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万进口犁,翻出来什么问题?
关键字: 农机农具进口犁【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宇波】
“宁可多花十倍钱,也要买进口犁”
这样的事件,在目前中国制造业各个领域都在大展宏图的时候爆出来,确实非常具有争议性,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在有意制造“社会矛盾”。但是这是黑龙江农民们现实的选择,中国的农民可以说是最实在的一批人,他们需要的是高效的作业工具,选择十倍价格的进口犁,是黑龙江农民权衡利弊之后认为的最佳选择。而且这样的问题,也不是“阶级矛盾”那样具有不可调和性,多少曾经的国产行业面临一样的困境,但是在经历多年甚至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开始反超国外。
完成翻地之后,土壤表面已经见不到秸秆
当然,现在这个问题出现了,说明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那么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笔者在看到这则新闻时,并没有完全关注国产犁和进口犁的纷争,而是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新华社记者走访的都是黑龙江,这就让笔者产生了疑问,这个问题为什么发生在黑龙江?
这个问题确实跟地域有关,然而这里所说的地域问题绝对不是贬义,或者说笔者又想要针对东北人民引起什么争端。并不是,因为在全国范围内,东北的农业情况,具有非常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很多方面都是具有领先意义的。甚至笔者要在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当大部分人在唱衰东北经济,城市萧条的时候,为什么不关心一下东北发展蓬勃的现代农业呢?
而在东北省份中,黑龙江的农业改革,又走在了前头。
黑土地,顾名思义,由于土壤富含大量养分,而呈现出黑色
黑土地,肥沃的黑土地。然而黑土地不是永远肥沃的,在有关部门出台具体的黑土地保护措施法律法规之前,由于小型农机的普及、化肥、农药使用不当等原因,黑土地出现了“量减质退”的情况:耕作层变薄,犁底层变硬,黑土有机质含量从八十年代的4%下降到最低时的2.5%左右。
对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东北各省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或土壤治理方案。从行政手段上加强黑土地保护。当然,黑土地保护并不是只有投入的“无用功”,重新养肥之后的黑土地,对作物产量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农民是朴实的,可这不代表着不会算账,强行的行政手段牵引,而没有现实经济利益驱动,政策是无法长久实施的。
政府的政策是面,缩小到点,就是秸秆还田。
用秸秆还田的方法来治理黑土地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拍大腿决定,是有科学依据的。在东北黑土地实地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67%的秸秆还田就能使土壤平均减少28.25%的碳排放量。采用秸秆覆盖种植可以提高土壤固氮率、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与化肥对土壤的有害作用相比,秸秆还田还能提高微生物活性,减少农残含量,保证土壤的养分平衡。从产量的角度,秸秆代替部分化肥虽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减产(试验结果表明大约在2.3%的产量影响),但是化肥使用量的减少和秸秆处理费用的节省,同样给农民带来收益。
虽然秸秆还田有诸多好处,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土壤过松,易发生病虫害,与幼苗争夺养分等。同时,秸秆还田都是依赖农机来完成,如果土地面积过小,农业机械无法推广,就会造成秸秆还田成本过高,农民更加无法接受。
所以,为什么是黑龙江出现这个问题,或者说,正是黑龙江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上走在了前面,才会发生“宁可多花十倍钱,也要买进口犁”的情况。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宇波
- 最后更新: 2018-05-17 21:19:19
-
中企拿下尼日利亚66亿美元铁路项目
2018-05-17 14:05 非洲之窗 -
联想副总裁:6月是5G标准制定关键节点,不要伤害团结
2018-05-17 13:00 IT新浪潮 -
我国成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
2018-05-16 08:55 -
富士康工业获IPO批文 “巨无霸”即将登陆A股
2018-05-12 15:40 富士康 -
创纪录:奥克斯侵犯格力专利被罚4600万元
2018-05-11 12:10 -
紫光总裁谈芯片布局:CPU问题无解,英特尔太强了
2018-05-10 18:53 IT新浪潮 -
日媒:日本半导体人才告急,中美还来“挖墙脚”
2018-05-10 18:07 日本产经 -
华强北有这样一群人 将国产二手手机倒卖给外国人
2018-05-10 14:11 -
专家:一些文章夸大国产芯片能力,不一定是好事
2018-05-09 09:56 科技前沿 -
京东方LCD出货量夺冠 韩媒:韩企优势不再
2018-05-09 09:23 -
这个装备交付,国产深远海三文鱼快要走上餐桌
2018-05-05 10:37 吃货俱乐部 -
他们在百米高空上走出了朋友圈步数的第一名
2018-05-04 10:33 中国精造 -
国内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发布 达世界先进水平
2018-05-04 09:22 科技前沿 -
我国成功发射“亚太6C”通信卫星 可为蒙古中南半岛提供服务
2018-05-04 06:53 航空航天 -
毕业生安家给2000元/月补助!这个人才流失率达40%专业要火?
2018-05-03 09:34 科技前沿 -
自研手机系统有多难?为何华为小米都搞不定?
2018-05-02 12:28 华为 -
魅族15Plus备受争议,黄章的小试牛刀之作真这么差?
2018-05-02 08:55 IT新浪潮 -
中兴:持续加大核心芯片研发投入 致力成5G先锋
2018-04-29 21:21 中美关系 -
大国工匠洪家光:从技校毕业生到战机守护神
2018-04-29 20:02 大国工匠 -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成立 将推进破解芯片技术难题
2018-04-27 09:25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