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建:赴美生子很折腾,仍然心向往之的家庭该好好想想
关键字: 美国赴美生子教育福利近日,美国针对赴美产子的经营者发起最大规模的刑事诉讼,1月31日,联邦当局起诉了20名涉嫌协助中国孕妇前往美国分娩的“生育旅游”经营者。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育现象,许多家庭赴美产子的主要目的是为孩子带来一个美国身份,并以此在未来寻求更好的机遇。但美国此番动作无疑为赴美产子者增添了无形的压力。而除却来自国外的压力外,在美国出生的婴儿在国内也可能面临户口、升学等种种问题。
本文作者即从身边的实例出发,力陈“圈子文化、月子中心的忽悠不可不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吴建】
2019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举办《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发布会,报告预测:中国的生育率如果一直保持在1.6,2027年将会出现人口负增长。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政策实行以来,虽然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但总体生育率却依然不尽如人意。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16年少了63万,比官方预测的则少了300万。当年专家预测二胎政策放开后新生儿人口数量将呈“井喷式”增长,然而现实却是山东等昔日的“生育大省”现如今也不是很爱生娃了。
2008—2017新生人口数量与增长率统计图
在公众为生育问题长吁短叹之时,有一个现象虽然小众,却也呈现出了可观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跑到海外去生孩子。
从历史上看,国人海外产子一开始选择的目的地是香港。因为,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凡是在香港当地出生的孩子均可获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成为永久居民的孩子可以享有香港九年制中英双语免费义务教育。大学不仅可以选择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还有机会降分进入清华、北大。此外,还可享有免费医疗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持香港特区护照还可免签证进入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此的福利自然吸引了一些“有钱有闲”的家庭赴港生子。
2001年,“庄丰源案”促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前往香港生子。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11年,已有20万左右的“双非”婴儿(出生在香港、拥有香港永久居住权但父母都不是港籍身份的儿童)在港出生。陆港之间也因此产生了一些矛盾,许多港人认为大陆人赴港生子加重了香港公共资源的负担。2012年—2013年,香港所有的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先后无限期停止接收非香港本地孕妇的分娩预约。
相关报道
当赴港生子遇到政策阻力之后,国人便将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其实,赴美生子还是我们跟台湾同胞学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台湾出现赴美生子的新移民模式,并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时至今日,美国不少的月子中心还都是台湾人创办并继续经营着的。不过,大陆人经营的月子会所也大有后浪拍死前浪的势头。
从数据方面来看,中国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大陆赴美生子人数仅有600人左右;到了2016年,人数保守估计已然超过8万。去年,预估已超过10万。
2000年以前,赴美生子还只是少数人的选择。后来由于美国在2008年对中国开放个人旅游签证,并且香港禁止内地孕妇赴港生子,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赴美生子,有钱人、明星带头,中产阶层紧随其后。2013年上映的《北京遇见西雅图》被网友戏称为赴美生子教科书级的操作,2016年还拍了续集,赴美生子话题的热度由此也可见一斑。
就相关问题,笔者访谈了两位朋友:一位是想到美国生孩子,由于签证问题没有去成;一位是在美国生了孩子,如今在国内生活。通过这两例个案,我们或许能够一睹海外生子背后的故事,也能对海外生子现象的热度形成比较客观的判断。
第一个问题:国人为何热衷于去美国生孩子?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去美国生孩子,说到底图得是美国的福利制度。根据1868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凡在美国出生或归化美国的人,均为合众国和他们所居住州的公民。”也就是说,按照美国的落地国籍政策,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便拥有美国的公民身份,相应的就能够享受美国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养老等各方面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待遇。并且,持美国护照可享受全球186个国家、地区的免签证和落地签证政策,父母在孩子年满21岁后也可以依据家庭团聚优先的政策申请移民。这方面的信息,美国月子中心一般都会在官网上写得清清楚楚,以此招徕客户。
月子中心标配版的宣传
根据笔者朋友以及他们所在圈子的反馈,除了医疗、环境等问题,教育是目前中产阶层赴美生子的主要考虑因素。
朋友在访谈中普遍反映国内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压力太大,养育二胎更甚。根据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的一次社会调查显示:(1863名家长中)68.8%的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很高期待,57.7%的受访家长坦言会羡慕别人家孩子优秀。
既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想法,孩子们的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上学前有各种兴趣班,中班开始要上幼小衔接班,小学三年级开始补课成为家常便饭……
就算孩子努力、勤奋、上进,不让家长费心,但是上公办还是私立抑或国际学校也是个问题:公办需要买学区房,私立、国际学校需要一大笔钱。所以,孩子一路培养下来的费用,着实不少。
就这一点来说,赴美生子为这些家庭提供了一条捷径。与其让孩子在国内争抢有限的教育资源,十几年培养下来花个一百多万,还不知道高考结果究竟如何,那不如现在花个二十来万,给孩子一个美国身份,或许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很多问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observersnews.com/wujian2/2019_02_03_489181.shtml
- 责任编辑:吴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2-03 12:02:18
-
全家“福安”、一生“长乐”!习近平给外籍教授回信
2019-02-03 12:00 -
春节空城指数:郑州成都跻身前十
2019-02-03 11:52 节日谈 -
院线春节档 完全就是神仙打架啊!
2019-02-03 11:14 中国电影 -
“中芯学校问题寒假作业”事件:校长等被处分
2019-02-03 10:50 中西教育 -
10岁男孩哭着报警:天天做寒假作业,我都不想活了!
2019-02-03 10:49 -
-
卫视春晚抢先来了,果然……
2019-02-03 10:20 春晚 -
习近平的幸福年心里话
2019-02-03 10:0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委内“自立总统”再次对华示好
2019-02-03 09:54 中国-拉美 -
男孩掉进动车轨道 原因令人无语
2019-02-03 09:49 春运来了 -
春节出境游预计达700万人次 赴日游居第二
2019-02-03 09:05 -
小伙跳槽放弃十多万年终奖:表达对新公司的诚意
2019-02-03 08:55 -
看了特大诈骗案几十名被告履历,法官都惊了
2019-02-03 08:54 -
过年擦玻璃用网红神器?暗藏风险…
2019-02-03 08:44 节日谈 -
时政微纪录片《胡同深处听民声》
2019-02-03 08:34 -
老同志名单的新变化
2019-02-03 07:50 -
“2578只穿山甲都去哪了?”
2019-02-03 07:50 -
男子偷5瓶钙片被行拘:想尽孝又不想花太多钱
2019-02-03 07:50 中国雷人秀 -
春节 这些国家为吸引中国游客拼了!
2019-02-03 07:32 中国游客 -
最北列车上的“守门员” 不断用开水烫地漏
2019-02-03 07:28 春运来了
相关推荐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78“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3“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3“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24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