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观察所:风雨潇潇,天命昭昭——中国锂电激荡三十年
2013年9月,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新政终于出台,巨额补贴资金犹如冬去春来的“第一场雨水”,开启了动力锂电池市场又一轮增长周期。
相比第一轮周期的短促暴烈,新增长周期的风格则绵长许多。从需求诱发创新的视角看,新旧周期最大的不同,无疑在于个人消费市场的活跃。
随着特斯拉Model S对电动汽车产品力的重新定义,大量个人买家终于开始对新能源汽车产生兴趣和向往,进而吸引更多整车厂乃至“新势力”创业公司跟进。而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到消费端补贴、免税、免拍牌,工信部牵头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以一系列彼此衔接的政策工具,成为加速这一过程的催化剂。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正式超越美国,从此一骑绝尘,至今稳居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需求端形成内生动能之后,2015年3月,工信部正式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编制动力电池“白名单”,成为供给端发力的神来之笔。2015到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最大、最鲜美的一块蛋糕,被实质性留给了中国厂商独享。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很快托举着中国锂电产业腾飞到空前高度。
2017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正式超越消费类锂电,而根据知名咨询机构SNE数据,也是在这一年,宁德时代首度登上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宝座,与位列第三的比亚迪合计市场份额达到近30%,沃特玛、国轩高科等中国企业同步跻身全球十强,“两超多强”的国内产业格局基本成型。
此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合计掌握的市场份额继续稳步攀升,而二线厂商阵容则经历了快速变化。
沃特玛为代表的部分老玩家,将“短平快”的纯电客车业务模式发扬到了极致,并最终在骗补风波里遭遇反噬,曾经的锂电老大哥天津力神,则在频繁的控制权变更中逐渐掉队,继之而起的,是中航锂电、亿纬锂能等各有绝活的厂商。
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锂电产业,无疑没有辜负产业政策制定者的用心,抓住历史性机遇实现了研发、生产、经营能力飞跃。在补上三元路线“短板”的同时,国内已经形成优势的磷酸铁锂技术“长板”,也在外界一片质疑声中不断优化完善。
从上游湿法磷酸工艺重大突破,到中游磷酸铁锂改性技术百花齐放,再到国产电芯制造设备全面超越海外厂商,以及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引领的电池包结构设计创新......全球同行看衰的磷酸铁锂,硬生生被中国人从荆棘丛生的歧路开辟为坦途。时至今日,随着核心专利保护期的结束,实惠、安全、成熟的磷酸铁锂(LFP)路线上,已经乌泱泱涌来包括三星、LG在内的几乎所有海外巨头。
2019年,国补退坡和白名单取消,标志着中国锂电市场基本完成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想要凭借三元技术优势上演“王者归来”的韩企,却突然发现在完全市场化的比拼中,丢掉“拐杖”和“阳伞”的中国对手已脱胎换骨。
焦虑感驱动下,韩国厂商重演了当年日本企业在钴酸锂路线上的做法,开始集体发力9系超高镍,然而在磷酸铁锂已经越过性能体验门槛的情况下,维持三元电池高溢价的防御策略显得事倍功半。
更重要的是,伴随对材料体系性能极限的压榨,三元电池安全性隐忧已如影随形,搭载9系三元的福特F-150 Lightning,在去年4月自燃事故后已明显失去了销售动能。
令人感慨的是,一路赶超直至登顶的中国锂电产业,此时也开始体会到“守业”之艰难。
已经没有对手可供超越的产业人,又该如何超越自己?
5
尽管从出货量看,当下的中国锂电市场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然而在供给端,产业人感受到的却是十足寒意。景气高点投下的巨量产能,与短期需求增速间出现了明显错配。
以最早公布半年报的宁德时代为例,该公司上半年已有锂电产能323GWh,实际产量211GWh,产能利用率约为65.33%,与此同时,“宁王”在全球还有153GWh在建产能,而根据SNE数据,今年前五个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较去年同期增长量约为50GWh,这也意味着,全球市场同期的增量蛋糕甚至不够填满宁德时代现有产线,遑论持续释放的新产能。
与此同时,出货量的增长,也往往难以完全对冲快速下行的价格中枢,还是以宁德时代做例子,今年上半年公司锂电产品整体销量超200GWh,较去年同期超170GWh的水平有约20%增长,但同期营收反而下降11.88%。
显而易见,在这个出货量快速增长的市场,参与者们当下却正在经历残酷的存量博弈。如此格局,使厂商间不断加码的内卷成为必然,而这样的内卷,也往往与“体面”无缘。
一时间,从叫停在建项目到超低价倾销,从压榨供应链到全员896,越来越频密的流言蜚语,折射出当下产业人普遍性的迷茫情绪,海外市场险峻的地缘波涛,也使“外卷”面临着所向披靡、孤军深入,最后却被人兜底的风险。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险峻的地缘波涛,也一浪高过一浪拍击向中国锂电产业。
有如马克吐温笔下的讽刺闹剧,在对中国锂电产业充满恶意的诋毁和贬损中,A123破产案也被旧事重提。只不过,这次它已不再是美国政客眼中“根本行不通的政府主导增长战略”代表,而是被中国企业偷走了荣耀与成就的受难圣徒。
故事是假,敌意是真。
中国锂电企业的匆匆“外卷”,也面临着所向披靡、孤军深入,最后却被人兜底的风险。
令人亦喜亦忧的中国锂电,该如何穿越周期考验?
讨论这个问题时,自信,无疑是应有的前提,犹如马拉松竞赛中跑在第一位的选手,与其草木皆兵、慌张到不知如何迈步,倒不如对自己的实力和状态多一分起码的信心。
但真正做到自信与冷静,在每天、每小时彼此强化的“共识”下又谈何容易,比起“躺平摆烂”,努力想办法的企业当下却反而可能遭到更多打击。在与心智观察所交流中,一位参与过大量出海项目的专家就提到,国内锂电厂商少数股权或技术授权的“曲线救国”模式,在欧美推动得并不容易:“人家不太看不上你的东西”。
的确,如果产业发展是一场奥数比赛,那么在不少美国企业眼中,拿下最高分的中国人似乎主要依靠考官发下的低难度卷子,而非“压轴大题”实力,甚至在国内舆论场上,也不乏唱衰中国锂电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声音,认为除了规模之外,我们的发展质效并无多少独特性可言,随着本就拥有原始创新优势的美国祭出市场保护和财政补贴组合拳,甚至规模优势也将会被海外对手轻松抵消。
这个司空见惯的论断,存在着巨大的谬误。
在新兴技术发展中,规模,恰恰是质量的核心指标。
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在全球锂电产业第一个十年,从美国、韩国、法国、德国到中国台湾地区,都曾出现过雄心勃勃试图赶超日企的后来者,与比亚迪、比克等一众“土法上马”的广东企业相比,他们普遍资源更多、“低水平内卷”更少,执行引进消化再吸收的策略也更为便利。千禧年前后,当大陆企业还在大搞“人海战术”之时,台湾能元科技甚至已直接出手买下锂电先驱加拿大Moli,然而时至今日,除了几大韩国超级财团,曾令大陆企业艳羡的其他“种子选手”均已泯然众人。
此起、彼落,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神秘:从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到产业工人、企业经营者,我们“搞锂电”的人太多了。充沛基数所支撑的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工艺配方、不同商业模式、不同产品形态大规模快节奏试错寻优,完美匹配了新兴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的内在要求。
回顾15年前磷酸铁锂热潮初起,不乏“有识之士”仰望A123、Valence、Phostech三足鼎立的北美产业生态,相较这种简洁、精致的秩序,国内一夜之间冒出的上百个跟风项目的确称得上“草台班子”,合计成千上万从业人员,拿出的产能可能还不及A123一家,相互挖人挖技术、大打无底线价格战乱象丛生。
可就是这个缺乏美感的产业环境,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让A123破产后已岌岌可危的磷酸铁锂技术“再次伟大”。
事实上,一代创新经济学泰斗内森·罗森博格在其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梳理中,就分析过规模与创新的密切联系:
“在美国,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私营企业对科学研究的巨大承诺,大约有16000家私人公司有自己的实验室,美国过去50年里在高科技市场取得的显著商业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私营企业的内部活力,工业科学家扮演了技术成果转化的关键角色......20世纪有组织的工业实验室的增长大大增加了工业世界中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数量,他们遇到的奇特现象极不可能发生,或被观察到,除非在一些高度专业化的工业环境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的高科技产品的大量增长,加上训练有素的工业专家的密集聚集,大大增加了20世纪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令人感慨的是,日后的美国锂电产业,不但已经没有了这种面向市场进行应用研究的人力储备,甚至乐于投身这个行当的经营人才也极度稀缺,一位曾掌舵Ultralife的职业经理人就曾回忆,在斯隆管理学院他所在的250人班级中,只有4名同学选择了制造业工作。
“这份工作并不光鲜,我每天都不穿西装,而且是在工厂里办公”。
幸好,从专业技术人力到乐于扎根工厂的企业家,我们独步天下的规模优势仍然锐利。
在今天崭露头角的固态电池赛道、钠离子赛道、液流电池等潜力赛道,依然能发现这样的鲜明反差,每当一个位于美国的明星企业冉冉升起,回首国内,总会发现已经有十倍、百倍数量的竞争者已经占满起跑线。
层出不穷的新赛道,也折射出锂电产业的核心特征,即主导技术与主导市场的多变性。以至于在过往任何一个时点上,对中期大盘的预测都有可能成为刻舟求剑的笑话,而从聚合物到磷酸铁锂,从通信市场到新能源汽车,中国锂电产业也正是通过一次次抓住新技术路线和新应用市场的机遇,最终建立起统治地位。
登顶之后,中国锂电产业最大的变化或许是从挑战者向守成者的身份切换。
曾先后登顶的韩日企业,家大业大的巨型财团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切换时,一致表现出极强的路径依赖惯性,倾向于从原有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渠道中榨取更多价值,往往结果却事与愿违。
他们所留下的教训,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取代日韩阵营坐上守成位置的中国锂电企业,有必要对“吃老本”心态抱有充分警惕,在优势领域争取更大份额无可厚非,但切不该因为眼前更轻松简单的选择,而影响到对新机遇的评估和把握。
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值得欣喜的是,目前最具关注度的全固态电池方向,国内产业界已经做出了相当积极的应对,而在日韩厂商大力鼓动固态电池风潮的同时,根据美国能源部近年发布的研究资助公告,锂硫电池领域的技术进展也十分值得留意。
此外,美国、日本、德国,目前均在摸索车载电池与路侧无线充电(DWPT)的结合方案,视之为破解里程焦虑或重载电动车实用化的良方,对中国企业而言,依托光伏的配套优势,蓄电池+太阳能的电源组合也有实现相近效果的潜力。顺带一提,北京理工大学瞄准实用化前景开发的光梭四号太阳能车,在去年的世界太阳能挑战赛(World Solar Challenge)上已经刷新该团队历史最好成绩,而其搭载的轻量固态电池,则来自于陈立泉院士孵化的卫蓝新能源。
最后但绝非最不重要的论题是,中国锂电产业,需要明了自己在更宏大潮流中的定位与使命。
十多年前,曾有机构预测过2025年全球电池消费结构,在总计约180GWh的市场大盘中,3C/小动力锂电出货量独占鳌头,达到约120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则为40GWh,与目前实际消费量相差约20倍。
以当年的“专业”眼光看,这样的预测无疑非常合理,最有远见的分析师恐怕也不可能想到,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能够达到如此规模。
造成预测误差的最关键因素,无疑是电池降本所改写的油电成本等式。中国厂商的集体努力,将动力电池供给能力和成本推进到了不可思议的水平,廉价好用的动力电池,继而为新能源汽车普及注入了持久动力。
今天,同样的非线性增长正在储能领域发生,无论是正在经历发电装机大比例新能源化的高收入国家,还是电力基础设施脆弱的全球南方国家,大规模锂离子储能系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当然,储能市场长线掘金,还需要锂电产业界乃至整个官产学共同体,实现从制造型企业思维向公用事业企业思维的转变,商业模式探索任重道远。
但心智观察所相信,在这个未来的主导性市场,中国制造仍将凭借无坚不摧的成本优势,为储能系统渗透扩散打开未曾设想过的空间。
不懂得像日韩厂商那样抱团搞卡特尔、看到别人赚钱就要下场模仿、人人都想扩产降价“卷死”对手......从商业眼光看到的种种中国企业“劣根性”,对整个世界贡献的却是巨大的正外部性,通过价格这个无声无息的杠杆,中国式成本体系下输出的复杂制成品洪流,正在将现代工业和现代生活方式传播到地球最偏僻的角落。
这股力量,胜过一切坚船利炮和神圣经书,也正是“中国制造”的昭昭天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心智观察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袁以衡 
-
我国科学家实现材料突破,可用于开发低功耗芯片
2024-08-09 11:09 科技前沿 -
潘展乐“人类做不到”的秘密武器,是科技吗?
2024-08-08 08:19 心智观察所 -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1组卫星
2024-08-06 16:43 航空航天 -
脑机接口“国家队”来了,“为中美技术竞争注入新动力”
2024-08-06 15:17 科技前沿 -
警惕!美国对华信息战之下的拆机江湖
2024-08-04 08:52 心智观察所 -
如何应对AI内生安全风险,避免沦为“硅基文明”的奴隶
2024-08-02 13:59 心智观察所 -
这个新机构领导班子都是高规格,有何深意?
2024-08-01 07:46 改革进行时 -
我国科学家取得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
2024-07-31 22:16 车市快讯 -
又迈出一步!中方“地球巨眼”中频天线结构出厂发运
2024-07-31 11:14 天文 -
世界首位且唯一被授予冯·卡门奖的女航天科技专家吴美蓉逝世
2024-07-31 10:28 航空航天 -
鸿海将首次在印度生产iPhone 16 Pro与Pro Max
2024-07-30 11:12 -
“无疆生成,有界行者”——心智观察所首届线下沙龙探讨AI下一个爆点
2024-07-30 08:27 心智观察所 -
CrowdStrike绝非“弱鸡”,它在美国反华背景下成长壮大
2024-07-29 14:57 心智观察所 -
专稿|比比看,大洋两岸谁能先摘取能源“圣杯”
2024-07-28 08:53 心智观察所 -
我国科研团队提出实时监测鼻咽癌治疗疗效新方法
2024-07-27 07:32 -
千亿规模!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发布
2024-07-26 20:54 -
欧盟港停满中国车?“产能过剩”不背锅
2024-07-26 14:51 心智观察所视频 -
统一生态:鸿蒙如何踩着诺基亚和三星的“尸体”前进
2024-07-26 14:22 心智观察所视频 -
专稿|“蓝屏网灾”暴露三大悖论,“纯血鸿蒙”另辟蹊径
2024-07-25 15:01 心智观察所 -
打破认知局限!我国科学家研发出这一新型材料
2024-07-25 09:39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2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6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9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4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