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立华:西安事变前,毛泽东是怎么统战张学良的?
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纪念这个伟大胜利,我们在观察者网开设专题视频节目——宝塔山下的制胜法宝,一起学习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文/王立华】
第一部分:扭转历史车轮
八、为何张学良、杨虎城不打红军
这一节的主题是:为何张学良、杨虎城不打红军?
我们讲红军东征、西征,在分析敌军力量时都有张、杨的部队,但在战场上似乎没见到他们。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西北“剿总”副司令代理总司令,杨虎城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但在红军东征、西征过程中,他们掌握着十几万部队,似乎没有参战,也没有乘机抄后路攻击我们的根据地,难道不奇怪吗?有的或许认为,他们是爱国将领,与红军有默契,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但却有些一相情愿,是不了解历史过程形成的认识误区。他们之所以不打红军,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打,而是由一系列原因导致。
首先,是张、杨的东北军、西北军难以战胜红军,惧于红军的威力。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之前,蒋介石成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兼总司令,张学良任副总司令并代行总司令职权,以东北军为主力,统一指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军队。[1]东北军的4/5参加“围剿”,包括于学忠第五十一军、董英斌第五十七军、王以哲第六十七军和何柱国的骑兵军等。[2]
图1
张学良本来以为,他的军队是以逸待劳,无论是兵员数量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远胜于红军,肯定会让红军一触即溃或望风而逃,却万万没想到,几次交手后损兵折将,连战连败。开始只是陕北的红十五军团应敌,在劳山设伏,仅用半天时间,就打掉王以哲六十七军一一零师大部,击毙师长何中立,俘敌2000余人,缴战马300余匹,还有大批武器装备。
紧接着又向榆林桥守敌发起攻击,全歼一零七师守军1个团加1个营,俘敌团长高福源以下18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图2
图3
中央红军到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合后,张学良调整部署,以董英斌五十七军4个师和王以哲六十七军1个师“围剿”,但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直罗镇一战全歼董英斌一零九师,击毙师长牛元峰,还歼灭一零六师1个团,毙伤约1000人,俘敌5300余人,缴枪3500余支,打破“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张学良不到2个月打了3仗,竟然是三战三败,被红军歼灭近3个师,俘虏了9100余人,还被打死了2个师长,不算打死的,只是被俘虏的人数与红军数量都差不多了。一支是远征二万五千里的疲乏之师中央红军,一支是刚到达陕北不久的红二十五军,还有一支是被反复“围剿”打击的陕甘根据地红军,加在一起仅有万余人,竟然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这仗还能继续打下去吗?
张学良对部下说:“看看红军,走了那么远的路,吃了那么多的苦,竟然不散不垮,还这样能打,真了不起!咱们都是带兵的人,大家说说,谁能带出这样的军队?谁要能,我就把位子让给他!”从此,东北军与红军再无大战。
图4
杨虎城也不是从一开始就不打红军。张学良到西安之前,杨虎城是陕西绥靖主任,蒋介石指派他指挥陕西“剿共”。不到3000人的红二十五军,从湖北罗山开始长征,1934年12月8日进入陕南,最先与之交手的是杨虎城部队,他们在九泉山居高临下堵截,红军从一侧陡崖攀登上去与敌人肉搏,一下子消灭了守敌1个营,在陕东南立足。
1935年1月,杨虎城的一二六旅、警备第二旅、警卫团,对红二十五军进行第一次“围剿”,结果不到5个月,就被消灭掉一二六旅3个多营,还有警备第二、第三旅大部,俘虏旅长张汉民以下官兵1400余名,红军发展到3700人,地方武装2000多人,建起了横跨鄂豫陕三省的根据地。
杨虎城又组织第二次“围剿”,结果他的警备一旅被全歼,毙伤敌团长以下300余人,俘敌旅长以下14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40挺,长短枪1600余支,还有大量军用物资。杨虎城所属十七路军,一共两个师3个警备旅,竟然被红二十五军打掉那么多,还敢再打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杀敌不如诛心!毛泽东只用了7个字
2024-11-22 09:39 宝塔山下制胜法宝 -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又有新发现 已辨认出19种原料材质
2024-10-21 22:12 考古 -
二里头文化是不是中国历史进入文明的“临门一脚”?
2024-09-15 10:21 -
突破16万公里!中国铁路塑造世界铁路新格局
2024-09-14 13:3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美国人借口拍照偷偷带走我国文物,重要物证首次披露
2024-09-11 21:06 考古 -
首次!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集中亮相
2024-09-08 17:33 考古 -
海外旅行使用它,或将面临重罚
2024-08-26 14:28 观出行 出行·纪录 -
朝鲜三池渊将向外国旅行者重新开放
2024-08-15 12:4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79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
2024-08-15 08:28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宁夏一村民驾驶铲车取土损毁宋代古城遗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相关推荐 -
“美国政府面临巨大挑战,整个战略被证明无效” 评论 48美国“TikTok难民”被一道中国菜征服了 评论 123果然,他们又黑:中国“偷”来的 评论 239特朗普威胁对台湾芯片加税,岛内紧急回应 评论 171“AI争霸赛已结束,结果出炉…” 评论 268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