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少卿:赖清德窜访南太平洋岛国,这里已成中美博弈新前沿
最后更新: 2024-12-04 08:07:10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竭力扶持太平洋岛国论坛,意图将其打造成遏制中国影响力的平台。澳新两国利用该论坛推广所谓的“地区主义”和“家庭优先”理念,旨在维持其对岛国的政治影响力,并掣肘中国与岛国的合作。例如,论坛制定的“蓝色太平洋伙伴”倡议提出“共享资源”概念,实际上增强了澳新对资源的管控能力,对中国在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渔业开发项目构成了间接制约。
双方的竞争在某些时刻甚至陷入了“短兵相接”。今年5月,澳大利亚将对图瓦卢的财政援助增加了数倍,从2023-24年的1700万澳元提升至1.1亿澳元,以防中国“挖角”。而在7月,当中国宣布援建瓦努阿图总统府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迅速反应,联合出资3655万美元,在所罗门群岛修建了一条飞机跑道。
南太平洋的战略重要性不仅吸引了中美和澳新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其他全球大国纷纷加码对这一区域的投入。作为曾经的殖民势力,英国和法国重新在这一地区活跃起来。法国凭借其在新喀里多尼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存在,巩固了其“印太战略”的支点,并积极参与区域援助项目。英国则通过“全球英国”战略,加强与岛国的外交和文化交流,并恢复了一些领事馆的运作。
与此同时,欧盟、日本、印度和韩国也在太平洋地区展开积极布局。欧盟设立了多项针对岛国的气候和经济援助计划,承诺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支持。通过这些举措,欧盟不仅希望促进岛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旨在增强它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印度通过“印度-太平洋伙伴关系”项目,深化与岛国在教育、医疗和技术领域的合作。日本和韩国则主要关注基础设施开发,特别是在能源和交通领域,试图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
此外,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也加强了对南太平洋地区的干预。多年来,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建交进展使台湾失去了数个“邦交国”。对此,美国不仅加大支持台湾的力度,还试图帮助台北扩大在地区的所谓“国际空间”。
2018年9月4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戈罗卡市中国福建省援巴新菌草与旱稻技术合作项目基地,项目组组长林应兴向当地民众讲解菌草种植技术。 新华社
南太岛国面临“选边站”压力
由于地缘、历史和文化等诸多因素,西方国家,尤其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南太平洋地区拥有巨大优势,可谓根基深厚。
澳大利亚一直是该地区最大的捐助国,2022年(有完整数据的最近一年)的支出超过15亿美元,远超中国(2.56亿美元)和美国(2.49亿美元)。澳大利亚同南太岛国保持着最高层面的制度性沟通,自2018年以来,澳大利亚总理从未缺席太平洋岛国论坛的年度领导人峰会。
根据英国《卫报》今年7月的统计,各大国与太平洋地区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达成了超过60项涉及安全的协议和倡议,其中澳大利亚达成的交易占比超过一半,其次是新西兰、美国和中国(近年来达成了6项支持太平洋国家警务的倡议)。
受益于长期以来的深入经营,澳新等国牢牢把控着海底电缆、电信服务等关键基础设施,对南太岛国的政府部门也渗透颇深。例如,斐济在今年11月通过的该国第一份外交政策白皮书,实际上就是由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前部长彼得·瓦尔盖塞起草的。这份白皮书中充斥着澳大利亚的外交语言,强调“我们在外交政策中所做的一切都将把太平洋大家庭放在首位”。澳大利亚是该文件中被提及次数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斐济自己,第三名则是新西兰。
随着美国及其盟国加紧围堵中国的影响力,这些岛国的对华关系呈现出愈发明显的摇摆性和两面性。
太平洋岛国普遍国小力微,经济依赖外援,外交空间有限。在美国及其盟友的多重施压下,许多岛国正努力在大国竞争中寻求利益的最大化。美澳等国通过增加经济援助、提供安全支持,甚至高层施压的方式,试图引导岛国在外交上向西方倾斜。
太平洋岛国清楚地认识到,与中国合作带来的经济机会不容忽视,中国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和贸易合作为岛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面对西方国家的压力,这些岛国往往采取左右逢源的策略,以争取更大的外交回旋余地。“我们需要与所有合作伙伴保持良好关系,”一位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外交官对美国《华尔街日报》表示,“但现实是,当美国施压时,我们的选择可能会更加谨慎。”
太平洋岛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表现出的不确定性,与其内部的政治不稳定密切相关。多数岛国在独立后照搬西方的政党和选举制度,但由于制度不够成熟,导致政党之间的对立和政府更迭频繁发生。许多政客为了迎合选民或争取外部支持,往往采取短期化、摇摆性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
以所罗门群岛为例,梅纳西·索加瓦雷的政府与中国建立了密切关系,但他的外交政策一再遭到国内反对派的批评。去年反对党领导人就曾指责索加瓦雷“过于亲华”,并承诺若当选将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安全协议。这种国内政治斗争使得对华政策成为各方攻讦的工具,削弱了外交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基里巴斯。2019年,该国决定与中国建交,在岛国内外都掀起了激烈的讨论。尽管政府强调这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但反对党却以“损害主权”为由大加指责。类似的争议在其他岛国也屡见不鲜,凸显出中国与岛国合作所面临的复杂环境。
2021年12月24日,在基里巴斯塔拉瓦布塔村拍摄的便桥施工现场。 新华社
面对多重压力,“骑墙外交”逐渐成为一些岛国政府的普遍选择。它们试图通过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援助和战略支持。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一方面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也与美国签署了新的安全协议。
涉台问题同样构成了挑战。台湾当局长期在这一地区培植影响力,尽管近年来多个岛国与中国建交,但台湾仍在少数国家保有所谓“邦交关系”,并通过“金钱外交”试图稳固地位。台当局利用多年积累的关系网络,向岛国朝野政要提供竞选资金、个人资助和发展项目支持,以换取政治支持。同时,许多岛国政治人物的子女获得台湾奖学金赴台留学,进一步拉近台当局与当地精英阶层的关系。
此外,台湾试图将其在太平洋岛国论坛的“历史遗产”转化为实际影响力。自1993年以“发展伙伴”身份参与论坛以来,台当局不断通过与少数支持其的成员国合谋,间接影响论坛议题设置,甚至试图借论坛平台推动“台独”相关议程。这给中国与论坛成员国的合作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今年的论坛联合公报风波,就是这一问题的最新表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彭宇萱 
-
韩国股市4日9时将照常开盘
2024-12-04 07:40 -
尹锡悦宣布解除紧急戒严令
2024-12-04 06:41 三八线之南 -
韩国国会通过决议:戒严令无效!
2024-12-04 00:20 三八线之南 -
-
李在明直播翻墙进入韩国国会
2024-12-03 23:45 三八线之南 -
-
-
突发!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国会外爆发冲突
2024-12-03 23:14 三八线之南 -
韩国戒严司令部:禁止集会示威等政治活动
2024-12-03 22:46 三八线之南 -
“白宫背后施压,要求土耳其约束其支持的叙反对派武装”
2024-12-03 22:19 叙利亚内战 -
李在明:这一刻起,尹锡悦不再是韩国总统
2024-12-03 22:17 三八线之南 -
“这一工业原料,中国已逐步暂停从美国进口”
2024-12-03 22:09 中美关系 -
突发!尹锡悦深夜宣布“紧急戒严”
2024-12-03 21:50 三八线之南 -
王毅:希望美国新政府走好互动的第一步
2024-12-03 19:20 中美关系 -
马斯克:最后一步,“自我删除”
2024-12-03 19:20 特朗普 -
叙利亚乱局有蹊跷,到底谁是“幕后操盘手”?
2024-12-03 18:47 叙利亚内战 -
“中方解除了最后两家禁令”
2024-12-03 18:47 -
习近平同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会谈
2024-12-03 18:36 中国外交 -
欧洲首富、LV总裁,深陷间谍风波
2024-12-03 17:59 -
中国四大行业协会发声: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2024-12-03 17:59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24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6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