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涯:无现金社会 金融还会嫌贫爱富吗?
关键字: 金融【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唐涯】
我们生活在一个金融主宰的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时刻需要支付,结婚买房需要贷款、你要为孩子买教育基金、为父母考虑养老保险,为储蓄找到更安全的投资渠道,寻求更高的回报率,金融已经贯穿着每个家庭、个体生活的几乎所有场景。对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金融是柴米油盐,也是教育、养老、财富、自由和安全。
最近两年以来,大家更感到金融+互联网科技以一种不可以思议的速度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北上深杭这样的城市里,无现金社会不再是传说——一个手机将我们的衣食行,娱乐社交,投资理财全部打通——金融开始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词语频繁的联系在一起,“科技金融,或者金融科技(TechFin, or Fintech)”成了最时髦的词语。
我们模糊的感到自己的生活正在被“科技+金融”的时代解构和重塑,但是未来并不清晰。在科技的时代里,金融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
金融的本质
谈到金融,很多人,包括我们做金融的人,头脑里反应出来的第一个词语是什么?
是"金钱”。炒股,各种金融投机交易,上市,VC、PE,暴富,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是大部分人关于金融的固有影像——离钱最近的行业,让人羡慕,又让人觉得浮华。
《华尔街之狼》剧照
然而究竟什么是“金融的本质”?作为一个舶来的词语,Finance(金融)的词根FIN来自拉丁语——finish——表示结束和终结,然后慢慢的引申成债务的终结。就像十四世纪的著名英国诗人乔叟诗中所说的,“death is my finance”(死亡是我的终结),Finance具有一种宗教上的,终级的意义。
生命就像债务,死亡和债务终结之间具有某种类似的特质。因此,从一开始,“金融”考虑的就是和生命最接近的问题:时间的跨期和不确定性。
比如说,为什么古代的人们要“养儿防老”?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对于很多一辈子勉强温饱的农民来说,家庭的投资储蓄基本上就是以“子女”的形式存在的,“养儿防老”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行为,是上一代人进行价值的“跨期转移安排”,类似今天的养老保险合同。
而孝顺则类似维持合同执行的制度安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隐性的金融安排是帮助人类社会繁衍生生不息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在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一些金融工具被创造出来。欧洲的城邦国家征战中,国债发行和流通顺畅的国家有充沛资金支持,更容易取得胜利。而地理大发现之后,股票帮助欧洲各国开拓远洋贸易航线,赚取丰厚利润,在此之后,为了解决投资人的流动性问题,又产生了专门交易这些金融合同的场所,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机制设计。
随着股票、债券、基金这些金融工具的应用,人们发现,使用这些标准化的、显性的金融合同可以实现了更广泛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极大的拓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能力和范围。
渐渐的,标准化的现代金融市场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几乎所有环节,演化出各种复杂的产业生态,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复杂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标准化的金融工具,股债,保险,基金,个人得以更好的“未雨绸缪”,从而拥有了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更多自主权。
所以,金融的本质是突破人类社会面临的约束条件,帮助我们在不确定性的未来中追求更大程度的自由。这是金融的初心。
标签 金融机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评论 79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评论 40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评论 111对马斯克的首个实质性反制,来了 评论 134“上演发癫闹剧的美国,正给中国让路” 评论 90最新闻 Hot
-
“中国又反击了,欧洲认清现实:无牌可打”
-
金砖声明不点名批美国,“G7不再主导世界”
-
法国直呼“整个行业有救了”,还想要更多…
-
印度慌了:正与中国接触,“问题比目前显现出的更严重”
-
“澳总理下周访华,有个重要任务”
-
“课上中国学生反问:没有信任,为何还要续约?”
-
“谁敢和金砖国家‘反美’,关税再加10%”
-
贝森特也威胁上了:赶紧谈,否则...
-
巴西:中国拟解除进口限制
-
被特朗普长文炮轰后,马斯克用《沙丘》名句回怼
-
马斯克回怼贝森特:索罗斯的傀儡,连数学都不会
-
“阵风”不好卖了,法国竟赖上中国
-
日铁飘了,还叫板中企
-
特朗普破大防:荒唐!马斯克玩玩得了
-
马斯克花了12年在得州赢了,这次“美国党”能吗?
-
“日本将首次向菲律宾出口二手护卫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