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敏梓:TIME这期封面没有标题,但信息量可不少
关键字: 特朗普通俄门普京TIMEFBI前局长科米弹劾特朗普两边下注,科米被解雇也不是特别意外的事情
在“通俄门”中,唯一有“实锤”的便是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涉嫌与俄罗斯违规接触,坐实了“通俄”指控。弗林在特朗普当选后便被提名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2月13日辞职,在任仅24天,是史上任期最短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事发于前总统奥巴马卸任前,弗林同俄罗斯驻美大使通了电话,谈论了关于解除美对俄制裁的议题。尽管当时获得提名,但在总统就职前弗林仍是平民身份,美国“罗根法案”(Logan Act)规定美国公民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与存在争议的国家谈判,因此弗林涉嫌违法,引咎辞职。
弗林的辞职并未平息风波,相反,“通俄门”继续发酵,弗林的律师表示弗林可以在情报委员会有关俄罗斯问题的听证会上作证以换取免诉。而在任不足一月即辞职,还是深陷“通俄门”纠葛中,不得不说对特朗普是一个重创。
此外,FBI局长科米的行动,也使得“通俄”阴影从未远离特朗普。甚至可以说,美国现实版《纸牌屋》系列大剧,每一次都有科米的身影。在美国大选期间,距离选举仅11天宣布重启希拉里“邮件门”调查,被认为给予希拉里以重击,送特朗普上任的“临门一脚”。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仅仅过了一周,科米便致信国会,表示维持之前作出的不建议就“邮件门”事件起诉希拉里的结论。如此反复实在有一种两边下注的既视感。
然而,曾经科米也是维护宪法的楷模。2004年,科米担任小布什政府的司法部副部长,时任司法部长的约翰·阿什克罗夫特(John D. Ashcroft)病重入院,而当时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安德鲁·卡德(Andrew H. Card)和法律顾问冈萨雷斯(Alberto Gonzales)詹姆斯·科米(James Brien Comey, Jr)要求司法部批准小布什政府不经授权的国内窃听计划,遭到了作为代理司法部长的科米的拒绝,科米甚至连夜赶在白宫前到达医院,向阿什克罗夫特说明情况取得支持,最终司法部门未同意白宫的窃听要求,白宫被迫让步。这场冲突的话题性丝毫不逊色当前科米被解职。也正是如此,2013年奥巴马提名科米出任FBI第七任局长获得了两党的一致支持,在参议院听证中高票通过(仅1票反对)。
而正是这样一位光荣历史的FBI掌门人,在大选期间的反复让人不禁要问:说好的司法独立呢?
早在竞选前,FBI对希拉里“邮件门”调查一直持续到2016年的7月份,此时两党预选结果已定,接下来就是大选,科米宣布调查未发现有证据显示违法,因此建议不予起诉。然而到了10月底,诡异的一幕出现了,科米对国会发出恢复调查希拉里“邮件门”的通知,此时距离大选仅11天,彼时在媒体引发了轩然大波,并引发了民主党的严重不满。如果说科米是受到来自于部门内部共和党力量的压力,那么他违反正常程序,在没有通知司法部长的情况下独立发出重启调查的通知,只能让人感到一头雾水。就在大家还没从懵的状态中回过神来的时候,一周后,科米便致函国会,声称经过调查,维持认为希拉里不应面对刑事指控的决定。
早在大选前夕便有迹象显示,在“邮件门”之外,FBI对于特朗普通俄调查早已进行,但并未有任何公开信息。而在特朗普上任后的今年3月,科米似乎又一次要扮演司法独立的英雄角色,在参加众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听证中,证实FBI正在调查俄罗斯政府干预总统选举的行为,包括俄罗斯政府与特朗普竞选团队之间的任何关系。科米本身作为共和党人,就职于民主党总统麾下,无论是“邮件门”还是“通俄门”,如此反复无常的行动让他看上去更像一个投机分子,与司法独立毫不相关。而今年以来针对特朗普“通俄”的调查,在未有结论先放出风声的情况下,无疑是将稍稍喘息的特朗普又拖入了无尽的麻烦中。
弹劾?谈何容易!
就在特朗普宣布将科米免职后,由此举联想到当年的“水门事件”,关于特朗普是否要被弹劾的说法甚嚣尘上,甚至有媒体抛出民调,近半数民众希望特朗普被弹劾。但是大多数人似乎将弹劾想得过分简单了。
美国宪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合众国总统、副总统及其他所有文官,因叛国、贿赂或其它重罪和轻罪,被弹劾而判罪者,均应免职”(The President, Vice President, and all civil offic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removed from office on impeachment for, and conviction of, treason, bribery, or other high crimes and misdemeanors)。现代弹劾制度起源于英国,即下议院提出弹劾程序,上议院进行审理,最初诞生是为了对抗封建王权。美国的弹劾制度建立进行了本土化的适应。
具体的弹劾程序如下:
首先由众议院司法委员会(Judiciary Committee)进行调查,之后就各弹劾条款进行投票表决,简单多数即通过。通过后,弹劾决议提交参议院。
参议院接到弹劾决议后,在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首席大法官的督导下进行审讯,由众议院选派的议员充当公诉人或是检察官的角色,宣读弹劾决议,并进行指控和辩论。
总统或其他被弹劾对象在此期间可就弹劾议案进行申辩。
投票表决,必须对每一指控进行投票,每一指控必须在2/3多数同意的情况下才可成立。只有指控罪名成立的情况下,总统才可被弹劾免职,否则宣告无罪。
美国历史上共有3位总统面临弹劾程序,而事实上只有2位总统真正被弹劾,其中最著名的水门事件,在正式启动弹劾程序前尼克松便已辞职。
第一位被弹劾的总统是林肯遇刺身亡后继任的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彼时为南北战争结束后的重建时期,共和党激进派要求对脱离联邦的南方各州进行严厉处罚。而民主党人的总统约翰逊,曾两次担任田纳西州的州长,因此在南方重建上采取妥协立场,反对用激进手段干涉南方各州,否决了诸多议案。
但随后的国会选举,共和党激进派控制了参众两院,总统与国会之间的意见冲突进一步恶化,激进派决定踢掉这个绊脚石。国会众议院提出了约翰逊的十一项罪名,并于1868年3月开庭,约翰逊拒绝出庭。约翰逊的辩护律师表示,众议院提出的罪名表明这是一场政治审判,而无法证明总统犯下了严重罪行。弹劾案的审理持续多日,期间各种角力反复拉锯,最终十一项罪名均因没有得到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票而宣告约翰逊无罪,其中最接近的一项罪名以35人认为罪名成立,19人认为无罪,一票之差弹劾失败(当时参议院共54名议员,三分之二多数票即36人认为罪名成立即可)。
第二位被弹劾的总统则是著名的莱温斯基丑闻中的克林顿(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被指控的罪名包括伪证罪和妨碍司法公正。当时的独立检察官肯·斯塔尔(Ken Starr)对克林顿指控罪名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滥用职权、不正当使用联邦调查局档案,以及在普拉·琼斯(Paula Jones)提出的性骚扰诉讼案中的撒谎行为。1998年12月众议院通过伪证罪及妨碍司法公正罪(伪证罪及滥用职权罪被否决),弹劾程序启动。1999年2月美国参议院进行宣判,最终伪证罪只有45名参议院认为有罪,连半数都未到(参议员共100人),妨碍司法公正则以一半对一半被否决,因此克林顿被判无罪。
由特朗普解职科米而引发关于干涉司法独立的议论,甚至联想到当年的“水门事件”,一方面夸大了对解职事件的解读,另一方面也完全低估了“水门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当年让尼克松面临弹劾的“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震惊世界的政治丑闻,尼克松因此被迫辞职。
“水门事件”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也是在“水门事件”后,特别检察官制度得以设立,以排除政治干扰,更有效的反对政治腐败。与“水门事件”的惊心动魄相比,特朗普“通俄”还远未达到铁证如山的地步(至少目前放出的风声多数是通过媒体,并未有确实的人证/物证的信息流出),同时解职科米,同尼克松大规模的滥用职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至少科米并不是第一个被开掉的FBI老大。1993年7月19日,时任FBI局长的William被克林顿解雇,这是FBI在70年的历史中第一个被解雇的局长。
此外,根据公开可查的民调,支持/反对弹劾特朗普两方的投票一直在拉锯中,近期支持一方才开始反超,但依然不到半数。
然而事实却是,民调结果并不能直接决定是否能够启动弹劾程序。发起弹劾程序首先要有足够多的议员,有司法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在当前共和党掌握参众两院多数席位的情况下,无论特朗普多么“特立独行”,启动弹劾程序都是不现实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2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185阵容庞大!关键时刻,拉美伙伴“力挺”中国 评论 89转头,特朗普就炮轰欧盟 评论 310“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26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