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读毛选】谢茂松:《为人民服务》是对于政治最为本质的揭示
组织起来(节选)
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就是合作社。我们部队机关学校的群众生产,虽不要硬安上合作社的名目,但是这种在集中领导下用互相帮助共同劳动的方法来解决各部门各单位各个人物质需要的群众的生产活动,是带有合作社性质的。这是一种合作社。
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在边区,我们现在已经组织了许多的农民合作社,不过这些在目前还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合作社,还要经过若干发展阶段,才会在将来发展为苏联式的被称为集体农庄的那种合作社。我们的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的,我们的合作社目前还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私有财产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组织。这又有几种样式。一种是“变工队”、“扎工队”这一类的农业劳动互助组织,从前江西红色区域叫做劳动互助社,又叫耕田队,现在前方有些地方也叫互助社。无论叫什么名称,无论每一单位的人数是几个人的,几十个人的,几百个人的,又无论单是由全劳动力组成的,或有半劳动力参加的,又无论实行互助的是人力、畜力、工具,或者在农忙时竟至集体吃饭住宿,也无论是临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总之,只要是群众自愿参加(决不能强迫)的集体互助组织,就是好的。这种集体互助的办法是群众自己发明出来的。从前我们在江西综合了群众的经验,这次我们在陕北又综合了这样的经验。经过去年高级干部会议的提倡,今年一年的实行,边区的劳动互助就大为条理化和更加发展了。今年边区有许多变工队,实行集体的耕种、锄草、收割,收成比去年多了一倍。群众看见了这样大的实效,明年一定有更多的人实行这个办法。我们现在不希望在明年一年就把全边区的几十万个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都组织到合作社里去,但是在几年之内是可能达到这个目的的。妇女群众也要全部动员参加一定分量的生产。所有二流子都要受到改造,参加生产,变成好人。在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内,都应该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广泛组织这种集体互助的生产合作社。
除了这种集体互助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外,还有三种形式的合作社,这就是延安南区合作社式的包括生产合作、消费合作、运输合作(运盐)、信用合作的综合性合作社,运输合作社(运盐队)以及手工业合作社。
收入《毛泽东选集》的《组织起来》一文,是毛泽东1943年1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说,他想讲的意思,用几个字来概括,就是“组织起来”。
打仗与生产的两套本领再加上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组织起来”在当时具体而言,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搞生产运动,这是直接针对当时陕甘宁边区受到国民党的重重封锁,同时针对着抗战以来日寇在各抗日根据地内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国民党的封锁与日寇的“三光”政策造成我们经济上的极大困难。
毛泽东在《组织起来》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军队如果只会打仗,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把一切老百姓的力量、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一切男女老少的全劳动力半劳动力,只要是可能的,就要毫无例外地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成为一支劳动大军”,从一切老百姓的力量到一切部队机关学校的力量,从全劳动力到半劳动力,一切男女老少全部组织起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全民的组织动员方式。
如此一来,我们就既有打仗的军队,又有劳动的军队。而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打仗的军队也要当两支用——一方面打仗,一方面生产。毛泽东充满信心地指出:“我们有了这两支军队,我们的军队有了这两套本领,再加上做群众工作一项本领,那末,我们就可以克服困难,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垮。”
1943年11月,中共中央举行招待劳动英雄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组织起来》的著名讲话。这次大会,把边区生产竞赛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图片来源:延安革命史画卷/张明胜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在被封锁中逼出的创造:无敌于天下
毛泽东在《组织起来》一文中对于边区的军队的生产有具体的要求,那就是“今年凡有地的,做到每个战士平均种地十八亩”,从吃的菜、肉、油,穿的棉衣、毛衣、鞋袜,住的窑洞、房屋,开会的大小礼堂,到日用的桌椅板凳、纸张笔墨,以至烧的柴火、木炭、石炭,“差不多一切都可以自己造,自己办”。这样达到的效果是,“我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每个战士,1年中只需花3个月工夫从事生产,其余9个月时间都可以从事训练和作战。如此一来,我们的军队既不要国民政府发饷,也不要边区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军队自己供给”。毛泽东指出:“这一个创造,对于我们的民族解放事业,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
对于我们的军队在被敌人封锁中逼出来的创造,毛泽东充满信心地指出这将是无敌于天下的:“只要我们全体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人人个个不但会打仗,会作群众工作,又会生产,我们就不怕任何困难,就会是孟夫子说过的:‘无敌于天下。’”
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成效,是我们的机关学校向政府领款只占经费的一小部分,由自己生产解决的占了绝大部分。既然部队、机关、学校自己解决了全部或大部的经费问题,那么自然地,用税收方法从老百姓手中取得的部分就减少了,老百姓生产的结果归于自己的部分就增多了。如此的结果,则是军民两方都发展生产,“大家都做到丰衣足食,大家都欢喜”。这一切都是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的结果。
要把“经济工作看作是一个广大的运动”:批评不组织群众、只注意一小部分人的错误方针
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毛泽东在《组织起来》一文中批评与此相反的方针,那就是“缺乏群众观点,不依靠群众,不组织群众”,这就是一种错误的方针,具体而言就是:不注意把农村、部队、机关、学校、工厂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而“只注意组织财政机关、供给机关、贸易机关的一小部分人;不把经济工作看作是一个广大的运动,一个广大的战线,而只看作是一个用以补救财政不足的临时手段”。
陕甘宁边区过去存在过这种错误方针,但经过历年的指正,特别是经过高级干部会议和群众运动,还有这种错误想法的人是少了。而在前方,条件比陕甘宁边区更困难,不但有严重的战争,而且有些地方还有严重的灾荒,毛泽东在此强调,为了支持战争,为了对付敌人的“三光”政策,为了救济灾荒,就不能不“动员全体党政军民”,一面打击敌人,一面实行生产,从而形成“广大的运动”。处于战争环境的前方人民,还做不到丰衣足食,但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并且必须做到。
集体互助的合作社作为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群众自己发明出来
毛泽东在《组织起来》一文中指出,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就是合作社。合作社是在集中领导下用互相帮助、共同劳动的方法来解决各部门、各单位、各个人物质需要的群众的生产运动。
毛泽东以其大历史的深远眼光回顾历史,同时看到未来。他指出几千年来农民群众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毛泽东深刻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即“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毛泽东由此提出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我们的合作社目前还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私有财产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组织”。
这种集体互助的办法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外面强加的吗?完全不是。毛泽东指出,这是“群众自己发明出来的。从前我们在江西综合了群众的经验,这次我们在陕北又综合了这样的经验”。基于当年边区有许多“变工队”,实行集体的耕种、锄草、收割,收成比往年多了1倍的成绩,毛泽东指出了“变工队”的示范效应,即群众看见了这样大的实效,来年一定有更多的人实行这个办法。
毛泽东总结了合作社的4种形式。除了这种集体互助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外,还有3种形式的合作社,这就是延安南区合作社式的包括生产合作、消费合作、运输合作、信用合作的综合性合作社,运输合作社以及手工业合作社。
毛泽东进而指出,我们有了人民群众的这4种合作社以及部队机关学校集体劳动的合作社,就可以把群众组织成为一支劳动大军。毛泽东将这一路径,上升到3个“必由之路”的全局性的战略高度与政治高度:“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抗战胜利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发出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的劳动。”他进而又专门对知识分子提出要求,要求知识分子出身的党员也必须学会组织群众的劳动,“只要有决心,半年一年工夫就可以学好的”。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帮助群众组织生产的同时,还要帮助群众总结经验,总结经验也是属于组织群众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1941年,南泥湾,三五九旅开荒开展大生产运动(资料图片)
群众斗争的大世面与群众的伟大创造力
毛泽东在《组织起来》一文中要求我们的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毛泽东形象地批评不与群众结合者:“如果我们的党员,一生一世坐在房子里不出去,不经风雨,不见世面,这种党员,对于中国人民究竟有什么好处没有呢?一点好处也没有的,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人做党员。”由此,毛泽东要求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而“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
毛泽东引用“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一谚语来说明“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进而形象地说道:“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毛泽东发出号召,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方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号召群众实行起来,以解决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
用一盆热水好好洗干净官僚主义的灰尘
毛泽东批评做地方工作的同志只知道单纯向群众要救国公粮的做法。他批评指出,如果我们做地方工作的同志脱离了群众,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帮助群众解决他们的“救命私粮”的问题,然后仅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么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国民党就是只问百姓要东西,而不给老百姓任何一点什么东西的。
毛泽东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共产党员也是这样,那么这种党员的作风就是国民党的作风。毛泽东照例用形象的语言批评“这种党员的脸上就堆上了一层官僚主义的灰尘”。而针对官僚主义的灰尘,“就得用一盆热水好好洗干净”。
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是人民的领袖”:领导人民,把工作做得更好
毛泽东在《组织起来》一文的最后,勉励各位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你们是人民的领袖,你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我希望你们也不要自满。”他希望各位劳动英雄和模范生产工作者回到各自原先的岗位后,能够“领导人民,领导群众,把工作做得更好。首先是按自愿的原则把群众组织到合作社里来,组织得更多,更好”。
从1943年发表的《组织起来》一文,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为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无敌于天下的最根本点,就在于全民的组织动员,就在于最大地发现、调动中国人民中间成千成万的“诸葛亮”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相关推荐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140“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73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48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81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