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梓:TIME这期封面没有标题,但信息量可不少
关键字: 特朗普通俄门普京TIMEFBI前局长科米弹劾特朗普【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敏梓】
丢下乱糟糟的国内政治,特朗普正在中东欧洲兜圈子。然而国内的反对者们,并没有因为新总统在沙特拿下1100亿美元的军备大订单就放他一马,甚至准备放出最大招:受“通俄门”事件以及解雇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科米的影响,民主党众议员格林(Al Green)呼吁弹劾特朗普,此举一出,也让人们纷纷猜测,特朗普会不会是下一个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通俄门”——被俄罗斯吞噬的美国白宫
就在特朗普解雇科米之后,美国的《时代周刊》以近十年来首次没有加任何标题的封面,又一次征服了读者,同时把特朗普的“通俄门”事件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图中美国白宫正在被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所吞噬,有趣的是,这个标志性的建筑并非大家默认的克里姆林宫,而是克里姆林宫旁边的东正大教堂。
5月10日,白宫发言人称,总统特朗普于前一日解雇了联邦调查局(FBI)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Brien Comey, Jr),原因是他无法有效领导FBI,并称这是在司法部长塞申斯(Jeff Sessions)和副部长罗森斯坦(Rod Rosenstein)的明确建议下做出的决定。而副部长罗森斯坦在备忘录中提到,科米对希拉里“邮件门”调查中的办事不力是其被解雇的原因。尽管此后罗森斯坦公开表示这并不是建议解职的理由,但这一次特朗普的大嘴巴又一次霸气表示,不管司法部长如何建议,解职都是板上钉钉。戏剧性的一幕是,宣布解职当天,多数报道均称科米本人是通过电视画面得知这一消息,当时本人正在洛杉矶出差。
科米被解职又一次引发轩然大波,矛头直指特朗普“通俄门”事件,一切似乎与3月份科米宣布正在调查俄罗斯政府干预美国大选,以及美国前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T·弗林(Michael Thomas Flynn)辞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俄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关于所谓通俄的调查,早在大选前就进行了,起源于民主党“邮件门”事件。2016年7月,在民主党全国党代表大会举行前夕,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民主党国家委员会内部的绝密邮件,部分邮件显示希拉里·克林顿联合民主党高层打击同为竞选人的桑德斯(Bernard Sanders),并涉嫌洗钱等丑闻,这对希拉里的选情造成重创。此后希拉里竞选团队表示,邮件泄露与俄罗斯间谍有关,而俄罗斯同特朗普团队联系紧密,因此采取的黑客行动是为了帮助其获胜。
事实上,希拉里“邮件门”事件早在2015年3月就被公开披露了,这时候希拉里尚未公开宣布竞选总统。当时希拉里被曝光在担任美国务卿期间,用私人邮件服务器进行官方通信,其中包括涉及国家机密的邮件。“邮件门”在2015年发酵并持续,虽然给希拉里的竞选造成了一些影响,但是由于其掌握了大部分竞选资源,且经过一年冗长的调查,到2016年大选前,“邮件门”已经没有很强的话题性和爆点了。而7月份科米领导的FBI在调查结束时指出,虽然希拉里在处理电子邮件系统上“极其粗心大意”,但不存在故意违法行为,因此建议不予指控。此举无疑给希拉里团队吃了一个定心丸。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维基解密随后公开邮件的行为却使整个事件急转直下,爆料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实在让吃瓜群众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慨。不管是收受外国政治献金、造谣抹黑特朗普团队还是涉及洗钱、暗杀等,对于希拉里塑造的政治精英形象无疑是一个冲击。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对党内另一参选人桑德斯的恶意打压,直接分化了选举中的民主党基本盘。尤其是当时的奥巴马政府和主流媒体都对此事三缄其口,甚至对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相关内容进行封锁,但是维基解密的影响力无疑是强大的,希拉里团队在大选中既要主动攻击特朗普,又要在内安抚民主党,彻底打乱了竞选节奏,内外交困。
而与此同时,“通俄门”的相关消息依然在不断被放出。2016年7月,根据美国情报机构和独立安全公司的报告,确实是俄罗斯的安全机构通过黑客技术,入侵了希拉里竞选团队约翰·D·波德斯塔(John D. Podesta)的私人电子邮件账户,并且将这些电子邮件传递给维基解密和匿名博客Guccifer 2.0。同时,中央情报局(CIA)据称得出结论,俄罗斯选择公布电子邮件是为了支持特朗普竞选。2016年12月,又有本地媒体报道声称FBI和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DNI)均支持CIA的评估,认为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试图帮助当选总统特朗普获胜。报道中CIA局长表示,“我们(FBI局长及DNI局长)在俄罗斯干预我们总统选举的范围、性质和意图上达成了强烈的共识。我们三个人还同意,让我们的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对这个问题进行彻底审查。”
在此期间,奥巴马政府也就干预一事进行积极的反应,不仅通过红色电话警告普京关于入侵民主党邮件一事,而且在2016年大选结束特朗普胜出后,要求对选举中外国力量干涉进行调查。而特朗普对此的回应称这是民主党对于竞选失利的恼羞成怒。
“通俄门”事件一直被调查,一直被反复提及,但均是各方力量表达观点,完全没有实锤的“铁证”。此事并未随着特朗普的当选而尘埃落定,而是继续蠢蠢欲动。
2017年1月10日,距离特朗普宣誓就任仅10天,美国一家媒体网站发布了一份长达35页的报告,声称俄罗斯早在数年前就收集了关于特朗普的“黑料”,包括性丑闻以及一直同俄罗斯暗通款曲。但网站同时也强调真实性无法被证实。2月,特朗普提名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因涉嫌与俄罗斯外交人员秘密接触而最终辞职。3月,科米在参加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听证中,证实FBI正在调查俄罗斯政府干预总统选举的行为,包括俄罗斯政府与特朗普竞选团队之间的任何关系。随后,就在据说科米意欲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之际,被宣布解职。一周后,美国司法部指派前FBI局长穆勒(Robert Mueller)出任特别检察官(特别检察官独立于司法系统,有权动用无限资源,直到查清真相,总统无权解职),继续调查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以及特朗普是否通俄。穆勒是继胡佛(J. Edgar Hoover)之后任期最长的FBI局长,同时曾与科米并肩作战。5月18日,特朗普发推称这一行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迫害。
在这场喧闹异常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中,有一则新闻被潮水般淹没了——在2016年7月10日被枪杀的民主党数据主管赛斯·里奇(Seth Rich),被确认为维基解密的泄密人。赛斯在邮件泄露给维基解密后被离奇枪杀于自家门口,当时华盛顿警方表示他死于持枪抢劫,但诸多猜测显示其与“邮件门”泄密有关,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在采访中也暗示了这一点,同时该组织宣布悬赏2万美元找出凶手信息。如果这一消息得到证实,俄罗斯将会成功洗白,“通俄门”的基础便会土崩瓦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