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蓉:如果鞭子要打在应试教育上,应该打在“试”上,而不是“应”上
中国的教育体系正处于深度转型期,高考作为人才筛选的核心机制,牵动着千万家庭的神经。
教育是中国人普遍关切的问题,但本文作者认为,无论是学界还是一般大众,恰恰对于教育问题有着许多迷思和误解。文章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巨大的分化现象,公立基础教育新问题、新挑战频频出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严重断裂,教育界对教育规律的研究很不充分。
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我国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妨碍了我们正确客观地认识中国教育行业的现状。
【文/王蓉】
中国高等教育的三个迷思
教育财政研究简单说就是研究有关教育的钱。今天我想谈几个问题:第一,中国高等教育的迷思。我的同事周森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8%和30%的故事,意思是说央属高校的本科生只占全中国本科生的8%,但是这些央属高校的资源占据了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30%。
美国有一个研究高等教育史的教授研究了大西洋两岸欧洲和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分化特别严重,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之中分布的差距特别大,欧洲的分化相对较小。到底是什么样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支撑了如此巨大的分化?又是什么样的制度遏制了这种分化?由此引出来一个严肃的问题,在中国为什么我们能容忍如此巨大的、甚至超过了美国的分化?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教育资源产生了这么大的分化,而且一直在加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我所说的第一个迷思。
第二个迷思,我们经常被国际上有名的教育经济学家批评,他们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财政体制存在着根本性的体制性的不公平。北大、清华收的学费相对来说是低的,无论以何种计算方式,培养成本都是高的。为什么这些精英人才得到了如此多的公共财政的补贴?我们还一定要证明北大、清华对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用术语来说,不管是外部性,还是公共产品,才配得上如此巨大的公共财政补贴。
考试不好的孩子去了高职,学费比北大还高,但接受的是质量不好的教育,个人付出的成本却更高,我们这里的学生接受了最高质量的教育,但个人付出的成本相对来说是最低的,这被称为体制性的不公平。所以我们总是要解释为什么北大、清华配得上如此高的公共财政补贴。
第三个迷思,人文社科的教授谈理念、爱和梦想,我们研究教育财政必须要谈谈各国大学的商业模式。美国有一个经济学家总结了美国大学的商业模式,一句话就是人才的风险投资。美国私立大学很高比例的资金来自于捐赠基金,这些基金主要来自于校友。这就是为什么大学选人选的是将来可以带来很高投资回报的人,跟商业模式是有关系的。我们试图与国际同行进行对话,中国大学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大学模式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其实后面是一些很严肃的问题。
中国基础教育的新业态和新问题
我们做了中国基础教育新业态的研究,对中国家庭培养一个孩子的支出和校外补习的问题大概有一个描述。持续两、三年的研究,我们大概得出几个结论。所谓中国基础教育新业态指的是基础教育的教育提供者,我们原来认为只要关注实体学校就够了,后来发现,大家都在上课外补习班,有些地方出现了民办学校把公办学校打趴下的问题,所以我们就系统研究了校外补习机构、民办学校和教育科技企业、在线教育等等。
以此为基础,我发表了几个比较大胆的观点,我将其称为直面中国教育的拉丁美洲化挑战,就是一些城市最好的若干所小学和初中全部是民办的,高中是另外一回事。
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我一直是研究教育财政的。为什么政府一直在投钱,还出现了这个问题?财政所成立的背景是参与设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机制保障改革,就是全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后面的财政制度,所以我们也在自我反思,是不是免费的义务教育导致了学校丧失了财政的自主权,割裂了校长和教师跟家长直接进行市场交易的制度安排,才使得大家都不得不跑到民办学校去。
在这本蓝皮书的新闻发布会上,我谈到在我们财政所同事对公办和民办学校的态度,我是少数派。我坚持应该把公办学校做好,但是大部分同事不同意,因为公办学校后面都有学区房的问题,还不如让民办学校做好。在北京买个学区房,砸锅卖铁还得贷款,上民办学校不就是几十万的学费,所以我说我是少数派。今年二月份记者有一篇采访我的报道:我们中国的孩子这么焦虑是为什么,他引用我的观点,因为中国孩子生活在高度筛选型的社会。
刚才我说我已经能回答中国家长培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对此我很有共鸣。我的孩子才5岁,正在上幼儿园,所以每天焦虑北大附小、北大附中怎样。虽然我的孩子才5岁,但是已经在严肃地考虑北大附中的问题了。关于教育新业态的研究,我们做了全国4万户的调查,发现全中国包括农村的孩子,平均参加校外补习的比率达到40%多。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一年下来家长全部的教育支出占GDP的2.48%,间接佐证中国老百姓的教育负担已经很重了,但是很多教育负担没有发生在学校里面,而是发生在了学校的外面,学习好的和家庭富裕的都会参与校外补习。
我们提出了几个观点:第一,中国教育的新业态非常复杂。我们研究校外补习机构,发现精英型的高中是校外补习机构最重要的孵化器,这种生态关系非常复杂。在北京最有名的校外补习机构有两大系,一个是清华系,一个是北大系,好未来显然是北大系,高思也是北大数学系出去的。它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非常佩服刘彭芝校长,给中学生搞奥赛,别的学校请的都是资深的教练,据说刘校长当时是直接从北大数学学院请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北大的同学才发现还有校外补习这门生意,回报非常高。目前,好未来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教育公司。
- 原标题:北大教授:"高度筛选"社会与中国教育策略的严重断裂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央行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
2025-07-08 08:18 金融观察 -
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2025-07-08 07:47 中国经济 -
国台办对台湾风灾表达关切
2025-07-07 22:02 台湾 -
60岁大叔女装与男性发生亲密行为?“南京红姐”已被抓获
2025-07-07 21:50 依法治国 -
习近平在阳泉考察制造业企业发展
2025-07-07 21:17 -
杭州铁路公安通报杭州南站有人坠楼:男子自行跳下
2025-07-07 20:09 -
习近平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2025-07-07 20:05 抗战胜利80周年 -
捍卫英烈尊严,网警公布6起侮辱英烈案
2025-07-07 18:11 捍卫英雄 -
运城舰率先启程,山东舰航母编队陆续返航离港
2025-07-07 10:22 香港 -
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第七批馆藏档案,共计5.7万余件
2025-07-07 09:21 抗战胜利80周年 -
青岛大学一宿管在值班室离世,校方发布情况说明
2025-07-07 09:06 人间百态 -
国安部:境外黑客企图远程操控校园广播、传播有害言论
2025-07-07 08:25 国家安全 -
今天,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
2025-07-07 07:03 -
反对“内卷式”竞争!市场监管总局曝光6起典型案例
2025-07-06 21:58 -
全长1856公里!内蒙古完成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
2025-07-06 16:45 -
海景房直播暴露我军舰动态,国家安全机关:处置相关人员
2025-07-06 10:53 国家安全 -
国台办: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对两岸同胞都有利
2025-07-06 10:40 两岸关系 -
李家超:香港载荷专家最快明年执行飞行任务
2025-07-06 09:40 香港 -
湖南资兴一景区游船侧翻致29人落水,已救出28人
2025-07-05 19:41 -
强奸未遂致女生溺亡,嫌犯已被执行死刑
2025-07-05 19:37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评论 8最后关头,印度放话: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谈判 评论 251“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评论 48“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评论 160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评论 48最新闻 Hot
-
卢拉反驳特朗普:世界不需要皇帝
-
加拿大仍纠结中国订单,还调查上了
-
“把‘贸易流氓’踢出WTO,让美国沦为‘国际弃儿’”
-
普京签署新法:非俄罗斯公民可以加入俄军
-
15岁男孩参加体育特长生考试时猝死,官方通报
-
山东多地交警支队撤并整合,“警察”二字改为“管理”
-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架小型飞机坠毁,至少1人死亡
-
央行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
-
美财长:未来几周,期待与中国同行见面
-
最后关头,印度放话:将从实力地位出发与美谈判
-
“收到警报的时候,洪水已经淹没了营地”
-
受贿超6600万卢布,俄国民卫队前副司令被捕
-
减少对美依赖,加拿大首度出口LNG,目的地亚洲
-
俄交通部长前脚刚被解职,后脚在车中自杀身亡
-
俄海军副总司令被追授“俄罗斯英雄”:首位两次获得该称号者
-
股价大跌7%!马斯克建新党,惹毛特斯拉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