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梓:特朗普启动301调查,是想逼中国在朝核问题上让步?
关键字: 301调查对华贸易调查中美贸易中美经济朝核问题中美关系从商品贸易结构上来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集中在机械设备行业和轻工消费品行业。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则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如机械、汽车、航空、船舶、化学、光学、医疗器械等。其中逆差最大的商品是机电和机械,合计占比超过50%,其他还包括纺织类、钢铁制品等;而顺差最大的商品为油籽、飞机以及纸板。从结构上看,双方的贸易有一定的互补性。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单纯研究中美两国的出口产品的构成,会发现占比最高的均为机电音像类产品(美国出口中占比25%,中国出口中占比42%),也就是说在互补性之外,中美出口贸易开始出现了竞争关系。
而特朗普宣誓就职后,如何缩小美国贸易逆差、增加就业、制造业回流一直是其贸易政策关注的重点。面对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情况,增加对中国出口,减少进口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首当其冲,而作为顺差一方的中国却没有动力去改变目前的贸易结构。在这种一厢情愿的情况下,如果美国需要通过一场贸易战来实现经济诉求,那么这场贸易战会怎么打?
最传统、最常见也是最温和的办法,是在WTO贸易体系下,通过合规性的贸易壁垒,即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救济措施,来限制中国的进口。这在目前的中美贸易中是非常常见的情形,我国长期是反倾销、反补贴以及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灾区,而出口美国占比最高的钢铁和纸制品,也是常年面临反倾销调查的“出头鸟”。
如果要突破WTO体系,进行更高规格的贸易战,那么中国可能面临的就是操纵汇率的指控、征收高达45%的边境税(特朗普早在竞选阶段就指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并提出要对中国和墨西哥征收45%的惩罚性关税),甚至可能是其他排他性的贸易协定或贸易组织等。
一损俱损
中美是否会引爆贸易战?答案是战争很难打,而且没有赢家。
就当前中美关系而言,贸易摩擦已经呈现常态化的趋势,就双方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救济调查数量和频率来看,往往是游离在“战争”边缘,并未达到引发“贸易战”的地步。
2017年1月18日,在特朗普宣誓就职前两天,美国商务部就非晶织物物、普碳与合金钢板和硫酸铵三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作出终裁。其中,非晶织物案反倾销税率为162.47%,反补贴税率为48.94%-165.39%;普碳与合金钢板案反倾销税率为68.27%,反补贴税率为251%;硫酸铵案反倾销税率为493.46%,反补贴税率为206.72%。引起了中方严重不满。
而特朗普宣誓就职10天后,1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维持对中国生产的三星和LG品牌的家用洗衣机征收征收反倾销税,税率高达32.12%至52.51%。这是美国家电企业惠而浦2015年12月第二次提起的申请。
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7年特别301报告》,其中中国被列入重点观察名单。同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备忘录,要求美国商务部启动调查——针对进口钢铁及铝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德国等六国进口的冷拔机械管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同时对从中国和印度进口的此类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6月,又对从中国、印度等四国进口的涤纶短纤维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8月,美国商务部在对中国进口的铝箔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中,认定其接受了16.56%-80.97%不等的补贴。
中国方面,2017年1月,商务部对出口自美国的干玉米酒糟的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申请作出最终裁决,将对美国的干玉米酒糟征收42.2%-53.7%的反倾销税,以及11.2%-12%的反补贴税,征收期限为5年。4月,商务部发表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征收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6月,决定对原产于日本、美国和欧盟的进口氯丁橡胶征收反倾销税。
此外,对比长期打入冷宫的301条款,调查对象为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进口贸易中的其他不公平竞争的337调查在贸易摩擦中更为常见。337调查大多针对的是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而中国连续15年成为遭受这一调查最多的国家,据统计,美国发起的337调查中有近半数是对中国,仅2016年一年,美国对我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就达到23件。遏制进口长期以来都是美国致力于扭转贸易逆差的手段之一。目前来看,中国企业在美诉讼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应诉结果也多以失利告终,但双方的摩擦依然在WTO的基本框架之下,遵循相应的游戏规则。
如果进一步,将中国指控为汇率操纵国,征收惩罚性边境税,又会如何呢?
一旦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美国即将启动谈判程序,促使对方货币升值,以缩小对美贸易逆差。这一手段在WTO诞生前,美国曾对亚洲国家及地区多次使用,并被证明对缩减贸易逆差有明显效果。但2015年后,美国认定汇率操纵国的标准进行了明显的界定,具体包括:对美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重超过3%+在外汇市场持续进行单向干预,12个月反复净买入外汇超过GDP的2%。在这种情况下,要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基本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在竞选时可以将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但4月美国财政部发布报告中,还是认定中国未通过操纵货币汇率以获得不公平的贸易优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51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98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91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