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政明:学校劝退带手机学生,这是“蛋与墙”之争吗?
关键字: 河北沧州一中沧州一中沧州一中劝退12名学生学生因在校使用手机被劝退校内使用手机被劝退使用手机被劝退带手机被劝退沧州一中劝退学生学生带手机所以文章一开始提出 “蛋与墙”的问题。这些言论,先天预设了学生就是弱势群体,学校是与之对立的管理层,享有绝对优势。而很多人又会预设应试教育管理与素质教育管理的绝对对立。
如果是这样的前提,这样的网络投票是不是有点 “断章取义”。因为这样的方式最容易激起广大参与者内心的共同经验,而且这个价值判断又是如此简单,非黑即白。
何况“教育”一词简直称得上是当下社会的“敏感词”,既可以挑起地域矛盾,也可以掀起“阶级大战”,“中产阶级”更是在其中纠葛最深的那部分人。
但是,这实在让我很难在这件事情上说出村上春树的那句“宣言”,我甚至会认为虽然站在蛋这一边符合了绝大部分的政治正确,但是也会因此而失去很多事情本身的内容与意义。
这里的区别是是否合理使用手机!
其实,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两个层面:一,学生带手机进校,学校该不该管?二,如果学校要管,那该怎么管?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现在社会中手机成为了最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尤其在大城市中,学生族带手机上学已是稀松平常之事,而且一般的“老年机”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大部分都是智能手机。如果没见过,可以在下午四点到五点去中学门口蹲点。
曾经和上海某中学的一位教师聊起,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带手机上学,其中手机不是智能机的比率微乎其微,可能是个位数。虽然学校也有提出明确规定,平时在教室内不允许使用手机,但是违反规定的学生比比皆是。绝大部分学生根本不可能做到严格管理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他们会在下课、午休、甚至上课时,随时掏出手机来使用。如果有胆小的不敢在教室使用,也可以在洗手间、楼梯间、操场……总之学校任何一处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使用。不然大家以为网络上那些老师上课的“囧图”是哪里来的?!
而且智能手机在完成作业“互帮互助”上非常方便,拍个照片,上传聊天群。这位老师说曾经碰到过多次全年级的作业错误答案非常一致,这给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不仅是抄袭问题,老师也很难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个就是作弊,虽然现在各类考试都严厉禁止学生随身携带手机,但是仍无法保证全部严格执行。有老师也会在学生的周记中读到,班级同学考试作弊没被发现,导致分数、排名非常不公平。
我曾问这位老师,那如果抓到作弊的呢?他苦笑地说,能怎么样?贴个处分通知,年级通报。反而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千万不能发生过激的事情。
讲这段话并非视手机为洪水猛兽。注意,这里的区别是合理使用手机。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这是为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展开。如果有人说那万一学生需要使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这些合理要求呢,那就有点显得“外宾”了。
学校、老师从来不反对网络、不拒绝电子产品,他们只是出于管理者的角度,反对不合理地使用。
相反他们鼓励学生通过合理利用互联网来帮助完成部分学业,但绝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当下在学校完成。而且教师一般都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布置这些要求,有时考虑到住校学生的不方便也不会每天都有这样的课外作业。
几乎所有学校在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的理由与沧州一中在公开信中提出的相同:利用手机登录不良网站,个别学生用手机偷拍他人隐私或下载色情图片、视频;用手机在考试中群体作弊;乱拉电线为手机充电,造成安全隐患;晚休后用手机上网、聊天、听音乐等,严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休息;而且会有很多家长向校方反映,强烈要求校园禁止携带和使用手机、mp3、ipad等。学校作为管理者,可能更多考虑地是如何平衡全体学生的利益。
教育过程是“春风化雨”?“时有阵雨”?“狂风暴雨”?
至于第二个问题,该以何种方式来管。
学校教育真的能事事都“春风化雨”吗?现实往往是无奈的。
这位老师说,在他踏上这个职业时,一直想着要做一位“亦师亦友”的好老师。然而,这个想法在职前培训时,就被老前辈们制止了。新手入门不太适合这种“高阶玩法”。慢慢“升级打怪”去吧。
先从树立“权威”做起,说一不二的规矩、“碾压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屈能伸的情商、最好再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才艺……
教育讲座总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处理每一件教学中遇到的突发事故,都需要教师圆融地处理,既检验反应能力,又要拼情智双商;毕竟教师这个职业很特殊的地方是,每天都要面对这些鲜活的个体,每个人都不一样,而教师还要在处理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目的。
实战中,这句话就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艺术”这件事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它有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时机,有时会需要一个恰当的氛围,而绝大多数也是对老师、学生双方的情智考验。
更何况在这起新闻中校方可能面对的是数千个相似的事件。
很多舆论从法理上来批判劝退的处分毫无根据,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这一点好像也实在令人无法反驳,但是总觉得缺点什么。以前有一位教育前辈说,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是一个服务业,教师不该仅仅是一个服务者的形象。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秩序”,这是职业的“先天性”。现在人们通常只记得了圣人孔子说要“因材施教”等各种教育理论,但大家似乎也忘记了孔子与学生之间的某种“规矩”和“秩序”。这不是指学校、老师以威权去压迫学生、也不是封建大家长制作风,而是教育者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来管理成千上万的学生,而这个责任和义务是不容出错的,何况如果真的出错了,全社会会放过吗?
而且校方在声明中表示,学校是在屡次管理无效的情况下才采取了劝退的手段。在这次新规实施前,学校以多种形式通知家长与学生。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要为学校推脱责任是很难的,也没这个意思为学校开脱。因为这很难不让人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是“杀鸡儆猴”,既然新规实施了,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学校面对的无奈事实是新规之下学生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携带或使用手机。学校要面对的是6000人,他们很难给了部分人特许后向其他人解释原因。
你确定批判的是“墙”吗?
或许更值得大部分的网友做的是,作为旁观者去找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过头”的规定。
这背后是学校、老师、学生、家中之间的纠结与博弈,但他们都是无奈的。这些人有着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但问题恰恰并非如此简单,几乎所有人都怕出事担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16“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37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7“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6“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