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吉坷德:告别美国,正成为国际秩序中的一场革命
最后更新: 2022-09-07 10:10:15【导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吉坷德”。观察者网已获作者授权,部分内容略作修改。
【文/谭吉坷德】
告别美国正在成为国际秩序中的一场革命,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如同黄昏中的最后一抹晚霞,逐渐黯淡。
在俄乌战争的炮声中,全球化最后的一点体面已经荡然无存,告别美国的队伍露出了显而易见的身躯,更多的挑战者出人意料地亮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是国际政治势力的一场大洗牌,决定着原有的世界秩序能否赓续,也决定着很多国家的命运,更关乎人类的未来。
暴风雨真的来了,人类文明正面临着一个血色的临界点。
一、美国埋葬全球化,世界寻找新规则体系
美国的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措施摧毁了原有的国际贸易秩序,由多边主义走回国家干预主义,使逆全球化理念成为了美国的上层建筑。
全球化作为美国主导的一项世界公共产品,它所支持的规则及其附着的价值观的凋敝,凸显出来的是美国及西方势力信心的衰落。
在美国的带动下,全球主要国家都身不由己地走进了逆全球化。所有的大国都在搞贸易保护,通往自由贸易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栏杆拒马,曾经光鲜亮丽的全球化今日只剩下了一副躯壳。
中国替美国扛起了全球化的大旗,力撑多边贸易体系。这使得全球化这个“超级全球秩序”变得很可笑,也具有相当的讽刺性。
近日“统一的国内大市场”说明中国也已经被动地做出了选择,不再帮助资本世界维持体面。这标志着全球化的终结和现存体系的最后破裂。
华尔街的利益不等于美国利益但却能够左右美国,今天的美国无法给世界贡献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抛弃了全球化就是想让这个世界比美国更烂,一向宣称肩负着拯救世界神圣使命的“山巅之城”最终摧毁了自己的道德形象和政治权威。
美国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躺着吃了几十年的红利之后,自身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他们也知道单边主义是一杯苦酒,却也不得不饮鸩止渴。至于这种做法对美国的世界影响力会带来什么伤害,他们似乎对这个问题不再感兴趣。
今天的中国和美国,都把精力和注意力倾注在了下一代的经济引擎上,如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等。美国关闭了全球化的大门,就是要限制中国的崛起,提防中国第一个跑到终点。美国可以乐见中国比自己更烂,但绝不会允许中国比自己更好。
当美国带领西方世界,把那些自由民主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最后的遮羞布全部揭下来的时候,标志着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自由市场进程已经全面崩溃,全球化由结构性衰败走向了彻底的死亡,人类正在返回蒙昧。
几十年来,全球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所有的世界格局。美国埋葬了全球化,世界走向丛林化已经不可逆转,丛林法则正在成为终极法则。
美国不再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也不允许别人来提供。自由开放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类将在资源和生存权利的竞争中,不断地走向对立和对抗。
全球化死了,世界走上了寻找新规则体系的道路。是用和平的方式还是暴力的方式结束这一探索,这是所有人都在关注的问题。
二、中国为什么要搞统一的大市场
中国“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贸易是一种依附型的经济结构。曾经的“中美国”使中国在经济上看起来不像是一个独立国家,而是与美国在生产消费上不可分割又处于从属地位的经济体。
正是这种经济结构,使得美国及其伙伴能够顺利地瓜分中国的市场,控制中国的主导产业并获得大部分利润,将中国实实在在的财富置换成抽象的绿色的美元符号。
这种经济体可以让美国合法地转移中国财富,使美国整个国家最终成为地球村顶端的食利阶层。
中国“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就是要修正这种依附型经济的扭曲,把内部市场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激发和培育国内市场潜力和社会消费能力。从资本“与君王共治天下”转移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构建一个高效内需的大循环体系。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2008年的“出口转内需”到“以内循环为主”再到今天的统一大市场,脉络十分清晰。有一个特征是,外部环境越复杂越糟糕,这项工作步子就迈得越大。
“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就是构建一个消费力量强大的国内市场取代中国人生产、美国人消费的经济殖民化模式。目的就是应对已经出现并且会越来越严重的危机。这个危机就是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的联合绞杀。
这是一项“被动”的政策,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就是要在几十年“出口导向”的经济转型之后迎来一次全新的经济再转型。这也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需要培育出一个庞大的、充满活力的消费主体;需要让数量惊人的低收入人群不但有消费的动力,更要有消费的能力。
事实证明,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却得到了一个并不理想的经济结构。这个问题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反思,但是留下了一个大讨论的课题。
外部环境急剧恶劣,全球化名存实亡,贸易冲突愈演愈烈,西方技术封锁、贸易限制、经济制裁日甚一日。在外部循环难以消耗掉巨大产能的背景下,这是一条不得不走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乌战争的敏感时刻,这项一直“埋头苦干”的国家战略高调官宣背后的政治考量是什么,在释放什么信号,要表明什么态度。
基辛格曾经呼吁,中美应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否则一战悲剧将会重演。他一直威胁中国不要步子迈得太大,同时也告诫美国吃相不要太难看。
中美没有共同建立基辛格口中的新国际秩序的基础,因为不要说中国这样的大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自己拼命地生产劳动,而别人却开着印刷机躺着赚钱。
中国“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正是以国家安全为目标,为了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选择的战略突围方案。因为中国的体量巨大,毫无疑问,这种国家战略一定会促成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构造出世界经济的新秩序。当然,这个新秩序会令美国老爷很不开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泸定地震向中方致慰问电
2022-09-07 09:44 中日关系 -
拉夫罗夫:西方没有履行承诺
2022-09-07 09:22 俄罗斯之声 -
特拉斯任命英国新内阁,“四大要职” 首次无白人男性
2022-09-07 08:39 不列颠 -
刚上台,特拉斯马上和拜登通电话
2022-09-07 08:22 不列颠 -
埃尔多安:欧洲能源危机是“自食其果”
2022-09-07 08:11 -
安理会审议乌克兰核设施安全问题,中方:应从根源上消除风险
2022-09-07 07:57 -
美国新增感染110687例、死亡577例
2022-09-07 07:11 美国一梦 -
外交部:中美在网络领域的既有共识已发生颠覆性变化
2022-09-07 07:04 中美关系 -
“俄军在扎波罗热核电站是为了保护核电站安全”
2022-09-07 06:51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兴奋宣布:我是第一个
2022-09-07 06:49 不列颠 -
在菲中国公民遭绑架勒索传闻增多,中使馆向菲执法部门提出交涉
2022-09-07 06:44 打击网络诈骗 -
宁德时代项目启动,匈外长:批评匈中合作的是嫉妒
2022-09-06 23:31 -
“澳政府直接干涉我国内政”
2022-09-06 23:12 -
限制巴人口增长?以色列:外国人在约旦河西岸与巴勒斯坦人恋爱得上报
2022-09-06 23:11 -
普京签令:允许俄企收购“不友好国家”公司股份
2022-09-06 22:43 俄罗斯之声 -
是否计划正式致贺特拉斯当选英国首相?外交部回应
2022-09-06 21:38 中国外交 -
印度医生剖腹产 见胎儿还小又缝上了…
2022-09-06 21:37 -
“控制好了困难5年,不好就10年”
2022-09-06 21:08 欧洲乱局 -
普京现场观看“东方-2022”军演
2022-09-06 20:51 俄罗斯之声 -
她来了、他走了,英国"第一猫":心疼女王
2022-09-06 20:22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9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1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