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禺:意义重大!中国电力体系的壮阔蓝图,正在逐步清晰
最后更新: 2024-07-23 17:06:57在中国的电力市场改革过程中,现货市场的建设被视为关键步骤。全国首批有八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省份,来探索和验证现货市场机制在电力交易中的可行性和效果。
目前看,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的“转正”在提速。去年年末,山西和广东电力现货市场先后转正。今年6月17日,山东宣布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
山东是中国光伏第一大省。截至2023年年底,山东电网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突破8000万千瓦,达8228.8万千瓦,装机规模位居省级电网第一。
山东的转正意味深长。“没有现货,就没有市场”还有后半句,叫“没有市场,就难以风光”,指的就是风电、光电这些可再生能源。
从装机量看,中国光伏装机规模占比全球超过50%,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对新旧电力系统的适应性提出挑战。目前的市场体系,多针对化石能源机组为主导的电力系统,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市场体系还在摸索中,尚不成熟。
为什么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会带来冲击呢?理解这一点之前,要先理解新能源发电的特点。
2. “鸭子曲线”与新能源入市
新能源发电的一大特点是间歇性和不稳定性。
风能发电依赖于风速的变化,太阳能发电依赖于阳光的强度,这都是会快速变化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电网需要频繁进行调度和调整,以确保供需平衡。所以要大力发展电池储能等技术,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在需求高峰时释放,平滑发电量波动。
鸭子曲线,形象描述了在有大量太阳能接入电网的情况下,电力负荷曲线的一种特征形态。白天光伏发电量大,传统电力需求减少,导致净负荷降低;傍晚光伏发电减少,需求快速上升,负荷曲线形如鸭子的轮廓。
过去,新能源不仅不稳定,成本还高,出现了弃风、弃光等问题。为此,国家一直采取政策保护,新能源不是在市场里游泳,而是生活在计划经济的“温室”里。最典型的政策,就是全额保障性消纳政策。
这条政策要求,电网公司必须无条件接收所有合格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确保新能源发电项目的电量能够顺利并网,不受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而且,新能源发电具有优先上网的权利,即在同等条件下,新能源电力优先于传统化石燃料电力进行上网交易。
更厉害的是,政府还会制定保障性收购电价,电网公司需以固定价格收购新能源电力,保障发电企业的收益。至于政府提供的各种补贴和激励措施,比如初始投资补贴、税收优惠、贷款利率补贴等,更不在话下。
在这么好的政策呵护下,弃风、弃光的现象自然得到有效遏制,中国的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装机容量稳居全球第一。
但这当然也有很大的付出。不考虑政策补贴的成本,算一下,如果要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功并入电网系统,并加以利用,还会产生哪些费用?
新能源发电成本虽然逐年降低,但需要额外的调度和备用容量来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是电网的运营成本。
前面说了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电网需要建设和维护大量的储能系统,如电池储能系统、抽水蓄能等,在电力过剩时储存电能,在需求高峰时释放电能,这需要建设成本。
新能源的波动性要求电网运营商进行更频繁和复杂的调度,还需要提供诸如调频调压、备用电力等辅助服务。必要时,还需要对现有的输配电网络进行扩展和升级,建设新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这又是一系列的调度管理、辅助升级的成本。
这种“计划经济”式的新能源消纳,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更重要的原因还不是这些成本,而是前面说的,市场能够更有效配置资源。靠行政干预让新能源优先上网,比如到了中午火电就要给光伏让路,这肯定远不如建成现货市场,让价格来指挥与引导。
新能源必然要入市,而接入市场化机制,也会带来许多挑战,就比如说这个消纳成本,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合理分担,就是一个问题。
3. 负电价的挑战
负电价也是一个这样的挑战。电价,作为一种商品的价格,为什么会变成负的呢?
前面说了两头高、中间低的形似“鸭子”的曲线,随着光伏发电规模进一步提升,净负荷曲线将演变成中间极低的“峡谷曲线”。
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高峰期,由于这两种能源的发电成本接近于零,大量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涌入电网,导致供过于求。如果此时电力需求较低(如夜间或者假期),电网中的电力供需失衡,电价会迅速下降,有时甚至降为负值。这是因为,发电厂为了避免停机成本(如启动和关闭的成本)或者为了获得政府补贴,可能愿意支付费用让电网接受他们的电力,从而出现负电价。
负电价是一种正常现象,甚至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励用户在电力过剩时增加用电量,如开启储能设备充电,或进行电动汽车充电等,从而平衡电网负荷。很大程度上,这鼓励发展了储能、需求侧管理及智能电网等新技术。
德国是电力现货市场的标杆。在欧洲电力交易所参与交易的欧洲国家中,德国最先实行日内提前15分钟合同/竞价,以及日内提前30分钟合同的国家。2018年德国近一半输送的电力通过市场交易达成,其中可再生能源交易量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二。2020年,德国风、光发电量占比提升至51%,高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德国发电侧的主要出力。
德国的电力市场曾多次出现负电价,特别是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高峰期,2020年,德国全年负电价时长达到了298小时的高峰。在美国加州,鸭子曲线也现象明显,负电价也时有发生。
当然,这种市场电价大幅波动,肯定会影响到新能源的收益。负电价是山东电力现货市场的“常客”。
2019年12月11日,山东电力现货日前市场出现-40元/兆瓦时的出清价格,这是国内首次出现负电价。此后,山东频繁出现负电价。
2023年3月13日,山东发改委印发限价通知,对现货市场电能量出清设置价格上限(1.5元/千瓦)和下限(-0.1元/千瓦时),负电价成为规则允许的市场现象。
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由于风光发电量大增,煤电机组低容量运行,电力供应整体大超用电负荷,山东出现连续22小时长时间的“负电价”,刷新了国内电力现货市场的纪录。期间,现货市场最低电价出现在2023年5月2日17时,为-85元/兆瓦时,相当于发电商要以一度电8.5分钱的价格付费发电。
据统计,2023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负电价出现频率已接近10%。
这背后,是山东光伏装机规模的冠绝全国,中午时段,山东光伏发电量自然巨大,负荷端用不了那么多电,电价就只能大幅走低。
要克服低电价的挑战,“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想就能发挥作用了。通过新能源省间现货交易,利用不同地区负荷曲线的差别,包括跨时区特性,从更大时空层面平滑新能源发电曲线,跨省跨区平衡电力供需。
省间现货交易需求是居高的。2022年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试运行期间,累计省间现货交易电量278亿千瓦时,单日最大成交电量达3.19亿千瓦时,省间电价于8月达高峰近2200元/兆瓦时,超过3倍年均价。
由于目前的格局依然是省级电力交易为主,这就需要打通更多跨省跨区交易壁垒,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进来,余缺互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武守哲 
-
新一代载人火箭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长程高模试验成功
2024-07-23 10:17 航空航天 -
国内最大、世界第二!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型核心零部件的加工处理
2024-07-20 22:18 中国精造 -
科技部通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项目4个抄袭问题和1个评审请托问题
2024-07-20 14:52 学术造假 -
“中国没有,国际也没有,但不意味中国科学家不能做出来”
2024-07-19 08:11 科技前沿 -
我国团队研发出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
2024-07-19 07:22 科技前沿 -
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
2024-07-18 20:45 科技前沿 -
我国科学家为“尼安德特人被现代人所同化”提供有力遗传学证据
2024-07-18 15:11 科技前沿 -
手机直连卫星,中国星链何时能登场?
2024-07-18 08:33 -
“设计速度400公里每小时,试验台速度达600公里每小时”
2024-07-18 07:13 中国精造 -
世界最小尺寸!中国科学家成功制备
2024-07-17 09:16 科技前沿 -
四十年两场“芯片战争”,ASML怎么从猎人变成猎物
2024-07-16 07:55 心智观察所 -
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国内首套超精密主动减振器
2024-07-13 15:43 -
复旦团队成功研发功能型光刻胶
2024-07-13 13:17 科技前沿 -
获取纳木错湖泊岩芯,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大湖钻探中突破400米
2024-07-12 19:46 -
萝卜快跑是怎么“生不逢时”的?
2024-07-12 14:41 心智观察所 -
中国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比想象中更大!
2024-07-12 08:25 天文 -
中国成功搭建!“6G关键技术迎来新突破”
2024-07-12 07:18 科技前沿 -
我国成功搭建国际首个通信与智能融合的6G试验网
2024-07-11 16:07 科技前沿 -
我国科学家实现以RNA为媒介的基因精准写入
2024-07-11 14:58 科技前沿 -
发现新物种:拟幽灵蛸!
2024-07-11 07:44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