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永年、刘振民等:南海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有多大?
编者按: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27日举行,本届分论坛以“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为主题,围绕南海区域秩序构建、“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议题深入交流研讨。
在提问环节,数位参会嘉宾就“南海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观察者网整理成文,供各位读者参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郑永年:
关于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从历史角度来看,无论是南海问题还是台湾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已经具备充足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来解决问题的国家,却始终保持克制,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的冲突是因为一条船,那么如果用美国或俄罗斯的方法,问题肯定早就解决了。只是中国文明与西方的扩张性文明或俄罗斯的方式不同,我们更倾向于尽量克制自己、不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中国有一些核心利益,我们的做法是既要遏制其他国家对中国核心利益的侵犯,同时也在克制自己,不要让冲突升级。所以我的猜想就是:南海问题总体上可以保持和平,但这种和平是有底线的。这也凸显了双边和多边对话机制的重要性。
印尼外交部东盟总司长、东盟事务高官 西达托·礼萨·苏约迪普罗:
东盟的中心性体现在多个维度。首先,在地理和机构层面,东盟的机制具有包容性,确保各方都能参与。经济上,东盟是中国第一大、日本第二大、美国第四大、欧盟第六大贸易伙伴。外交方面,东盟会议已成为联合国之外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平台——相较于欧盟会议缺席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东盟机制却能汇聚各方参与。这种中心性在东南亚和中国海域议题上尤为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各方已通过双边渠道积极解决争端,多位高级官员在会晤中均强调维护南海稳定的重要性。
关于稳定性共识,尽管东盟内部非常多元,部分国家甚至不是南海沿岸国,但地区稳定符合所有成员利益。例如,2023年我们四个部长发布一份声明,不仅关注包括南海问题在内的海上问题,还倡导中美开展高级别对话。东盟内部有很多不同的元素,因此它能提供一些更全面的见解。
当然,东盟也需要为区域稳定注入更多活力并承担更大责任。值得强调的是,虽然所有合作伙伴都表态支持东盟的中心作用,但这种支持本质上源于各国认识到:维护东盟的中心地位符合其自身利益。
越南外交学院高级顾问、前院长 阮武松:
我觉得要看情况。如果我们谈论的是东盟成员国,我们可以百分百确定成员之间不会发生任何敌对、战争或冲突,因为东盟有专门的机制来管理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这方面您可以放心。
至于东盟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涉及南海争端的声索国,目前来看,我觉得可以排除公开的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但我们仍需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比如误判、误解对方意图,或者对某些事件管理不当。因此,相应的危机管理措施必须进一步加强。刚才有人提到南海地区的冲突未造成人员死亡,但实际上,渔民在冲突中曾有伤亡。
与此同时,大国关系也影响着南海问题的演变。虽然美国跟中国打仗的可能性非常小,但误判的风险依然存在,这些因素都需要纳入考量。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刘振民:
关于军事介入和冲突的问题,我认为这取决于本地区国家的能力。如果我们加强合作,就能避免冲突,同时也能防止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这正是我强调要吸取乌克兰冲突教训的原因——只有本地区国家珍惜并维护自身的和平,才能真正实现地区的稳定;相反,要是依赖某个大国的保护,那么风险就始终存在。每个东盟国家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历史上已经有过惨痛的教训,例如越南战争持续多年,美国和法国都曾侵占越南,这正是域外势力干预东南亚带来的后果。
关于中国与东盟如何处理南海问题,我们已经通过多年实践形成了有效的“双轨思路”。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东盟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相关声索国应通过谈判解决争议,相关分歧应由当事国之间协商解决。这点要坚持下去,我们的相关政策也始终没有变。
印尼外交政策协会主席及创始人、印尼前副外长 迪诺·帕迪·贾拉尔:
在评估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时,我们必须保持务实的态度。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而菲律宾的海军预算高于其陆军和空军预算。此外,南海地区有数百名中国海警巡逻,同时也存在大量规则不清晰的“灰色区域”。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东盟和中国需要认真务实地设想哪些地方可能出问题,以及届时该如何应对。我们可以利用两军之间的沟通渠道以及现有的多边机制,例如东盟防长扩大会(ADMM)等,来加强管控。我们应当讨论各种可能性,关键是不能自满。虽然我并不认为南海会爆发战争,但情况恶化的可能性也是非常高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南海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有多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仰光,为首支抵达的国际救援队
2025-03-29 09:11 地震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2025-03-29 08:54 美国一梦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2025-03-29 08:47 -
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出征赴缅
2025-03-29 08:22 地震 -
一中资企业遭抢劫致1死1伤,我使馆向赞比亚警察总监提出交涉
2025-03-29 07:53 -
外交部:尚未收到中国公民在缅甸地震中死亡报告
2025-03-29 07:07 地震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2025-03-28 23:3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2025-03-28 22:34 俄罗斯之声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2025-03-28 22:2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2025-03-28 21:58 中美关系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2025-03-28 21:01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2025-03-28 20:53 -
“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
2025-03-28 19:23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2025-03-28 18:39 地震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2025-03-28 17:08 -
缅甸强震现场画面曝光,泰国曼谷进入紧急状态
2025-03-28 16:10 地震 -
就因为一篇“反以”文章,留美学生光天化日被蒙面警察带走
2025-03-28 15:41 巴以恩仇录 -
王毅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
2025-03-28 15:15 中俄关系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2025-03-28 15:04 乌克兰之殇 -
缅甸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
2025-03-28 14:41 地震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