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读毛选】谢茂松:《为人民服务》是对于政治最为本质的揭示
编者按: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党中央高层找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思想,也在组织上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但是要将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正确思想转化为全党全军普遍接受认同的、引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还有很长一段路。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于百忙中在窑洞写就并发表一系列重要文章,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其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为人民服务》、《组织起来》等,对全党全军同志而言,不啻是焕然一新的一次伟大的认知革命,也是中国人思想史上由古代、近代迈入现代的标志性篇章。
时近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观察者网邀请著名学者谢茂松同志重读毛泽东同志延安时期这几篇光辉著作,细细品味,含英咀华,有利于提升我们在新时代面对种种困难挑战时的思考力及战胜敌对势力的信心和勇气,并一起深情缅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和农民谈话,询问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资料图片)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谢茂松】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毛泽东1944年在追悼张思德会上的讲演《为人民服务》,最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的本质,它将成为世界政治的经典文本,与《共产党宣言》具有同等的普遍意义。其普遍性来自对“人”的深刻理解,对于每一个普通人的“觉悟”的深刻理解,从而也就在大本大原上最为深刻地洞察了政治的本质。
《为人民服务》对于政治的最为本质、深刻的揭示
中国共产党人把政治放在最为优先的地位来考虑。政治在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篇最大的文章。毛泽东指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又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何谓政治?一般人将政治庸俗地、狭隘化地简单理解为权力与政府。其实,三人就有政治,民间说的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是对于政治最生动、直观的描述。政治不是庸俗理解的权力与政府,而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无所不在。
政治,最简单地来说,就是组织动员最大多数的民众为了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而共同奋斗,共同意味着是“我们共同的”。这一切为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所深刻揭示,他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眼里看到所有人的觉悟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开宗明义讲到我们共产党的革命队伍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是为解放人民的,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接着,他又饱含感情地说到共产党人解救中国人民的责任以及我们为人民而死的神圣意义。他说:“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短短几百字的《为人民服务》,写出了共产党人的觉悟——眼里看到所有人,并以彻底的平等心来帮助人民觉悟,从而改变人民受苦的命运。
《为人民服务》中这些由平凡而入于神圣的日常话语同时也是具有普遍性的话语,最好地诠释了中国革命所具有的普遍性。中国革命既是近现代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具有革命的普遍性意义,即世界革命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同时又有中国5000多年文明、中国近现代史自身的特点,使得中国革命具有现代中国之所以为现代中国的革命特质。
“下学而上达”:张思德等的可学可做
作为政治组织的领导者、组织者,如何能够组织动员最广大的民众为了民众自己的利益,也就是大家共同的利益而共同奋斗呢?这来自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的先锋队意识,中国共产党人只有高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意识来自列宁,但深层次地是最深地根植于中国文明传统,即“政者,正也”,以上率下。
先锋的模范作用,内在的“觉悟”的激发至关重要,要以党员干部的自我觉悟带动群众的觉悟,而觉悟正来自初心。政治在根本上的动力是政治觉悟,通过每个人的自发、自觉的积极主动性来达到政治上的高度的团结与统一。而这种团结、统一,因为是出自每个人的自发的觉悟,因而是充满喜悦、活力与创造力的团结、统一,而这种团结、统一是最为有机的团结、统一,这是政治的共同奋斗的最大保证所在。
1944年,张思德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生产小分队,到安塞烧木炭。9月5日,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张思德将另一名战士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堆里,光荣殉职。图为和战友一起烧炭的张思德(左),这是他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图片图源:新华社)
由此,我们能深刻理解毛泽东所说的两段话:“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政治的最为深刻的洞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可大可久之道的关键所在。这里的“人”不是离开各种共同体关系的抽象的、原子式的个人,而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带领的人民的共同体。
人民既是最大的复数,同时又是最大的单数。最大的单数是“我”,意谓每一个个体的“我”为了“我们”、为了我们大家的“共同的理想”而“共同奋斗”的自我觉悟;最大的复数是由一个个“我”最终有机构成的“我们”,乃是如大海一样汇集每一条江河、汇聚每一条溪流,根本上是汇聚每一滴水而成其为大海。中国文明传统的家国意识,强调个人离不开家庭,家庭离不开国家,所以“我”也不能脱离而要深深融入、参与到“我们”、“我们大家”的“大我”的事业之中,否则“小我”的“我”就是残缺而不成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我”。同样,“大我”的“我们”若是忽视了具体的一个个“我”,也将是有欠缺而不圆满的“我们”。这就像西南的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围着篝火组成一个个大圆圈跳锅庄舞,少一个人,圆圈就缩小一分,增加一个人则圆圈扩大一分。
每一个普通的“我”在“我们”中的意义,就像佛教说到的,滴水入海,同海广大,以个人之点滴功德融入大众之功德大海中,其功德将无量无边,永不耗尽。从中国共产党党史来看,每一位普通群众融入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使其成为具有神圣意义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是人间事业、是人间奇迹,也是神圣事业。这也是由中国文明早在西周就脱离了早期文明的宗教性而以人文性为特质所决定的。人间事业具有神圣意义,这是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但中国文明做到了,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更是做到了。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文明、中国共产党最深刻地理解了“人”。
由同时成就“我”与“我们”,由中国共产党最深刻地理解了“人”,我们就能在文明史的视野下更深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所具有的历史文明意识。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不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下学而上达”,不就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中的张思德以及新中国的雷锋等的可学可及吗?
《为人民服务》与《共产党宣言》同等的普遍意义
唯有中国共产党在现代中国的各种政治团体中,在根本上能最大、最彻底地继承、发扬光大中国文明一以贯之的相信人,相信人能团聚人心的伟大传统,才能最终为历史与人民所选择。
深刻地理解人、相信人、相信人能团聚人心,在今天的新时代则具体落实、体现为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的全面领导的原则,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四方的政治功能。
深刻地理解了人从而相信人,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使每一个参与人间事业者都具有神圣意义,这也就使其具有广大的普遍性,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如太阳普照大地之普遍性。
相信人、相信人能团聚人心,也就是相信人民。
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中国共产党始终相信人民的力量,毛泽东形象地譬喻,“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何始终如此相信人民,相信人民的力量?
那是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人民与“我”一样。激发人民的觉悟的无限潜能,就是党要做的工作。
毛泽东同时批评对待群众的命令主义与尾巴主义两种错误倾向。1945年党的七大闭幕后,党中央主办的《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一方面提出共产党员要虚心向人民学习,“站在人民之中,做人民的模范,与人民一起坚持下去,相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一方面又提出“如果没有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共产党作为领导者,人民的解放是完全不可能的”。这显示了党与人民的关系的深刻辩证法,即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共产党员先做人民的模范,然后才能领导人民提升自己的觉悟从而自己解放自己。
人民的普遍觉悟被激发出来后,其潜力无穷无尽。如此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对于烧炭的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思,为什么能直抵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位成员的心田。
《为人民服务》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现代中国人的经典政治文本,也成为世界政治的经典文本,其普遍意义是可以与《共产党宣言》同等看待的。《共产党宣言》的普遍性更多是理论性的,《为人民服务》的理论性则是具体入微、理事合一的,这也是中国文明的运思方式。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何如此相信人民,就能理解党和人民休戚与共的一体关系。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自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要义所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相关推荐 -
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0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339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58“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2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501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