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迦陵:“两国方案”在巴以内部还有多大市场?
然而初始的奉献心念有多强,未来的悔恨厌弃便有多深。
1970年代起,屡战屡败的挫折耗尽了人们对“阿拉伯人大团结”的信仰,不仅埃及与约旦于1979年、1994年先后与以色列建交,各国亦不愿再为巴勒斯坦大动干戈,有志之士仅能团结在“泛伊斯兰主义”的旗帜下,盼以宗教这把穿云箭,为反犹太复国主义阵营添柴加火,故1980年代起,反以主力成了穆兄会、哈马斯等激进伊斯兰组织。
然而这般挣扎,终究没能扭转乾坤。巴勒斯坦建国事业渐成“烫手山芋”,各国虽愿在某些场合“演示”感人兄弟情,从集体谴责到演讲力挺等不一而足,若论及实际行动,便往往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当年西方强制扶持以色列于中东建国,一来是为培养战略跳板,二来是为遮掩二战中,各国皆在一定程度上响应纳粹反犹屠杀的罪恶,因此满足犹太人的建国要求势在必行,却也注定了往后的尸山血海无可避免,且一切成本全由中东各国承担。
如今的世界,乃是主权国家与民族主义当道的年代,“约旦人”、“阿联酋人”、“巴林人”、“苏丹人”、“摩洛哥人”等,亦会将国族身分视作高于“阿拉伯人”的存在,并为国家利益而同以色列建交。
面对巴以近年次次冲突,外界对阿拉伯各国的谴责从未停下,然而除却以“冷漠”、“缺乏民族情感”等字词口诛笔伐外,人们或许也该反思,各国对巴勒斯坦曾经的情义相挺,乃是“泛阿拉伯主义”年代下的特殊产物,如今时移世易,外界仍徒以过往情怀苛责今人,不啻又是另一种事不关己、自我投射的冷漠。
自中东经历了从泛民族主义,到国族主义的精神变迁起,巴勒斯坦议题的边缘化,便注定会是种无奈的历史必然。
“两国方案”已是巴勒斯坦现状
而巴以冲突的第二层困境、亦是外界最常忽略的,便是“两国方案”的窒碍难行。简言之,以色列当今舆论已少有此般空间,巴勒斯坦更是已在内部实现了“两国方案”。
综观以色列政坛,左右光谱约有两大分断依据,一是对巴以冲突的立场,二是对以色列国体的想象。在前者的场域中,左派向来主张两国方案、两大民族的和平共存,右派则力主持续推进军事占领、对巴勒斯坦强硬、反对和谈等。
而在后者的舆论样态中,左派向来主张维持以色列的世俗路线,右派则坚持保留犹太教的信仰规范。
回顾1990年代的以色列,乃是工党等左翼政党的天下,社会舆论也普遍同情巴勒斯坦人,故而能有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巴以和谈备受期待,“两国方案”亦在讨论议程上。
奥斯陆协议在白宫签署。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然而2000年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义爆发后,诸多无辜平民受害,巴以和谈的舆论市场大为流失,工党等左翼阵营亦逐渐泡沫化,各界普遍期待强硬的右翼政府,能以相对高压政策,保护以色列的国家安全。
内塔尼亚胡从而重返政坛,并从2009年担任总理至今。在其治理下,以色列内阁号称“有史以来最右”,不仅持续开辟定居点,更频频压缩巴勒斯坦人生存空间,引爆此次斋月冲突的“谢赫·贾拉定居点争议”,便是此般脉络下的产物。
如此蛮横行为若发生在1990年代,或许还会招致以色列左翼指责,表示“撤出占领地才能保障国民安全”;但在今日右翼氛围弥漫的以色列社会,“并吞等于安全”的逻辑,才是多数的政治正确,要将“两国方案”提上议程,无异缘木求鱼。
而在巴勒斯坦一方,“两国方案”看似是最佳解,却也无异于天方夜谭。原因便在,巴勒斯坦并非外界想象的、深怀民族团结独立意识的的统一实体。
当今各国承认的,是法塔赫(巴解中最大派别)主导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其由阿拉法特一手创立,代表海外、世俗的巴勒斯坦独立势力,然而实际控制加沙的,却是于1987年成立,代表本土、伊斯兰路线的哈马斯,即此次斋月冲突的当事方之一。
在是否承认以色列上,哈马斯立场相对激进,不愿同法塔赫一般承认以色列,故其反对“两国方案”,欲行只有巴勒斯坦一国的“一国方案”;而在行事手段上,法塔赫近年多是谈判至上,哈马斯则主张武装斗争,因此出现了斋月冲突中,对以色列的火箭袭击。
以色列右翼之所以认为“并吞即是安全”,有一原因便来自“巴勒斯坦的说话不算话”,就算与法塔赫主导的政府签署和平协议,也挡不住天外飞来的哈马斯火箭。
眼下的斋月冲突,在阿拉伯各国无心支持、哈马斯要求停战的背景下,应该不至于演变为全面战争,更大概率是重复过往巴以加沙战争的模式:在国际频频劝阻下,以色列结束空袭,但巴勒斯坦平民付出惨痛代价,而冲突将在几年后再起。
两名巴勒斯坦男子在加沙城查看以军空袭造成的破坏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要深入解决巴以冲突的困局,有赖各方智慧与耐心,当下的首要缓解之法,应以发展经济、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就业率等方式,降低国家的武装失控程度,这样才有望和解到来的那一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
“对付中国需要‘新工具’”
2021-05-14 11:01 中美关系 -
日媒民调59%人士希望取消东奥 国际奥委会:继续举办
2021-05-14 10:59 东京奥运会 -
香港美国商会称“42%受访会员欲离港”,港府、外交部驳斥
2021-05-14 10:59 香港 -
拜登:对美“输油大动脉”攻击来自俄罗斯,但与普京无关
2021-05-14 10:21 美国经济 -
手伸太长,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要写入“台湾稳定”
2021-05-14 10:05 日本 -
以军方:地面和空中部队已开始进攻加沙地带,但尚未越境
2021-05-14 09:59 巴以恩仇录 -
遭袭当天,美国最大燃油管道商就向黑客付赎金500万美元
2021-05-14 09:41 美国经济 -
日本发生6.0级地震,震中位于福岛沿海
2021-05-14 08:28 -
普京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2021-05-14 07:48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新增确诊36860例、死亡799例
2021-05-14 06: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7年来最大冲突!除了千枚火箭弹,以色列还要防"内战"
2021-05-13 23:34 巴以恩仇录 -
中国军队向埃塞俄比亚军队提供新冠疫苗
2021-05-13 22: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时薪1美元、被监视……200多名印度工人在美遭强迫劳动
2021-05-13 21:25 印度惊奇 -
以军方:正考虑开展地面行动
2021-05-13 20:54 巴以恩仇录 -
新西兰总理:考虑率贸易代表团访华
2021-05-13 19:19 -
为攻击中国,又咬上福奇
2021-05-13 18:44 美国政治 -
开斋节燃放鞭炮,印尼4人被炸身亡
2021-05-13 18:22 -
基里巴斯:中国帮助升级南太平洋机场仅供民用
2021-05-13 17:38 -
吐口水、互殴……美国民众为抢燃油打起来了
2021-05-13 17:3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86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