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麦叶的熏笼精:中东知识分子看中国,仍带着“中华帝国”的幻象
必须注意的是,该作者成长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反帝反殖运动中,四十多年后终于到达北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长久伫立,心头涌过“丝绸之路、鸦片战争、长征、不结盟运动及其中国领导人周恩来(与纳赛尔、尼赫鲁和铁托一道)”。这样一位作者,却充满敬畏地相信,中国有着“承袭了四千年的帝国制度的建制”——原文确实用了imbiraturi即“帝国的”一词。
《在龙的环轨里周游》一文截图
该文中“以及承袭了四千年的帝国制度的建制”一句。
无独有偶,2021年6月,阿联酋英语报纸《海湾时报》上,一位英国作者的文章《第一世界,第三世界?我们还是整些新的二元概念吧》一起手就是:
公元前一千年间,对任何生活在古老中国的周帝国(Zhou empire)的人来说,世界都是简单的:他们是在“中国”,即“中央王国”,而外面的一切都是野蛮的(barbaric)。
周,周帝国……
《第一世界,第三世界?我们还是整些新的二元概念吧》一文截图
上述两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以为中华帝国存在了三四千年之久,是西方知识分子和中东知识分子一致抱有的错觉。实际上,该“史观”的发明权在西方人手中,中东人只是接受者。
此般立论的依据,是把“天子”一称与emperor对等。亚伯拉罕三教笃信绝对神意,因此对天子、天命两个概念特别敏感,也很崇拜。在《论中国》中,基辛格告诉英语读者:“(中国)皇帝(注意,原文在词汇开头用了大写的E,为Emperor)的第二重的、形而上的角色,是天子(Son of Heaven),天堂(Heaven)、大地(Earth)与人伦(humanity)的象征中介。”由此形成了简单的等式,既然周天子是emperor/皇帝,那么周朝就是empire/帝国。
至于说“承袭了四千年的帝国制度的建制”,那是上推到夏朝了,想来,理由也在于,据后世文献,夏朝已然有“天子”的词称与概念,也有了“帝”的尊号。先把天子与帝等同emperor,然后就断定那时的中国就是empire,那时的政治制度就是帝国制度。按说知识分子根本不该犯的、最幼稚的逻辑错误,居然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并且没有人质疑。
然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基辛格竟然将“黄帝”理解成emperor,进而将黄帝所建立的“国度(realm)”解释成empire。他在《论中国》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独特性”一开篇,就把黄帝翻译成起首字母大写的“Yellow Emperor”,通告天下:
当黄皇帝出现在神话中的时候,中国文明陷入了混乱中。竞争的王子(prince)们互相争斗并侵扰人民……这位新的英雄征集了一支部队,让国度恢复平静,因此而被尊奉为皇帝(emperor)。
在历史中,这位黄皇帝被视为立国的英雄,可是,在那立国的神话中,他不是创建了,而是重新建立了,一个帝国(empire)。
硬说黄帝时代的中国已经形成了帝国,这样的说法无论如何不能成立。帝国——empire的概念与理论虽然一直充满歧义,使用也一片混乱,但它好歹有个起点,因此有个参照物,那就是罗马帝国啊!宣扬黄帝战蚩尤时的中国竟然形成了类似屋大维时代的社会形态,根本就违反常识嘛。
基辛格不是普通人。他是影响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大政治家,更是在欧洲政治学领域建树突出的哈佛大学教授。他怎么能犯望文生义的错误,看到黄帝的“帝”,就理解成emperor,再进一步把黄帝时的中原理解成“帝国”,着实让人匪夷所思。据相关注释,这位哈佛教授是由1894年英国学者赫伯特· J. 艾伦关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介绍文章,而得出的结论。这显示十九世纪欧洲汉学就建立了那般荒谬的“史观”,基辛格临阵磨枪,沿用了下来。
中东媒体上,阿拉伯学者相信中国有“四千年帝国制度”,英国学者则认定“周帝国”,都表明,一百多年过去,误会不但没有得到纠正,反而流传广泛,在世上无数文化人心目中坚不可摧。
如此荒谬的误会产生了意外的结果,“中国皇帝”和“中华帝国”变得特别神奇,让人由不得的景仰之情如江河之水滔滔汹涌。
就算放过什么“黄皇帝”,从天子一词出现算起,那么夏商周在时间上相当于古埃及文明的中后期。如此掐指一算,则天子的尊号出现非常之早,仅仅晚于法老的尊号,而且一度与法老同时遥相并存。可是,法老连同其王国早就消失在时光里了,中国的皇帝与帝国却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听起来是不是很惊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188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56“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18“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99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