比较确切的答复。那么就您这次出访的成果看,未来密松的命运如何?
许利平:这次,我们和多家智库聊到了密松电站。一方面应该由谁出面解决?它本身是一个GTG项目,是政府对政府的项目。既然是政府对政府,那么要厘清密松电站的前因后果,就需要两个政府来谈。为什么停止?以后出路在哪里?
第二个方面,密松有没有重启的可能?从我们和缅甸智库交流的结果看,密松电站重启的难度很大。有几个原因,一个是环境方面,密松电站选址在缅甸湄公河的干流上,修建会造成河流干旱等环境问题。另外,由于大坝修得很高,缅甸方面认为会淹没很大一部分国土面积。环境这块是主要问题。此外,他们认为这个项目是中国政府和前任政府签署的,存在暗箱操作。怀疑中国政府、公司给了很多钱,百姓却得不到任何好处。
第三方面,如果这个项目不建了,缅甸要怎么进行经济赔偿?可以肯定缅甸没有这么多钱,它只能通过以新项目合作的方式,赔偿中国。
观察者网:这些年中国对缅甸的投资额有较大的滑坡,这个数值甚至达到了上亿元。从莱比塘铜矿、密松电站到中缅铁路,要么是一波三折,要么索性搁浅了。您认为中国企业以后在缅甸投资,要注意哪些方面?
许利平: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时遇到一些问题,这个缅甸智库也谈到了。不光是中国遇到这种问题,欧美、日本的公司也都遇到了。最近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也没有幸免。缅甸是联合国认定的欠发达国家。很多制度不完备,特别是对外来投资和对外国投资的保护等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因此中国公司在缅投资遇阻,绝对不是个案,这个要客观地看待。何况中国公司遇到波折,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必须学会成长。
抛开大环境,最大问题来自中国企业的产品形象。这次我采访了华为公司驻缅甸的办事人员,他们在缅甸的盈利是不错的。他们十多年前,在军政府的时代就进驻了缅甸。现在华为手机前几年占到了缅甸市场份额的50%以上,这些年是38%,,这个比例应该说很大了。服务运营这块,华为也是几大运营商之一。但中企之中,像华为这样成功的案例还是凤毛麟角的,不足以支撑中国产品的形象。
我觉得造成中国产品形象不好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妖魔化,西方支持的NGO通过媒体任意夸大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造成的环境污染,抹黑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第二,中缅边境造假产品、走私产品泛滥。有很多进入缅甸的产品是经过云南运过去的,往往没有三包,是名牌产品的山寨版,质量得不到保障。很多缅甸的老百姓用到这些产品,会认为中国的产品很差。第三,还是在于企业自身,我们在社会服务方面跟西方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我们现在也注意这些问题,但仍有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observersnews.com/xuliping2/2016_08_16_371359_2.shtml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评论 73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评论 122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评论 139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评论 280最新闻 Hot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
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
美国开始筹备阅兵了:预算3.24亿,6600名士兵参加
-
孙杨、潘展乐将同台竞技争冠
-
英伟达:下季度,给中国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
特朗普:想访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