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冠现场观察:中国记者眼中的特朗普记者会
关键字: 特朗普记者会特朗普CNN特朗普对华政策【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冠】
我参加过最混乱的政要记者会
面对同时举手的上百名记者,一时间,候任总统有点懵。特朗普定了定神,开始点名:“你来提问,不是你,是她,不对,是那个女的不是你,好的,你是下一个,但先让她问……”在“下一个”记者搞清状况之前,顺着特朗普手指的方向已有三人同时起身发问。只能容纳100人却涌进250名记者的发布间本来已无立锥之地,此刻显得更为嘈杂。
图/记者王冠、白帆
为特朗普胜选立下汗马功劳的竞选经理兼发言人、49岁金发美女的凯丽安·康威(Kellyane Conway)站在一旁和其他幕僚相谈甚欢,不知为何她和特朗普的新闻官斯派塞(Sean Spicer)没有规划一下现场提问,甚至没有安排工作人员递话筒。过去六年我常驻华盛顿,这是我参加过的组织最混乱的政要记者会,没有之一。
凯丽安·康威和其他幕僚相谈甚欢 图/记者王冠、白帆
我的身边还挤满了来自俄罗斯、日本、瑞典、英国、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同行,奋力地寻找提问的机会。特朗普还有一周正式登基且组阁完毕,我们都期待着他对外交政策有更清晰的阐述,尤其是对中美关系的定位有一个初步的表态。
图/记者王冠、白帆
结果整场发布会我们看到是2.0版的竞选人特朗普,排挤异见、激辩对手,只不过他曾经的对手希拉里已经谢幕退场,回到不远处的纽约别墅中颐养天年。听特朗普讲话,很容易让人想起英文里的一句话:it is either his way or no way (除了他自己别人都是错的)。
特朗普发布会95%的篇幅都是回应对他本人的质疑:否认俄情报机关手握其当年在莫斯科酒店招妓淫乱的“黑材料”、澄清民主党关于俄罗斯助其胜选的指控、攻击自由派左翼媒体、应对任人唯亲和政商不分的质疑……
攘外必先安内,特朗普这么多丑闻和争议,内政还没搞定,哪里顾得上外交和对华。
路天解读哈哈!我一直觉得川普对我们不好,可是对美国更加不好后来,大家都看到了特朗普是如何对待本国媒体的:大骂美国人气新闻网站Buzzfeed是“一堆破烂的垃圾”,让CNN记者 “闭嘴……你是假新闻……”,最后新闻官威胁把CNN记者扔出会场。
然而特朗普对待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媒体则更加“简单粗暴”:直接拒之门外。 在长达一年的竞选过程中,外媒,尤其是中国媒体的报道申请几乎一概被拒。很多人只能以特朗普支持者的身份混进现场,用手机拍摄采访,还常遭工作人员的警告。
胜选后的第一场全球记者会,人们期待着候任总统能对外国记者友好些。我们先后给特朗普团队写了5封邮件,态度诚恳、言词热切。详细告知了我所供职媒体在国内的受众和影响力,并悉心附上过去6年美国政治的报道经历和采访人物名单,经过艰难的交涉,终于成为被允许入内的两三家中国媒体之一。然而现场提问机会仍然只属于美国记者,唯一的例外是英国的BBC。
整场发布会下来,特朗普依然没有系统地阐述他对华的政策和思路。他一共提到了中国四次,一次夸赞了中国企业家马云,称相信(阿里巴巴)会帮助美国经济和就业。接下来两次拿中国为俄罗斯解套,称对美进行网络袭击的不仅是俄罗斯,还有中国。最后一次称中国利用贸易赤字抢走美国就业,老生常谈,槽点无数。
特朗普酝酿对华强硬动作
贸易壁垒、军事对峙、联俄制华。
这是目前华盛顿中美关系圈对特朗普对华政策的三大猜测。不少迹象显示这些猜测正在变成现实。
11月8日大选获胜至今,特朗普在推文、电视采访和公开演讲中提到中国20次:中国通过贸易顺差、放松环保监管等手段抢走美国就业10次,批评中国南海军事扩张和朝鲜政策5次,“一个中国”和台湾问题3次,中国黑客2次。
乍一看,这些表态似乎还停留在特朗普竞选时期精准政治营销的阶段(campaign/political messaging):正是俄亥俄、威斯康星、密歇根和宾夕法尼亚的“铁锈带”蓝领工人帮助特朗普获得了总统大选的胜利,如果没有这四个州,特朗普将以54张选举人票的劣势输给希拉里·克林顿;特朗普第二大核心支持者是军方,他获得来自美国军方的选举人票数是希拉里的2-3倍,鼓吹对华军事强硬自然是迎合了军界的诉求。然而,特朗普也正在用实际行动来酝酿这些强硬政策。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0“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25“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2“显然特朗普先退一步,虽尴尬但有用” 评论 77欧盟深吸一口气:这也太荒谬了 评论 24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