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笛:七七事变80周年| 在台湾,有这样一群抗日志士
关键字: 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八十周年二林事件台湾抗日志士文化协会【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晓笛】
【今年是七七事变八十周年,在中国大陆开启全面抗战的时候,作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已经斗争了四十多年,一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了争取本岛人民权益,与日本殖民者抗争。值此七七事变8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来重温日据时代,台湾知识分子的抗争之路。】
知识精英崛起与文化协会的成立
谈及日据时代的台湾反日运动,不可否认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作为台湾思想启蒙的关键组织“文化协会”,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大本营。1920年代后的台湾各种社会运动,背后都多少有文化协会的影子,其酝酿与诞生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
甲午之后,台湾人民对日本殖民者的反抗就从未间断。在日本占有台湾的头二十年的时间里,台湾人民的反日运动以武装抗争为主要形式。但自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被残酷镇压后,台湾社会元气大伤,台湾有识之士也开始思索下一个阶段的抗争运动的方式。
蒋渭水先生
恰在此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解放运动和俄国革命的影响,自由主义、共产主义、民族自决、妇女运动等思潮在日本百花齐放。受此影响,日本社会自由民主气息浓厚,政治上也较为开放,对殖民地态度也较为开明。
此时在日本负笈的台湾留学生首先接受了新思潮的洗礼。他们积极探讨台湾的现状和出路,并相继在日本成立了一批进步组织和社团,如东京台湾青年会、新民会等,这两者拉开了台湾学生在日反抗活动组织化的序幕。此外,1920年7月,在蔡惠如的襄助下,台湾人的第一份刊物《台湾青年》发行,读者涵盖在日留学生和部分在台湾学生,其所刊载的内容对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有深远的影响。
新思潮同样影响到了台湾本岛,并很快形成了一批新潮流下的知识精英群体,如二林事件的重要发起人李应章,在读书期间便接触了不少日本左派的书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本地的知识精英成长背景多和李应章相似,虽然并没有留日的经历,但在接触新思想上并不落于人后,如蒋渭水、简吉。除了这些接受了教育的年轻人,台湾士绅之中,也有不少受了新思想的影响,如蔡惠如、林献堂等,他们不仅热心公共事务,也在经济上支持各种组织和社团。
台湾文化协会第一届理事会
随着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组成较大团体构想的呼之欲出。成立文化协会的构想,最早来自《台湾青年》创刊成员林仲澍。这个想法来自他本人的经历,1920年的《台湾青年》创刊号的“祝辞”中,有“大正民主旗手”之誉的吉野作造,提出台湾人要成为文化独立的民族,形成独立的人格,并对他们日后的计划表示欢迎。林仲澍将此放在了心上。不幸的是,林仲澍25岁便英年早逝,成立文化协会的实践则交棒到了他的好友蒋渭水的手中。
1920年11月,台湾第一个飞行家谢文达返台进行访乡飞行,蒋渭水等人以欢迎会名义,成功汇集了全台各校学生于总督府台北医学校,使各校学生产生思想交流与联结。1921年4月,毕业于医学校的李应章和吴海水、何礼栋等人在台北筹组全台湾青年会,向林献堂、林熊征劝募资金时,因此认识了蒋渭水、蔡培火,蒋渭水认为“不作便罢,若要做,必须做一个范围较大的团体才好”,于是决定组成台湾文化协会。
台湾第一位飞行家谢文达
为了取得官方的信任,1921年7月,蒋渭水和朋友拜访了当时的总督府警务局局长川崎卓吉,向其作了不会涉及政治活动的保证。1921年10月17日,台湾文化协会在台北静修女中正式成立,会员一百零三人,成立宗旨定为“图谋台湾文化之发达”。
初期文化协会活动的形式是举办读报、讲习等局限在知识分子层的活动,影响范围局限,这种情况到文化演讲会出现才发生转变。从1923年开始,文化演讲会深入群众,在全岛范围内进行文化启蒙运动,受到了地方父老乡亲的热烈欢迎。文化演讲会内容包罗万象,也夹带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因为文化协会的启蒙与鼓舞,民众克服了恐惧,对当时的底层群众理解社会现状起了积极的作用。
作为一个全台性的综合性知识阶层组织,文化协会囊括当时台湾的主要知识分子,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重要平台,也成为了新阶段各种抗日社会运动的母体。就连日本人也觉得,“文化运动”只是文协的表面,其真正的用意是反抗日本当局的民族自决运动。台湾人民的抗日运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23“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98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80“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6“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5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