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剑:俄乌刻赤海峡冲突,开了一次危险的先例
关键字: 俄罗斯向乌克兰军舰开火俄乌开战俄乌冲突俄罗斯欧洲天然气特朗普通俄门刻赤海峡【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武剑】
11月25日,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克里米亚边防部门消息,乌克兰海军5艘船只未经俄方许可试图穿越刻赤海峡,俄方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阻止,包括动用武器并扣留其中3艘船。在这一过程中,乌方船上有人受伤。
俄罗斯军舰向乌克兰舰艇“开火”,双方在刻赤海峡附近发生的这一冲突被视为两国近年来最严重的事态。
刻赤海峡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西部的塔曼半岛之间,同时也是连接亚速海与黑海的唯一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红点处为刻赤海峡所在位置(图/谷歌地图)
苏联解体后俄乌两国对于刻赤海峡的主权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后经协商双方均有权使用有关航道,但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再次让有关水域变得敏感复杂。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后事实上完全把刻赤海峡收入囊中,同时也完全控制了乌克兰港口城市从亚速海到黑海、直至地中海的通行权。
俄乌围绕刻赤海峡之争,既涉及克里米亚的主权宣誓,又事关打破俄罗斯的“海上封锁”。
对于此次在刻赤海峡的冲突,俄乌双方相互指责。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办公室表示,俄罗斯对乌克兰军舰的行动是“一种侵略行为,旨在蓄意使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的局势升级”。而俄罗斯副外长卡拉辛则称刻赤海峡事件是乌克兰蓄意挑衅,时间、地点和形式都是有预谋的。言外之意,俄乌都认为是对方蓄意制造了这起冲突,并且利用该事件来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
普京继续强势
5月16日,横跨刻赤海峡、连接克里米亚半岛与俄罗斯本土的大桥公路部分正式通车,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仪式并驾驶卡车通过大桥。该大桥的建成将减少克里米亚在地理和经济上的孤立状态,有助于俄罗斯进一步巩固对克里米亚的掌控。但此举可谓触动了乌克兰和西方的敏感神经,破坏甚至炸毁克里米亚大桥的声音不时传出。
普京出席连接克里米亚和俄南部地区的新大桥——刻赤海峡大桥公路部分通车仪式,亲自驾驶一辆卡车通过大桥(图/东方IC)
普京因收回克里米亚重现昔日大国荣光而赢得超高人气,由此产生的克里米亚效应也为他顺利赢得第四任期发挥了关键作用。普京曾誓言“永不归还克里米亚”,此次强力阻止乌克兰军舰通过刻赤海峡,应该说向外界充分展示了捍卫克里米亚的意志和能力。
此外,俄方展示乌克兰被扣舰艇、公布被捕乌克兰军官视频、逮捕乌克兰越境海员等一系列举动更是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强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大程度上释放了该事件的国内政治红利。
波罗申科借机“谋利”
乌克兰在刻赤海峡冲突后迅速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先是与北约举行紧急会议,接着呼吁盟友和伙伴加强对俄制裁、向其提供更多军事援助,随后宣布部分地区进入为期30天的战时状态。从中可以看出,乌克兰方面显然是有备而来,意在尽可能放大这一事件影响,以引发国内外舆论关注。
明年3月,乌克兰将迎来总统选举。目前乌克兰已进入竞选筹备阶段,但10月的民调显示波罗申科的民意支持率已跌至7.8%。在乌克兰仍然经济低迷、腐败严重的背景下,不断挑动民族主义情绪成为执政乏善可陈的波罗申科谋求连任的唯一王牌。
从推动乌克兰东部局势到谋求成为北约“申请国”,从掀起“去俄罗斯化”浪潮到终止《俄乌友好条约》,波罗申科希望利用俄乌之间的历史积怨和现实伤痛来转移国内矛盾、团结凝聚人心,从而扭转不利选情。刻赤海峡事件无疑是受选举利益驱动的最新产物。
- 原标题:武剑:俄乌刻赤海峡冲突,开了一次危险的先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11-29 08:17:22
-
习近平同西班牙首相共同会见中西企业顾问委员会代表
2018-11-29 08:09 中国外交 -
你好,洞察号!再见,瓦力和伊娃!
2018-11-29 07:48 科技前沿 -
向特朗普屈服?鲍威尔“放鸽”后,道指暴涨600点
2018-11-29 07:20 美国经济 -
不忍看!美国10月商品贸易逆差再创历史新高
2018-11-29 07:05 美国经济 -
乌总统:我指望美国,也希望北约派军舰帮忙
2018-11-28 22:30 乌克兰之殇 -
普京:不是我们想放弃美元,是美元抛弃我们
2018-11-28 22:14 俄罗斯之声 -
莫斯科12家商场接到炸弹威胁电话 疏散4500人
2018-11-28 21:09 俄罗斯之声 -
坠海前,机头“强行下垂”20多次…
2018-11-28 19:45 航空安全 -
美军上校开F16密会情人,从轻处罚
2018-11-28 19:09 美国一梦 -
西班牙各界热议习主席署名文章
2018-11-28 18:25 中国外交 -
女子翻越边境墙被钢管刺穿 两个孩子就在身边
2018-11-28 17:42 美国一梦 -
土外长:肢解时,有凶手说很享受
2018-11-28 17:37 阿拉伯之冬 -
特朗普再威胁:不给50亿美元,就关闭政府
2018-11-28 16:36 美国一梦 -
尴尬!美媒演播室:移民都是妇女儿童吧? 现场记者:男性居多
2018-11-28 14:32 美国一梦 -
美豆农大丰收却心里苦:特朗普口号不能当钱使
2018-11-28 14:11 美国经济 -
CNN记者又回白宫了!先来个“追问三连击”
2018-11-28 13:41 美国政治 -
“八喷”美联储:美股下跌通用裁员,全怪你
2018-11-28 13:28 特朗普 -
连续三年!年度词汇都和它有关...
2018-11-28 13:26 -
美国教授参与基因编辑婴儿研究?校方:正调查
2018-11-28 13:19 -
CIA局长缺席美沙关系会 议员:特朗普在掩盖真相
2018-11-28 12:05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0“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2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6“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15她对美放狠话,还提到欧盟的“实力地位” 评论 274最新闻 Hot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长和“卖港”不得人心
-
鲁比奥警告欧盟:不要将美国排除在外
-
又摊上事了,这回还有华尔兹
-
“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
德外长插一脚:美乌能不能签,先得给欧盟“掌掌眼”
-
候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炒作:若与中国打持久战,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
马斯克狂撒2500万,这场“会改变西方文明进程”的选举还是输了
-
俄高官有望冲突后首次访美,“美方暂时解除制裁”
-
美防长称日本是“前线”,日媒急了
-
美国两党拿出对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级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