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政明:学校劝退带手机学生,这是“蛋与墙”之争吗?
关键字: 河北沧州一中沧州一中沧州一中劝退12名学生学生因在校使用手机被劝退校内使用手机被劝退使用手机被劝退带手机被劝退沧州一中劝退学生学生带手机有时候,我们会把很多问题变成“蛋与墙”的问题。
这是日本文学家村上春树2009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后、赴以色列受领奖项时发表的演讲主题。
“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是的,无论高墙多么正确、鸡蛋多么错误,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正确不正确是由别人决定的,或是由时间和历史决定的。假如小说家站在高墙一边写作,不管出于何种理由,这个作家又有多大价值呢?”
不知为何,在看到以下新闻、写下这篇文章时,想到了这句话。
源起这条新闻:“河北沧州一中12名高中生因在校内使用或携带手机陆续被劝退”,事情一经报道,沸沸扬扬,引发热议。
大家的兴趣点显然是“学生用手机要被劝退吗?”,支持学生,还是支持学校。
据@新浪河南发起的投票显示,1万名参加投票的网友中,69.6%选择“支持学生,应该有自由”;仅9%的网民表示支持学校。这次投票吸引了两万人次参与,有超过八成网友表示支持学生。多项网络调查显示,舆论对沧州一中的批评声要大于支持声。
比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认为,劝退的规定显然“过头”了,校规制定时不能由学校行政部门单方面制定,必须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意见,经过民主决策程序审议通过,学生是有参与权的。并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角度来看,劝退从某种程度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再比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沧州一中的校规已明显超出《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而且“沧州一中对学生进行劝退处分,没有组成独立的调查委员会、举行听证会等程序,而是学校单方将学生劝退。”
该细则第37条规定,对违反中学生守则和校规校纪或犯有错误的学生,应耐心批评教育,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不要轻易处分;不应以停课、劝退等形式剥夺学生学习权利。第38条则规定,给予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的,除经校务会议讨论通过、校长批准等程序外,还须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也有律师认为,学校这种行为于法无据,被劝退学生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行政诉讼。
沧州一中的劝退是“不教而诛”吗?
是的,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转发那只被收缴的过时手机和那份处分通知书,上面写着自2月29日学校宣布手机违纪处理新规后,一些学生仍在校内携带或使用手机,故予以劝退。当地教育局也表示被劝退学生暂未返校,已介入调查。
资料图
但是,沧州一中在一封致《南方周末》的公开信中声明,报道所采信的内容有失全面,只是采取了几位当事学生家长的说法,并对事件做了说明。而且也解释了所谓的“劝退”是什么意思。
第一,该校经过新校址搬迁后,从原来的走读变为全封闭管理,造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不适应。而该校学生人数达6000多。
第二,禁止携带手机进校的规定早在搬迁之前就已经提出,但是走读制之下很难严格管理。
第三,实行寄宿制后,为了保证学生与家里的联系,学校既设置了磁卡公用电话,也与联通公司合作使用定制手机——限时使用、不能上网,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使用,并禁止学生自带手机进校。但校方发现联通并未按照合约方式执行,所以再次禁止学生使用定制手机。校内增设磁卡电话。
第四,此次处理12名学生并非是“不教而诛”的突然之举,而是在多次告知、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为维护大多数学生利益而做出的无奈之举。
第五,学校维持对12名违纪学生的处理决定。校方有责任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规定,对学生的处理决定符合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利益诉求;严肃执行校规,体现了学校为大多数学生负责的担当。教育不是万能的,惩戒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而家长的片面之词误导了新闻工作者和媒体,以达到助其孩子逃避处分之目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恰当,校方会继续做好对个别家长的劝解工作。
同时,沧州一中副校长回应,这个劝退是学校内部管理的一些规定,不同于学籍管理中的处分决定,不取消学生学籍,仍保留学生学籍。实际操作是让学生转入另外一个学校,换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沧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表示,确保落实其中八名高三学生的高考相关报名手续等工作,让他们在沧州一中顺利参加高考。其余四名高一、高二学生,则保证他们转入一个合适的学校学习,下学期的转学考试中,他们可以再回来参加考试,合格以后可以回沧州一中上学。
不过,大众舆论可不会就此“领情”,对学校的批评一波又一波,偶尔有几位沧州一中毕业学生为母校的煽情声明也早就淹没其中。
批评声大多凭借曾经的、或现有的经历,大呼劝退太“粗暴”、学生自由呢、素质教育呢、学校法理呢、教育是靠疏导不靠堵,这是扼杀花朵、孩子犯错怎么了、谁没犯个错、要允许孩子犯错,这样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一部考试机器,诸如此类。
而当“学生”、“学校”、“自由”、“管制”……这些词一旦出现的时候,“选边站”的答案一定是显而易见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84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42“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231美国安顾问将来访,格陵兰岛总理不满:来干嘛? 评论 98“特朗普想联俄抗中,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
“卢拉将访问中俄,但巴西并非要与美国对抗”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
“这都是政治作秀”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
以色列计划对加沙发动全新地面攻势,民众:还打啊?
-
“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
《卫报》为黎智英撑腰,邓炳强怒斥:误导、诽谤
-
白宫为何“喜欢”这座南美监狱?
-
“敏感时刻,中日韩走得更近了”
-
以防长:已打死新任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