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卡马克之冠:中国白酒行业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一枝独秀”
但是,在行业哀鸿遍野的背景下,有一个品类却逆市增长,那就是——酱香型白酒。
在白酒圈子内有一个流传了有些年头的词——“酱香热”,用来形容近些年来酱香型白酒产能扩张、消费增长和产值飙升的经济现象。
国内比较著名的以酱香型白酒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厂牌有贵州省的茅台、习酒、珍酒、金沙,四川省的郎酒、潭酒、今良造,湖南的武陵酒,广西的丹泉,广东的飞霞液,河北的磁州酒,山东的云门陈酿,等等。其中,茅台、郎酒、习酒,是酱香型白酒企业产销规模排名前三的头部企业。
自2015年之后,在几个头部的带头下,酱香型白酒的生产经营进行了一轮产能大扩张——其扩张力度之大,已不是增长几倍的问题,而是数字背后加几个零的问题。
特别是酱香型白酒中优质品类的代表,即所谓大曲坤沙酱香型白酒,在2015年之前,茅台、郎酒、习酒三家的产能加起来,规模大致在10万吨左右;经过多年扩张,这一数据如今已翻倍,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而在这三家头部企业之外,大曲坤沙酱香型白酒的产能扩张只能用“癫狂”来形容——在2015年之前,其它企业的产能规模总计也就几千吨,而经过这几年的疯狂扩产,总产能少说也在70万吨以上。
很多以往用碎沙法、翻沙法、麸曲法生产酱香型白酒,甚至以往根本就不是以酱香型为主打产品,而是主要生产浓香、清香、兼香、董香的白酒企业,也纷纷转产大曲坤沙酱香型白酒。因此有较为宽松的估计甚至认为,如果把未投产的闲置产能和正在逐步入局的新建产能也一并计算在内,总产能规模恐怕超过百万吨。
这还是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字,至于那些数不清的小厂小社小作坊,比如茅台镇那上千家的大小酒企,那些人人都声称自己是茅台的八辈祖宗或者某某大师从茅台退休后出来自创的那些鸡零狗碎真假不明的产量,就更是多到无法统计了。
·攫取存量
国内价位段在单瓶500毫升500元以上的高端优质白酒的终端销售规模一直非常有限,长期徘徊在10万吨左右,且逐年走低,其中就算是产销比较旺盛的2016年也没有超过15万吨。而且要注意,这是把中国白酒的12大香型全部包含在内的总销量,如果具体到酱香型,那数字最乐观估计恐怕也就4万吨左右——因为浓香型始终牢牢占据着中国白酒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
以10万吨为计量单位,且产量日益飙升的产能,涌入3到5万吨的市场,按理来说应该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下滑的情况。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
伴随着讲究热,中国白酒企业出现了类似于房地产企业在2015年棚改货币化之后涨价去库存的局面——价格和利润率不仅没有下跌,反而跟着产量一路飞涨,不光500毫升单价在50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涨价,乃至于价格在二、三百元乃至百元级别左右的中端产品也纷纷涨价。比如在笔者看来品质相当一般的茅台王子酒的价格,就从几十元涨到了上百元,一度还接近200元。
这种产能和售价一起飞升的局面,导致的结果就是酱香型白酒在行业遇冷的大背景下逆势上涨,中国白酒企业销量排名前十的厂牌只有茅台、习酒、郎酒三家是酱香型白酒企业,却贡献了前十名酒企接近一半的销售额,其中茅台销售额突破千亿,郎酒和习酒则双双突破200亿大关。
经过多年膨胀,酱香型白酒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一跃甩开清香型,成为仅次于浓香的白酒老二。而且,酱香型白酒在12大香型白酒中是唯一一个还有增长性的品类——其它香型要么是增长已经到头,比如浓香型,要么是太过小众,比如董香型、凤香型、老白干香型,要么是地域色彩过于明显,很难在全国打开市场,比如豉香型和特香型。
哪里有肉,哪里就有苍蝇;哪里有血腥味,哪里就有鲨鱼。酱香型白酒的增长潜力吸引了大批在日益萎缩的白酒市场走投无路的资本。
比如,很多原本做基酒的企业开始投身市场做自己的品牌(如潭酒、今良造);一些本来早已破产消亡多年的品牌(如一些经营不善的53优和一些省级名酒)又借尸还魂;一些以前压根不做酱酒的品牌也开始宣传自己有几十年的老酒和年份酒,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提前掌握了时间旅行技术;一些乱七八糟的场外游资和投机分子则拿着各种真真假假的三无产品开始浑水摸鱼。
“屌茅”酒已被立案调查(图/“知识库”)
甚至还有某些地方国企,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极其不自重,居然也学着那些卖保健品的网红卖的三无产品一样,拿着香精勾兑食用酒精的劣质产品,打着传统国企的名头招摇撞骗,卖弄情怀,透支公信力,而对消费者的不满和抱怨动辄投诉举报、封号删帖,吃相极其不雅。
·尾声
这种状况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所谓酱香型白酒的逆势增长,本质上是各大酒企围猎残存市场空间的表现形式,等存粮吃完了,还能去吃谁呢?
在笔者看来,老牌大厂与其绞尽脑汁去搞这些无厘头混搭,不如尊重一下市场规律,改善一下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问题,对计划经济残余严重的经销商制度做一下改革,整治一下部分头部白酒产品金融衍生品化的问题,尽快实现产业转型,设法开拓海外市场,缩减资产负债表,减少产能包袱,降价出售,缓解库存压力。这些,才是真正的长远之道。
另外,市场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有关部门要有所作为,不能放任市场乱象继续延续下去。诸如“屌茅”一类的玩意不是第一天出现了,而有关部门对此的监管作为一直极其有限,以至于某些三无产品和劣质产品居然也能明目张胆地给自己的产品标上国标优级乃至绿色食品标和纯粮固态标。
对于此类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若再无更积极的作为,无疑有损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托卡马克之冠:中国白酒行业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陕西两市为多名干部澄清正名
2023-09-09 08:30 基层治理 -
知名火锅店羊肉卷掺鸭肉,被立案调查
2023-09-08 22:27 -
证监会:不断完善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2023-09-08 20:45 观网财经-金融 -
甘肃临洮警方:有人受境外诈骗分子指挥,趁借手机盗取电话卡
2023-09-08 20:09 打击网络诈骗 -
网民反映污水排入黄河,兰州:确有其事
2023-09-08 19:40 -
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2023-09-08 19:08 -
高压气体喷出事故10死3伤,鄂尔多斯通报最新情况
2023-09-08 17:55 安全生产 -
法院警车刮擦车辆后肇事逃逸?官方通报
2023-09-08 17:36 -
宋涛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2023-09-08 16:27 两岸关系 -
未再“激增”,8月中国内地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
2023-09-08 16:13 -
蜀道投资集团董事长唐勇、总工程师陈其学被查
2023-09-08 15:28 廉政风暴 -
被老师打破头骨女孩已清醒,家属被告知当天监控无法调取
2023-09-08 15:06 -
持续暴雨致110人受伤,香港:极端情况维持至今晚12时
2023-09-08 15:04 极端天气 -
河南一校长回应老师疑强制学生订奶:自愿原则,老师措辞不准
2023-09-08 14:49 -
15岁男生刺死同学被判14年赔五万,受害者家属将抗诉
2023-09-08 13:29 -
重拳再出击!1207名缅北电诈嫌犯移交我方
2023-09-08 11:22 依法治国 -
辽宁1806名干部受到不实举报,已澄清正名
2023-09-08 10:45 -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压气体喷出事故已致10死3伤
2023-09-08 10:30 安全生产 -
上海两项指标为全球城市第一
2023-09-08 10:17 -
网约车平台下调抽成比例,有司机称收入不升反降
2023-09-08 09:07
相关推荐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30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87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118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65最新闻 Hot
-
“没有好消息,但他是靠经济议程当选的,那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