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茂松:中国将给世界提供新的文明想象力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谢茂松】
在疫情与俄乌冲突的历史关头,世界一方面关心中国会做出什么选择,关心疫情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否继续,如果继续的话又会具体怎么做;同时更关心中国的选择对世界又会带来什么。
4月20-22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以“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为主题,中国将会对世界关心的这几个焦点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将于4月20日至22日在博鳌举行,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一、世界关心俄乌冲突中中国的选择
中国对于俄乌冲突的立场是明确而真正合乎“是非曲直”的道义的,习近平主席3月18日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时,强调“我们向来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认为各方应该共同支持俄乌对话谈判,谈出结果、谈出和平。美国和北约也应该同俄罗斯开展对话,解开乌克兰危机的背后症结,化解俄乌双方的安全忧虑。习近平主席还引用中国的两句老话,一句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另一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中国立场背后有着深刻的认识论与辩证思维,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深刻地指出对于事物的认识不能是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而应该是从现象到本质、全面地(即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看问题,要认识到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以及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内在矛盾的东西,而矛盾又分为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北约的东扩、美国背后不断的指使、拱火恰恰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中国强调要化解俄乌双方而不是单方的安全忧虑。
中国的立场、判断,绝不是欧美式的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思维,而是执两用中,“执两用中”也就有了“三”,也就是“一而二,二而三,三生万物”,这个”执两用中”之“三”也就是中国所做出的独立自主的判断。
习近平主席还强调中方历来主张和平,反对战争,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西方谈和平,就和平而谈和平是不可能达到的,对方要有实力作为支撑,西方才会肯谈。今天中国有实力来谈和平,并促使真正的和平,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真正和平的力量。
中国最近对于新疆的投资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点。一个月前,新疆今年一季度项目复工复产实现“开门红”,全区共复工开工重点项目4467个,总投资1.75万亿元。国家对新疆地区的投资表明,该地区的战略价值并不仅限于自然资源,当地还是中国与中亚及东欧连接的主要门户之一。尽管俄乌战事给中亚和东欧带来不确定性,但对新疆地区的投资仍将继续——这表明中央对该地区抱有更长远的信心。
二、世界关心疫情尤其是上海疫情下,中国经济怎么做
世界尤其瞩目于上海的疫情,因为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GDP连续数十年稳居中国所有城市首位,对中央财政净贡献居全国第二,上海也是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工业增加值超万亿的城市,上海还是中国与世界贸易往来的大枢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万亿。所以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上海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政府强调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事情,要求以快制快、拿出决战冲锋的精神状态,下大力气对疫情较重区域“拔根”,拧紧疫情传播的“水龙头”,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为此,中国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一方面各省市纷纷向上海派出医疗支援队,另一方面上海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全力以赴,将已部署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压茬推进,直至胜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上海的“动态清零”、“以快制快“、决战冲锋的打法,虽然短期对经济会造成影响,但却正是为了最快、最大限度地复苏经济,否则犹犹豫豫、拖拖拉拉的久拖不决,将使得上海疫情反反复复,拖得更久。西方舆论目前误解甚至非议上海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但如果上海真的躺平了,可以想见西方舆论又会怎么说。
中国政府不受各种杂音的干扰,对于坚决、快速打赢上海疫情防控攻坚战保持了定力。否则,作为国际枢纽城市、世界最大贸易口岸的上海疫情,若再外溢到周边经济发达的江、浙以及全国其他一些身份,对于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中国政府正是深刻认识到上海是全中国的上海,也是全球化的上海,也正是本着对中国、也是对世界极端负责的精神,才实行“动态清零”、“以快制快“的做法。中国秉承中国文明“执两用中”的战略思维,深刻理解统筹抗击疫情与复苏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不像西方在二者间简单的非此即彼而导致顾此失披,而不得不一遍遍重来,反复的折腾对于经济社会的持续伤害更大。
也正是基于“执两用中”、随时不断动态拿捏调整的战略思维,上海已逐步开放了包括特斯拉工厂等在内的一些企业复工的白名单,五一后将有一些中学复课。“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上海的动态清零已为期不远,大致会在五月的季春之末。浦东新区是上海这波疫情的重灾区,疫情过后、经过危机锻炼的上海将会在改革开放的路上更加行稳致远。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媒体:知网知否?作者授权应当有
2022-04-20 07:10 -
孙春兰:上海疫情防控到了清零攻坚的关键阶段,要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2022-04-19 22:53 抗疫进行时 -
李强:让更多群众就近就便获得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切实解除后顾之忧
2022-04-19 21:47 抗疫进行时 -
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抓好重点物资运输保障
2022-04-19 21:33 抗疫进行时 -
红色文旅带动增收致富
2022-04-19 21:12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塞罕坝:赓续红色精神 谱写绿色新篇
2022-04-19 21:06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路透社问中国是否希望未来在所罗门建设军事基地,外交部回应
2022-04-19 20:40 中国外交 -
中央深改委会议: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2022-04-19 19:52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逝世,享年95岁
2022-04-19 18:10 -
吴尊友:“早发现”是能否有效成功控制新冠疫情的关键
2022-04-19 16:45 抗疫进行时 -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022-04-19 16:45 -
美方指责中国未遵守暂停核试验承诺,汪文斌回应
2022-04-19 16:41 中国外交 -
台湾新增本土1626例,2例死亡含首例儿童重症病患
2022-04-19 16:39 台湾 -
美高官将出访所罗门群岛,外交部:关心岛国还是另有所图?
2022-04-19 16:12 中国外交 -
孟凡利任深圳市委书记
2022-04-19 16:01 高层人事 -
上海:不得以核酸阴性证明限制就医
2022-04-19 15:49 抗疫进行时 -
交通部:加快推广全国统一互认的通行证,确保足量发放
2022-04-19 15:40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3月以来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49万多例
2022-04-19 15:23 抗疫进行时 -
3月以来本土感染者49万多例,波及除西藏外所有省份
2022-04-19 15:16 抗疫进行时 -
福建三明:林票加碳票,青山变“金山”
2022-04-19 15:07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相关推荐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48“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3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4“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