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梓:特朗普启动301调查,是想逼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让步?
关键字: 301调查对华贸易调查中美贸易中美经济朝核问题中美关系由此,向中国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根据测算,在45%税率的假设下,中国对美出口会下降超过70%,这种情形毫无疑问会引发中国的对抗,也就意味着贸易战的开始。
贸易战爆发,美国受影响最大的产业将是动物产品、农产品、汽车、航空航天设备。中美之间的百日谈判成果,其中首条就是中国将要在7月16日重新开放美国牛肉进口。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估,2017年中国牛肉进口需求将达95万吨。而自2003年华盛顿发现疯牛病病例,直至2016年9月份,中国才开始有条件的解禁对美的牛肉禁令。若中美爆发贸易战,这部分牛肉进口的数十亿美元就将化为泡影。
此外,汽车行业和航空也是重点被影响的行业。其中,即使面临中国的高关税,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汽车数量也是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近5倍,是少有的对中国产生贸易顺差的行业。航空方面的波音飞机,更是美国出口到中国的支柱之一。波音预计未来中国需要增加6000架飞机才能满足商业运输需求,此外还有直升机市场。而贸易战则会把这一块肥肉拱手送给自己的竞争对手空客。
但也有反对的声音,来自世界大企业联合会基于出口数据撰写的报告显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附加值几乎相当于其GDP的3%,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附加值仅为0.7%,因此如果与特朗普政府爆发贸易冲突,中国受到的损失更大,对美国的经济并不是重大威胁。但报告也提出对两国的间接伤害非常大,如通胀的加剧,“消费者会受到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冲击”。
中国出口的如纺织品、个人消费品、家具等出口占比较大的行业,一旦关税提高将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美国是一个以消费和服务为主要经济驱动的国家。贸易战下,进口商品价格将大幅度升高,在目前的产业链中,中美人工成本的巨大差距,尽管东南亚、南亚对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着替代威胁,但是一方面由于短期内寻找替代产品有一定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无论从产业的成熟度还是从整体劳动力的水平来看,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具有相当的优势,因此影响美国国内的通胀水平几乎是可预见且不可避免的,美国决不可能独善其身。
在援引美国彼得森研究所2016年9月发布的报告中也提出,如果美国同中国、墨西哥的贸易战打响,在设计的3种可能性——全面贸易战、非对称贸易战和短暂贸易战的情况下,都会对美国的就业造成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这也不是特朗普政府希望看到的。
对中国来说,45%的惩罚性关税所带来超过70%出口的下降,美国作为仅次于欧盟的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对于中国的进出口结构也是巨大的冲击,寻找替代同样需要时间。而贸易清单上来自于美国的技术密集型的投资,也将化为泡影,如半导体。但同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的是,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可替代性低,门槛非常高,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贸易战下要寻找一个同美国旗鼓相当的可替代的贸易伙伴,至少在高新技术领域是困难的,这也是让人觉得非常沮丧的一点。而此次启动301调查,据称主要关注的领域就是半导体微型芯片领域,会对华为、中兴这样的在美发展的通信设备厂商造成不小的影响。
此外考虑到在美的上市公司,也会受到贸易战的影响。因此,即使也有研究指出,在未爆发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情况下,中国的总产出以及贸易总额受到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尤其是中国对美出口只占到GDP的5%,但是贸易战依然不是中国能够承担的,不要说目前中国主要优势的劳动力成本已经开始逐渐衰退,人口红利消失,再加上经济转型的压力。贸易战对于两国来说都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雷声大、雨点小的301
贸易战既难打,又得不偿失,那么特朗普政府祭出301调查真的是为了激化矛盾吗?
并不然,301调查的推出似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而且301调查的实际作用又没有看起来的阵势那么大。
特朗普就任后,任命的贸易相关的官员都有强烈的鹰派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尤其对于中国来说。
同时也可以看到,在特朗普政府“百日计划”的预期下,中国向美国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呈现上升的趋势:
事实却是特朗普政府的百日计划远远不及预期,对于朝鲜问题迁怒中国,希望中国能够更有效的遏制朝鲜,就在301调查宣布的同一天,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从8月15日开始执行联合国对朝制裁决议。不由得让人深思,美国推出301的经济因素更大一些,还是政治因素更大一些。
301调查在启动前,已留出了双方谈判的时间和空间,调查将会持续一年,过往的经验显示301调查最后都以协商告终,它的作用远不如反倾销、反补贴乃至337调查来的实际。因此多数研究也认为,301调查的作用是提出警告和威慑,并不是即将作出单边主义的制裁行动,因为面临中国反制的变数实在太大,不如用这一警告促使中国尽快回到谈判桌前,就具体的双边贸易问题进行切实的谈判。
毫无疑问,更符合双方利益的是提高相互开放的程度,合作共赢,从限制进口到促进出口。对于中国来说,继续坚持产业升级,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转为服务和消费也是必然的选择。合作而非对抗才能摆脱零和游戏的冷战思维模式。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美贸易摩擦依然会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