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残阳:那场大火,改变了无数个林郑月娥的命运
关键字: 香港特首选举林郑月娥林郑月娥下一任特首林郑月娥简历林郑月娥出生香港人蜗居公屋
4.公屋政策令一半以上港人受惠
时代的车轮,总是不停歇地向前发展的。
石硖尾第一代公屋,开启了香港大规模建设公屋的序幕。此后,香港政府还在大窝口、大坑东和李郑屋一带兴建徙置大厦,逐步安置灾民和迁移木屋区住户。至1974年,香港累计建成了25个徙置区,118万居民入住徙厦。与此同时,石硖尾公屋也进行了改造,两间合并成一间,并设置了单独的厨房与厕所。这一时期,很多公屋里出现了冰箱、电视等家用电器,居民们的生活条件逐渐得到改善。
1970年代,公屋生活有极大改善(笔者摄于美荷楼)
1972年石硖尾屋邨边的居民活动场所
在兴建徙厦的同时,香港政府于1957年开始兴建北角等廉租屋村。1961年,香港推行“政府廉租屋”计划,兴建西环邨、苏屋邨等多座廉租屋大厦,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但其租金较徙置屋要高很多。
1973年5月28日,香港房屋委员会成立,负责统一管理徙厦和廉租屋大厦。此后,香港政府先后陆续出台了“十年建屋计划”“夹心阶层住屋计划”和“租者置其屋计划”等一系列有关公屋建设计划,逐步形成了今日系统完备、保障有力的公屋系统。公屋政策,被认为是香港经济得以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香港成功故事的一部分。
目前,香港超过200万人居住在73万套公屋之中,占人口比超过三分之一。加之生活条件改善之后搬离出公屋的市民,累计享受过公屋福利的市民预计超过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就保证了在地少人多、寸土寸金的香港,虽然房价高企,但大部分低收入家庭都能够有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不容忽视的是,公屋的供应数量与低收入家庭的需求之间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排队轮候公屋的家庭往往耗费3年以上时间,才能获得一套住所。与此同时,还有数千名贫困人群居住在“笼屋”(又称“笼床”,即一间房屋内放置多个床位,每个床位用铁笼团团围住,住在里面的人被称为“笼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住在“劏房”(亦称“棺材房”,即把一间房子分割成多个小间,每户租住一间,租金相对大房要低廉很多)。这也是香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杰森·兰利镜头下的石硖尾公屋
5.林郑努力让更多香港人住得更好
从唐楼走出的林郑月娥,依靠优异的学习成绩,考进了香港大学,毕业后进入香港公务员队伍,服务社会长达37年之久。2007年,林郑从公务员转为问责官员,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成立的发展局局长。在其任内,曾经在2012年出席电台节目活动时表示,政府持续供应房屋用地的决心不容置疑,当年勾地表内有一半为新增土地,而政府目标为每年要有四万个公、私营单位新落成,这个任务不能回避。政府亦不会因市场对土地的承接力下降而减价卖地,不排除将土地交给房委会兴建公屋。在她坚定有力的推动下,香港公屋的供应量保持稳定增长。
2012年,林郑月娥升任政务司司长。在这一任期内,她面对着“公屋铅水”这一棘手问题。2015年7月起,香港部分公屋、居屋、私人屋苑、医院及教育机构被揭发食水含重金属量严重超标。此后,特区政府对部分公屋的水管进行更换,为部分民众安排验血,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
林郑与居民交流,了解他们生活情况
当年11月,林郑在立法会就公屋食水含铅超标事件作了一番情真意切、掷地有声的发言。她说:“我已经有胆承认我们的制度是有不足、不善之处,我亦努力督促所有部门要做跟进、善后的工作;我有胆指出今次事件被政治化这个现象;我有胆冒着被批评护短的风险,为我们尽心尽力的公务员讨回公道。”这一番讲话,令人对其“硬净”和“好打得”的行政风格,有了更深的体会和了解。
2017年3月,林郑当选新一任特首。相信在她的引领下,香港这艘巨轮一定能够破浪起航,驶向更加灿烂的新航程。而童年唐楼的经历,以及在政府多个岗位上的历练,让她对公屋政策有了更多的经验、认识和体会。相信在新一届政府任上,香港的公屋政策一定能够得以飞速发展,为破解大城市居住难题提供一个崭新的案例、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只愿林郑童年时的遭遇,在今日香港不再重演!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参考资料:梁美仪《家:香港公屋四十五年》、张帝庄《美荷楼记》、刘祖云、孙秀兰《香港公屋政策的历史沿革及其对内地的启示》、蔡利标《香港公屋政策及其启示》等。
- 原标题:王残阳:那场大火,改变了无数个林郑月娥的命运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