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建 | 确认过眼神,博物馆热还将继续高涨下去
关键字: 博物馆故宫传统文化当然了,文博类节目不止这四部,出现在荧屏上也不是这两年的事。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了修订,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藏的前款文物可以依法流通。当年,江苏卫视推出《家有宝物》。接着,众多鉴宝节目竞相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比如2003、2007、2008、2011年的《鉴宝》《天下收藏》《寻宝》《一槌定音》等。这些节目的焦点集中在文物的经济价值上,估计大部分观众即没有祖传文物要卖也没有万贯家产去买,所以豆瓣评分一般都不高,徘徊在6.2~6.6分之间。
与之相比,近两年的文博类节目更多关注的是国宝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像《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们不用再只会感叹日本、德国的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国家宝藏》则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文物“活”了起来,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据说《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激励了将近2万名年轻人报名前往故宫进行文物修复实习(截至2016年12月),《国家宝藏》更是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目前,《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第一季)《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上新了·故宫》的豆瓣评分,仍保持在9.4、9.2、9.4、8.1。
其次,在文博类节目的带动下,博物馆旅游也火爆起来。
自2008年我国公立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博物馆的观众数量便开始逐年增多,2009年底便比免费开放前增长了50%。十年之后,博物馆甚至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全国各类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0.08亿人次。据相关报道,《国家宝藏》第一季播出之后,参与节目录制的九大博物馆立刻迎来了大量观众:南京博物院2018年春节期间的观众人数达到11.7万,故宫2018年有76天的接待观众人数达到每天8万人次的限量。
而这股“刷博物馆”的热潮,从2018年一直持续到现在。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有四成中国游客参观了博物馆。在笔者的朋友圈里,博物馆里过大年也俨然成为一种时尚:有人前往北京故宫观赏“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有人拖家带口前往上海科技馆。一位从事旅游行业的朋友感慨道:“故宫往年的春节本是淡季,今年却做成了十一黄金周之外的第二个大旺季。门票由于限量,早早就预定一空,我们费了好大劲,通过北京旅行社的朋友才得以入进去。”尽管人山人海,她还是对故宫的表现赞不绝口:“以过年为主题的几大展览,内容文化底蕴深厚,展出形式新颖,故宫真不愧是文旅融合的第一典范。”而带小朋友去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亲戚,则在微信上感慨什么叫人头攒动。
不仅国内各地的博物馆人气爆棚,中国游客在国外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队的情景也屡见不鲜。2018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实行了新门票规定(对纽约州居民以及康涅狄格州和新泽西州学生之外的所有成年观众进行收费),却仍接待了736多万的参观者,其中14%为中国游客。2019年,新华社记者熊茂伶在华盛顿走访多家博物馆发现,中国游客的数量居高不下。
第三,中国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多,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数据,40年前(1978年)的博物馆数量不过349座,40年后(2018年)已经增长至5000多座。不仅数量增多,种类也日益丰富。由高德地图搜索和马蜂窝等相关数据显示,故宫、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都已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博物馆旅游景点。
目前,在经济、文化的双重激励与推动下,博物馆仍以每年200家左右的速度在增长。据说,北京博物馆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每25万人拥有一座,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下令所有的下辖县都必须拥有自己的博物馆。
- 原标题:吴建 | 确认过眼神,博物馆热还将继续高涨下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徐杨
- 最后更新: 2019-03-15 10:26:15
-
意味深长!习近平今年两会到团组的5个小故事
2019-03-15 08:16 2019两会 -
多批大学生遭退学!教育部发文,毕业变难?
2019-03-14 18:30 中西教育 -
为啥中国人看完《绿皮书》想吃炸鸡?外媒分析上了…
2019-03-13 16:45 -
儿女陪在身边但蹭吃蹭喝,这种"陪伴式啃老",网友又吵翻
2019-03-13 10:25 中国电视剧 -
柯洁被清华免试录取,网友:专业没选好
2019-03-12 09:23 中西教育 -
现在的电视剧都是怎么抻到七八十集的?
2019-03-11 09:05 中国电视剧 -
委员建议:办国服评选,推中华正装
2019-03-10 14:13 2019两会 -
“台风爷爷,让我作业飞走!”这些小学生的诗火了
2019-03-10 13:46 中西教育 -
百亿产值的湖南槟榔业,将全国禁播广告
2019-03-08 22:40 食品安全 -
D&G创始人跌出福布斯榜,这还不是最“惨”的…
2019-03-08 22:16 时尚 -
我在“流浪地球”里看到的,是人类最根本的政治问题
2019-03-08 19:25 观学院 -
潮汕美食馋哭外国人 Netflix热映陈晓卿最新纪录片
2019-03-07 15:44 吃货俱乐部 -
推广中国模式是否能更强势?张维为:不要太天真,要实事求是
2019-03-07 10:52 这就是中国 -
张维为:过去40年要是没有坚持中国模式,恐怕连国家都解体了
2019-03-06 11:18 这就是中国 -
中国画家涉嫌抄袭比利时同行30年,高价买画的人怎么办?
2019-03-05 16:11 -
评论家为给叶永青写过序言而道歉:抄袭是道德问题
2019-03-05 08:58 以艺术之名 -
故宫600岁 这些国宝终于能见着了!
2019-03-04 13:27 -
警察蜀黍深情翻唱“知否知否” 网友听完忘了原唱…
2019-03-04 08:49 -
故宫获捐1亿 延禧宫“百年烂尾楼”将被修缮
2019-03-03 16:29 -
颜真卿《祭侄文稿》返台,将休息3年以上
2019-02-28 19:35
相关推荐 -
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26“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114“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4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28“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4最新闻 Hot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
“美国7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3年级,中国在嘲笑我们”
-
鲁比奥:美国想和平欧洲却谈战争,“世界颠倒了”
-
跟风美国?日本也要下手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