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开年大戏:马斯克扬言奋不顾身一战的背后
EIG集团首席经济学家Adam Ozimek的一篇文章一度在芯片圈广为流传。文章主旨是必须要在H-1B基础上搞一个半导体人才特殊签证,这是“芯片法案”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他理论可以被总结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在资本、市场、人才诸要素中,只有人才是可以真正穿越产业起伏周期,是保持产业兴旺的最核心资产。
他在文中还举了一个例子,2023年8月,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因熟练装机人才不足导致量产时程推迟,为此想为大约500名台湾地区劳工办理签证赴美却被当地工会阻挠而作罢。根据美国规定,从台湾地区赴美的台积电员工,需要EB-2签证才能合法入境工作。对此,Ozimek谏言,如果搞一个为避开漫长而艰难的签证程序的特殊人才绿色通道,既可以保证“芯片法案”项目顺利落地,又可以扩大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附加值(1个半导体岗位可以带动6个其他周边产业的岗位),何乐而不为?
H-1B与白宫风暴
Adam Ozimek的这份芯片版的“谏逐客书”在白宫眼里却书生气十足。
H-1B签证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支持与反对都无法准确划分党派站位。共和党的美国本土人才本位主义和限制过度移民的政策导向,反对扩大开放签证额度,综合美国国会和白宫方面人事变迁的动向来看,所谓的“芯片特殊人才签证计划”很难得到通过。
“芯片法案”强有力的政治附加因素本身就涂抹着某种地缘政治保护的反全球化色彩,而且就“半导体”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看,也很难界定何种人才算得上半导体人才。
特朗普在10月份竞选期间就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芯片法案”是一招臭棋,上台后有可能将其废除,这毫无疑问将给美国未来四年的芯片人才战略注入了大量不可知因素。
如果说共和党偏右的立场对革新H-1B签证方面持保守态度,民主党派全球人才战略与高科技人才福利制度方面,在H-1B问题上也面临着两难选择。
在硅谷大佬整体出现偏右转的趋势下,民主党阵营中的智库媒体近年来开始连番发问所谓STEM人才短缺到底是一种事实存在还是虚构的叙事——通过此种质疑,部分层面上瓦解了西海岸高科技人才招募神话。
阿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会、乔治城、密歇根等多名高校研究所和智库自2022年发布报告,结合高科技企业裁员、五年后应届毕业生的二次流动,以及互联网、AI、云计算服务商和半导体行业的平均薪酬变化,表示“没有实证数据STEM毕业生短缺”的说法,计算机软件行业的人才缺口更是充满着各种虚假的数据诠释和扭曲的实施重构。
更有甚者,即便是对H-1B最宽容的公众群体,也无法否认该签证政策带有对“国际高科技奴工”的盘剥性质。
如前所述,H-1B 签证意味着双重意图,即允许临时非移民获得雇主赞助的绿卡,非移民临时客籍工人和有意移民的人都在争夺H-1B签证,雇主和雇工之间由于绿卡博弈问题会导致严重的不公,让初次获得H-1B签证者为了优化自身签证成本,不得不忍受额外的薪水盘剥和欺压。
H-1B排名前几名的雇佣者,很多都有印度背景(@华尔街日报)
这就给了特朗普阵营(大部分都反对松动H-1B签证额度)以口实,认为互联网、半导体行业海外招工不但让H-1B申请者内卷薪水,还对美国本土人才造成了变相歧视。这一点连主导H-1B政策的美国国土资源部也毫不讳言,2020年该部门曾发布报告,显示60%的H-1B职位低于当地的平均工资。在华盛顿特区,雇用1级入门级 H-1B软件开发人员的公司可获得36%的税费折扣,即41746美元,对于2级工人,公司可获得18%的折扣。
以上种种,让H-1B越来越褪去“为国养士”的光环,成为驴象斗争之大移民政策下的暴风漩涡点。
我们可以预见,H-1B在2025年以及之后的或进或退,或左或右,都会越来越偏离为高科技产业周期服务的目的,是一种服务政客随性起舞的水袖。
结语:作为变量的马斯克
去年12月28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以激烈的口吻发帖:
“我之所以来到美国,与众多创建SpaceX、特斯拉以及其他数百家让美国变得强大的公司的关键人士一起,就是因为H-1B.......我将在这个你们不可能理解的问题上发动战争。”
根据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会(NFAP)最新数据显示,过去几年,特斯拉虽然被互联网公司稳压一头,未能跻身H-1B签证雇主TOP 25,但目前排名第16,而且去年获批了742份初次就业H-1B申请,较2023年的328份增长超一倍。
毫无疑问,马斯克是H-1B签证的积极拥护者,也是全球化人才流动的受益者,特斯拉的中国工厂让他意识到,一个高素质的海外制造业群体对企业发展是多么的关键,但他的态度在特朗普团队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马斯克的这番言论立即遭到《纽约时报》编委会的反击,他们指出,目前H-1B签证持有者流入的前三大公司 Infosys,Tata和Cognizant都带有浓重的印度色彩,不但盘剥外来劳工,而且是签证材料欺诈的重灾区,而且《纽约时报》编委会还告诫马斯克,如果细细追查每一位等待H-1B签证的申请者,就会发现接近七成的人的工作性质基本和高科技制造业关联不大,此外,《纽约时报》还质问,马斯克在2024年解雇了16000名特斯拉工人,却又嚷嚷扩大H-1B签证规模,如何看待离岸外包与支持制造业回流在行为逻辑上的自洽?
伯尼·桑德斯回击马斯克:H-1B签证不是汇聚高科技人才的利器,而是百万富翁们薪水成本控制的法宝
目前,马斯克会是白宫执政团队中的“黑天鹅”吗?虽然目前判断还为时过早,但马斯克必须直面质疑者,需要将DOGE(政府效率部)一部分精力用来化解H-1B的实操与舆论风险。
总之,2025年,来自中国大陆的H-1B的申请者数量以及从业流向,将是一个观察中美高科技产业供应链、生态链要素流动的重要窗口,马斯克在特朗普团队中的角色定位,也将在本月20日之后给外界释放更清晰的认知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心智观察所- 原标题:2025开年大戏:马斯克扬言奋不顾身一战的背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昊 
-
国内首次!这一技术应用于管道研究,测试完成
2025-01-06 17:40 科技前沿 -
公众对低空经济的认知度仍不高,如何解决?
2025-01-06 08:42 心智观察所 -
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汉语实时编解码重大突破
2025-01-06 07:57 科技前沿 -
研制成功!我国这一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2024-12-30 14:59 中国精造 -
华为:悬赏300万元
2024-12-30 10:08 华为 -
我国新一代智能高铁有望2027年落地
2024-12-30 09:02 高铁世纪 -
“量子”狼不再吓崩比特币
2024-12-30 08:24 心智观察所 -
又添一大国利器!“探索三号”正式入列
2024-12-29 10:44 中国精造 -
我国首次实现!又一重大突破
2024-12-28 21:08 航空航天 -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向公众开放!
2024-12-28 16:12 航空航天 -
我国氢氧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长时热试验圆满成功
2024-12-28 14:36 航空航天 -
登月探测器“倒栽葱”,日本公布原因
2024-12-27 12:10 航空航天 -
谷歌量子计算芯片给了国内产业界紧迫感
2024-12-27 10:57 心智观察所 -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2024-12-23 18:59 观察者头条 -
独家对话|周毅恩:必须向“第四大排放国”下重手
2024-12-22 09:35 心智观察所 -
《自然》:2025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中国“读脑术”入选
2024-12-20 08:57 科技前沿 -
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2024-12-20 06:46 嫦娥奔月 -
云计算这个美国对华封锁的重点领域,二次长征势在必行
2024-12-19 08:23 心智观察所 -
首次整机试验成功!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有突破性进展
2024-12-18 18:24 航空航天 -
嫦娥六号、Sora等入选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2024-12-18 14:49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7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1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06最新闻 Hot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
英国快和美国谈成了?条件是…
-
改道、停飞,各大航司又遭罪了
-
巴军方公布回击细节:两国战机均未侵入对方领空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