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轩:在中美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金融支持创新该如何发力?
最后更新: 2024-10-23 16:18:15【导读】 编者按:本文根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教授近期的演讲整理,经作者审核并授权观察者网发布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田轩 整理:郑乐欢】
一、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天的主题涉及一个很重要的词叫新质生产力,这是去年9月份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刚提出来的时候,很多的政策决策者、学术界和业界人士都在讨论,到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直到今年1月31号,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总书记有一个非常详细、全面的对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其中包括“三高”特征(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两个摆脱”(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三个核心要素(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等。
总书记的讲话中还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去很多地方调研也确实发现这一点很重要,举个例子:
新疆发展新能源、光伏,因为新疆太阳能资源很丰富;贵州的省会是贵阳,古代叫“阳贵”,因为这个地方“天无三日晴”,如果贵阳也在搞新能源、光伏,那显然就是没有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力了。因此,我们看到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也再一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国内外因素
为什么要提新质生产力?
一个是国内因素,我们的经济增长已经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
中国的GDP发展趋势,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以2010年为界,在2010年之前,中国的GDP如果用一条线来拟合的话,基本上是一条向上的曲线。快的时候增速达到将近15%,慢的时候也只有3%或4%,但是总体上在1978年到2010年这32年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是9.8%,将近10%。
如果我们以1978年为起点,到2010年我们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32年里确实可以说这是世界的经济奇迹。
第二,从2010年以后,如果再用一条曲线来拟合,就是一条向下的曲线。换句话说,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甚至未来会向中速增长。
作者提供
今年两会给定的增长目标是5%左右,大家知道上半年我们经济增长5%,很快要公布第三季度的数据,但第三季度数据喜忧参半,全年如果要保持在5%左右,可能不是特别容易。
我们国家经济的长期压力,实际上也在倒逼我们转变增长模式,要想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就要发展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我想讲的国内原因。
另一个因素就是国际大环境下中国和美国的战略竞争。
中国的GDP过去曾经长期在美国的10%以下,别看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达到两位数,那是因为我们那时候总的经济体量很小,所以我们涨10%可能比美国的经济涨1%的绝对量还要小。
真正让这个对比发生转变的,是在2001年以后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正式融入全球化,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和竞争。
大家知道我们在2010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我们和美国实际上就形成了所谓的领先国和追赶国的关系,在历史上这种关系不可避免会面临“修昔底德陷阱”。
我们的GDP在2019年的时候超过了美国GDP的60%,到2021年的时候,我们接近了它的80%。从2018年特朗普开始对中国开打贸易战,然后到科技战、人才战、金融战,包括后来拜登政府的“小院高墙”等等,以美国为首的美西方对于中国展开全面打压,中美竞争实际上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了。
我举这些例子就想指出,我们的外部环境出现了本质上的变化。因为中国对于美国的赶超已经进入到了不可逆的阶段,所以美国才会全面打压。
我们现在所处的全球产业链分工布局的位置其实并不是很好,我们的价值链上游程度只有0.01,远低于美国的0.29。
价值链上游程度是什么意思?这代表着关键的零部件和技术的掌握程度。意味着我们在一些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上还受制于其他国家,所以这是我们现在要提高科技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中国的科技创新确实在过去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比如说我们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准时、便捷还舒适,这是很了不起的。
我们取得的这么多伟大的创新成果,和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高度相关的。
如果我们以专利的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创新国家。
作者提供
我们在2023年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超过世界的50%,我们一个国家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比剩下200多个国家的总和还多。
我们中国的专利已经很多了,但是我们的专利质量还有很多问题。我觉得几年前的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给我们很大的刺激。中兴一个营收千亿级的企业,美国人打一个响指立刻就进入休息状态了,华为也是海外市场受到很大损失。
这说明很多核心技术其实并没有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还是要做科技创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中、美市场双双受挫,星巴克暂缓发布业绩指引
2024-10-23 16:12 观网财经-消费 -
49人患病1人死亡,美国多地麦当劳报告大肠杆菌感染
2024-10-23 16:12 观网财经-海外 -
双11战火烧到海外:速卖通百亿补贴,荣耀、小米已加入
2024-10-23 16:11 观网财经-海外 -
商务部:对这些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2024-10-23 16:09 观网财经-海外 -
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24-10-23 15:57 上海观察 -
阿斯麦CEO:美国对华施压,与国家安全关系不大
2024-10-23 15:40 观网财经-海外 -
美商务部:拟部分撤消中国光伏电池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2024-10-23 14:05 观网财经-海外 -
特斯拉在列!我国正式启动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试点
2024-10-23 14:05 -
库克回应苹果AI何时入华
2024-10-23 12:06 观网财经-科创 -
黄仁勋:已将AI应用于芯片设计
2024-10-23 11:46 观网财经-科创 -
高通回应Arm取消许可传闻:强行压迫合作伙伴
2024-10-23 11:35 观网财经-海外 -
IMF: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下行风险仍在增加
2024-10-22 22:45 美国经济 -
因主承销商被暂停债券承销业务,中信证券60亿元债券取消发行
2024-10-22 21:26 金融观察 -
打破核心技术垄断,“纯血鸿蒙”正式发布
2024-10-22 20:52 观网财经-科创 -
从“枷锁”到动能,中国走出的最短距离是十年
2024-10-22 18:47 减排史诗 -
融资近3亿美元,滴滴明年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
2024-10-22 18:09 -
“如果你只是简单地发明了一项技术,并不会自动带来需求”
2024-10-22 18:01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2025年我国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2024-10-22 17:12 -
“美国现在为什么制造业回不去?根本没有劳动力”
2024-10-22 16:52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A股三大指数震荡上涨,北证50指数跌超7%
2024-10-22 15:41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