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观察所:硅谷科技精英如何掀起美国文化革命
马斯克、帕兰提尔与特朗普的交汇
没有人比埃隆·马斯克更能体现硅谷右翼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力的交汇。
马斯克曾是技术乐观主义的象征,如今却成为一个两极化的力量,与特朗普的议程结盟,同时倡导一个不受政府约束的未来。
接管推特(现为X)时,马斯克采取了严厉的管理方式,通过一封“岔路口”电子邮件要求员工绝对忠诚。这种态度延续到他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角色,他领导了效率措施,包括一项全政府范围的买断提议,被视为忠诚度测试。
马斯克的愿景是无拘无束的市场和火星雄心,而特朗普则把复兴美国过去的民族主义作为焦点。虽然两人的关注点本该南辕北辙,形成对比,但因对官僚惰性和进步主义理想的共同蔑视,他们的伙伴关系竟然蓬勃发展。
马斯克的影响力同样超越了政策:他对X的控制重塑了数字话语,放大了右翼声音,同时限制内容审核,与这场文化运动推动“无摩擦信息流”的更广泛目标一致。
由蒂尔共同创立、亚历克斯·卡普(Alex Karp)领导的帕兰提尔科技(Palantir Technologies)是这场运动的另一支柱。
帕兰提尔诞生于网络泡沫破裂和9·11事件之后,肩负着通过数据分析“支持西方”的使命。
卡普与尼古拉斯·扎米斯卡(Nicholas Zamiska)合著的《技术共和国》一书,呼吁复兴军工复合体,以对抗来自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威胁”。与马斯克的无政府资本主义倾向不同,卡普设想政府扮演积极角色,认为“更积极的政府”对于利用硅谷的潜力服务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卡普的言辞浸透了冷战自由主义,批评硅谷转向“狭隘的消费产品”,呼吁回归国防等“有意义的挑战”。《纽约客》认为,他对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和罗杰·斯克鲁顿(Roger Scruton)等保守派思想家的引用,透露出一种后自由主义倾向,哀叹“美国思想的空心化”和民族自豪感的丧失。帕兰提尔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大获成功,其股价飙升600%,作为硅谷与国家之间的桥梁角色,这让美国的右翼议程被赋予了更多权力,也更复杂化。
如果将马斯克、卡普与特朗普的联盟视为一场权宜之合,他们不同的愿景,确实联合在了进步建制派这个共同的敌人之下。
但也有迹象显示,马斯克的自由主义未来主义、卡普的国家中心实用主义和特朗普的民粹民族主义共存得并不融洽。毕竟从理论上说,马斯克视员工为“可替代”的态度与卡普呼吁由共同目标驱动的凝聚力技术文化,显然是相冲突的。
这种张力凸显了美国这场文化运动存在的挑战:运动本身充满了反政府(至少是深层政府)言辞和倾向,而实现文化和经济目标,又需要对国家权力的依赖,在这之间需要进行调和。例如,卡普复兴军工复合体的愿景,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而马斯克和蒂尔则主张拆除官僚结构。运动在影响特朗普政策方面有不少成功,如教育削减和反DEI措施,但其长期连贯性仍不确定。
商业模式:硅谷右翼在文化战场的弱点
社交媒体平台曾被誉为赋权的工具,如今已成为美国意识形态控制的战场。
Meta、谷歌和X等公司运营的社交媒体平台,算法优先考虑用户参与度(点击、分享等),而不一定关注内容的真实性,又缺乏中国那样的监管治理,导致虚假信息广泛传播。
Facebook曾在2012年进行秘密的“情绪操纵实验”,故意调整用户新闻推送内容,以观察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2017年缅甸种族灭绝事件中,Facebook被用作煽动暴力的工具,而X在埃隆·马斯克接管后减少内容审核,进一步放大了极端观点的传播。
这些社交媒体平台还通过大规模收集用户数据用于精准广告(包括浏览历史、位置、个人偏好等),构建了庞大的商业模式。用户数据成为商品,公众同意只是事后考虑。在Facebook早期(约2004年),扎克伯格与朋友的即时消息对话“他们‘信任我’。傻瓜” 记录了他对哈佛学生信任Facebook并提交个人信息的嘲笑,成为硅谷技术官僚傲慢的象征。
在他们的对手进步建制派看来,硅谷“威权技术官僚主义”的心态是这样的:他们将自己置于道德和民主约束之上,追求规模和利润优先于公众福祉。科技精英以启蒙价值(如自由、进步)为名,实际上推行一种反民主、反自由的意识形态。
要在文化运动中完成公共话语的塑造,商业模式的道德问题注定要被对手逮住,这是硅谷右翼的原罪,也是意识形态交锋中的“阿喀琉斯之踵”。
硅谷精英追求利润,追求个人私欲的极致是对永生的个人追求。蒂尔对冷冻技术和抗衰老研究的投资,以及他承认“我的钱无法做到的事情太多了”,都揭示了一种信念,即技术可以超越人类局限,包括死亡。
这种技术乌托邦主义,与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等同行的信念一致,创造了一种悖论:一方面为精英提供无限进步的愿景,同时又对民主社会持反乌托邦观点。
支持者赞赏这场运动重塑美国的社会规范,优先考虑效率和利润,是捍卫精英治理的文化胜利。反对者则放大硅谷对隐私的侵蚀、数据的武器化以及对异见的压制。
斯洛博迪安称硅谷右翼这场文化运动的方式反映了对民主的“深刻宿命论”。在《裂解资本主义》中,斯洛博迪安分析了全球范围内试图逃避民主约束的“市场激进主义”现象(如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中心)。他认为,硅谷右翼运动是这一趋势的延伸,试图通过技术精英的控制和国家权力的选择性使用,创建一个资本至上的社会。
结语
特朗普开启关税战令全世界震惊,一个对外咄咄逼人的美国可能掩盖了另一个对内问题丛生的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战能否重塑世界经济令人怀疑,而美国内部的政治和社会已经在面临事实上的深刻重塑。
从蒂尔对特朗普的资助到鲁福的文化斗争,从安德森的技术乐观主义狂热到马斯克的数字统治,这些人物利用他们的财富、智识和平台挑战现状。他们的理念,植根于自由意志主义、新反应主义和文化战争的混合体,在一个两极分化的国家中找到了接受的观众,推动了重塑教育、媒体和治理的政策。
这场硅谷右翼转向导致的美式文化革命,面临着不亚于关税战的内部矛盾和外部阻力,它究竟能重塑美国的未来,还是在其自身矛盾下崩溃,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目前,美国这场“争夺国家灵魂”的战斗仍在继续,技术巨头站在最前线,用他们的代码和资本作为武器,投入一场他们相信只有自己能赢得的战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硅谷科技精英如何掀起美国文化革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昊 
-
“这0.001克,直接影响我国主战战机性能!”
2025-05-01 19:03 科技前沿 -
电网与能源转型:从西班牙停电事件看清事实与迷思
2025-04-30 13:07 心智观察所 -
习近平: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
2025-04-29 19:11 人工智能 -
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下水
2025-04-29 17:49 科技前沿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2025-04-29 06:42 航空航天 -
国家发改委:减少甚至停止自美能源进口不影响能源供应
2025-04-28 15:1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马合建赤道航天港,中国商业航天出海新突破
2025-04-28 13:32 -
当全球芯片霸主被特朗普抵住咽喉
2025-04-28 08:21 心智观察所 -
零的突破!我国天文观测再添利器
2025-04-27 17:01 科技前沿 -
美国自信崩塌的反应还不如德川幕府
2025-04-26 09:25 心智观察所 -
给“杭州模式”降温?中国目前需要“不服来战”的城市竞争氛围
2025-04-25 08:32 心智观察所 -
第六次“太空会师”!太空全家福来了
2025-04-25 06:39 航空航天 -
“期待在太空中圆自己一个武侠梦!”
2025-04-23 11:25 航空航天 -
中国空间站要有“新客人”了
2025-04-23 09:57 巴铁 -
神舟二十号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
2025-04-23 09:15 航空航天 -
神二十航天员乘组公布:陈冬、陈中瑞、王杰
2025-04-23 09:12 -
关税风暴,扯开了美国金融资本“霸权交接”帷幕
2025-04-23 08:31 心智观察所 -
八女“狙击”特朗普,美国关税战后院起火
2025-04-22 08:20 心智观察所 -
特朗普“敲诈”黄仁勋,为华为献上“助攻”
2025-04-21 16:35 心智观察所 -
国有、私有、再国有,英国钢铁是怎么被自己人玩儿坏的
2025-04-21 13:44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