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谋评论:拜登签署芯片法案,细节、影响、借鉴及应对
最后更新: 2022-08-15 08:06:59七、如何应对
美国的芯片法案的签署以及接下来的CHIP4联盟的组建,对中国产业来说是前所未有、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芯谋研究建议国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出台更与时俱进的措施,积极应对新挑战,更大力度地引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芯谋研究认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重视扶持政策的持续性,坚定不移扶持半导体。从国际形势和产业形式上看,基于半导体产业的区域性经济竞争已经开启,并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作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基础,半导体产业是中国必须打好的根基,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是新时代的“原子弹”,我们没有退路可言。
中国必须一直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有着久久为功的决心与恒心。但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也应保持高度的稳定性、持续性,不应因换届而出现波动。现在国内产能建设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越是在艰难时刻,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越不可松懈。
第二,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全局。
现在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更适配于举国体制。最爱强调市场竞争的美国,也已经推出了美版的举国体制。我国更应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效率和优势,强化集成电路统筹协调小组,从全局谋划集成电路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在原有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时俱进,专业应对。做法上可以从梳理产业链入手,尤其是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的核心环节。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从时间属性上看,哪些是需要长期攻克的领域,哪些是可以短期突破的领域;从国际属性上看,哪些可以靠国际合作解决,哪些必须自力更生,精准分析“合作、可控和自主”三个层面可以解决的部分;从市场属性上看,哪些是可以通过市场化解决的环节,哪些是必须通过特殊手段解决的环节。在精准的产业链诊断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属性,采用不同的手段,对症下药。
第三,以重点企业为扶持核心,做大做强既有主体。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只有点的发展才能带动面的发展。行业的竞争最终要靠企业,企业的质量尤其看龙头企业的能力。半导体制造是产业的核心环节,在当前面式普惠支持的基础上,需要精准的点式支持。详细分析每家龙头企业的实际状况,因企施策,一企一策,定点支持。
以重点企业为扶持核心,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实现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协同前进。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市场里出现了很多实体。按市场规律,初期的无序竞争之后,应该进入整合阶段。目前国际市场就已进入龙头企业的并购整合阶段。
作为规模经济的代表,半导体产业最终一定是大象与大象的竞争,航母与航母的较量。因此国内更需要鼓励既有主体做大做强。发挥科创板、窗口指导等金融工具和产业政策等多种机制,推动产业整合,强化龙头企业竞争力。
国产芯片创全球算力新纪录,壁仞科技发布首款通用GPU芯片。图源:今日闵行
第四,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全球合作。发展半导体不能只靠自己,尤其在可能被孤立的时候更要开放,更要团结五湖四海的力量。积极吸引国际龙头、细分龙头来中国建产线,对于愿意来中国建设产线的外企,给予大力支持。这一点上可以借鉴美国对外“招商引资”的思路。只有做强市场才能对国际企业形成有效吸引。
在美国抽离国际企业的形势下,我们更要继续开放和全球合作,用好金融工具和产业政策,尽量争取国际企业来华发展,保护好技术和人才“活水”。把中国市场、中国标准建设成国际市场、国际标准。可以借鉴美国资金的投放方式,同时也要考虑国情,要规避一些貌似市场化,但实质扭曲市场的做法。政府的资金一定是服务型的,不能在市场里抢跑,更不能夺民之利。
第五,坚持底线思维,以时间换空间。建议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与中国制造的优势领域强强联合,供需双方加强合作,把成熟制造技术发挥到极致,做到全球领先。既能保障中国制造的基本盘,又能夯实集成电路产业基础,为后续先进工艺攻关做好准备,还可让中国芯片成长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六,改善教育体系,加大国内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美国芯片法案中也提到了对人才培训和基础教育的大力支持,可见人才短缺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共性问题。我国半导体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高端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从目前国内人才现状和培养趋势看,国内半导体人才短缺还将持续一定时间。
对于国内人才培养,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专项政策的激励与引导;利用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建设优势推动产教融合;加大集成电路产业海外高端人才的吸引与保留;吸引建立企业间人才合作平台以规范人才流动机制;以赛代练加强校企配合,磨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做好人才服务,也就为产业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总结
发布芯片法案、对中国先进设备制裁、组建CHIP4产业联盟,这些都是美国在半导体产业不断实施的组合拳。从威逼到利诱,打拉结合,动作频频。美国一次次强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势在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将主动权完全握在自己手上。美国后续将不遗余力地打压中国。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长周期领域,担负着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重任。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与信心,就一定能用决心、耐心与恒心,共铸中国芯。
- 原标题:芯谋评论:拜登签署芯片法案,细节、影响、借鉴及应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发不起司机工资而停运?河南郸城公交折射行业经营困境
2022-08-13 20:23 产业万象 -
17家房企联名请求合肥市政府:打击专业房闹及“恶意维权”
2022-08-13 14:50 观网财经-房产 -
营收净利双降、市占率下滑,即将赴港上市的中国中免忧虑隐现
2022-08-12 23:15 观网财经-消费 -
冲击A股年内第二大IPO,联影能否破局高端装备“卡脖子”困境?
2022-08-12 14:29 观网财经-健康 -
越秀服务上市一周年,第三方外拓在管面积增长151%
2022-08-11 20:26 中国房市 -
郑州百亿纾困基金,首个“幸运儿”为什么不是住宅?
2022-08-11 19:57 中国房市 -
营收净利双增背后,华东医药靠收并购转型走出集采失利阴影?
2022-08-10 22:19 观网财经-健康 -
龙湖管理层回应股价大跌:商票逾期系谣言
2022-08-10 19:21 中国房市 -
千亿新华联,被3000万欠款逼到墙角
2022-08-10 19:05 中国房市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新明珠能成为上市陶企第一股吗?
2022-08-10 19:04 中国房市 -
新能源汽车免税期将终结?乘联会发文称电动车征税是必然趋势
2022-08-10 16:35 新能源汽车 -
泊车不再糟心,智慧停车催生400亿新风口
2022-08-10 15:32 -
联动《原神》,一加手机发布Ace Pro系列
2022-08-10 10:46 产业万象 -
花式还债一年,富力难逃违约宿命
2022-08-08 21:14 中国房市 -
AMC巨头纾困房企,地产行业解救思路转向
2022-08-08 21:13 中国房市 -
美的集团谐波减速机项目获“国际领先”科技鉴定
2022-08-07 21:03 产业万象 -
奥美医疗43名员工中毒入院,专家称系长期多次吸入所致
2022-08-05 20:58 观网财经-健康 -
德州扒鸡IPO,被时代抛弃的老字号还能有新故事吗?
2022-08-05 20:58 观网财经-消费 -
深圳拍地,华润“独秀”
2022-08-04 20:04 中国房市 -
周黑鸭上半年净利降超90%,卤味能不能定位高端?
2022-08-04 20:03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57“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203“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