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博 李杰:缅北战火再起,如何维护中国周边和平?
缅军举动当如何解读?
缅军本次的举动,既是对外部压力的直接回应,也是对内部战略需求的一种适应,是一个复杂的战略博弈过程。
中国比任何国家都重视缅北地区的稳定,不仅是源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更关乎区域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大局,这一点,缅军政府不会不知晓。但是,无论是“乖乖服从”,还是“完全雄起”都未必是军政府所想。军政府也面临其国内多支民地武的割据现实,最符合其利益的,就是不断调整策略,既不完全沉默在停火协议中,又谨慎地尽量将战事主动权和范围保持在自己的能力可控内。
中缅胞波塔——中缅友谊的象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缅军政府清楚自己面临的国内国际局势都无比复杂微妙,要在这样的复杂国际和国内舞台上争取主动权和影响力,靠的不是“定”,也不是“变”,而是定中有变,变中含定,因为这样,才能为其不断争取到更为有利的议价本钱和更多的筹码。显然,缅甸军政府是相信实力大于语言的。
缅甸当前的危机是多层面的,对于缅军政府来说,它面临的因素更多维、更棘手,包括地方抵抗的加剧、国际外交关系的复杂化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和对缅族复兴的雄心。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塑造了缅甸当前的社会政治格局,特别是军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国际定位。
缅军政府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巨大制裁压力,不得不依赖于中国、俄罗斯等国的支持来抵御国际孤立,努力在国际政治中寻找生存空间。缅军政府在大国博弈中的策略性定位是多元的,既要通过参与某些大国的国际军事演习、又要加强与北方邻国的经济合作,但这些努力并不会完全取代缅军政府在其国内通过与民地武继续兵戎相见来维护其合法性、扩展其生存周期的做法。
这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中方在缅甸北部的稳定中一直尽力扮演着调解者的角色,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减少冲突,以保障自身边境安全和地区稳定。但需要更细致地、动态化地、长期不懈地深入理解缅军政府的行动逻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摒弃以一次和谈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缅北问题的期待,因为,这本质上是一项长期任务,因此未来需要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创新的手段,时而雷霆万钧,时而和风细雨。
下一步应对策略
对于中国来说,继续加强边境安全措施依然是是非有必要的。除了加强日常巡逻外,还要特别重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一套边境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包括与地方政府、军事和警察部门的紧密协调,确保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迅速采取行动,有效阻止冲突扩散。
中国一向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冲突,鼓励和谈。对于下一步如何缅北局势,依旧在于促进和谈重启,提供调解平台,释放一些利好。要明确调解的基本原则,如双方平等、和平解决争端等,确保这些原则被所有参与方接受。必要时,召开紧急调解会议,尽快选择中立地点。
会议期间,根据讨论内容设立几个专门的工作组,比如冲突解决、人道主义援助、未来治理结构等,每个工作组由双方代表和中方或国际组织代表共同参与,专注于具体议题的深入讨论。可通过特使、调解团等形式,发挥其软性干预的优势,为缅甸各方提供对话的空间,增加会谈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会谈结束后,建立一个持续对话的机制,比如设立常设联络办公室或定期举行后续跟踪会议,以确保双方能够持续沟通,巩固和平进展。作为和谈的一部分,中国可以承诺在和平稳定后,为缅甸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支持其后冲突重建,增强和平协议的吸引力。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东盟平台,强化多边外交努力。可以发起成立一个专注于缅甸问题的亚洲邻国工作组,成员包括东盟国家以及其他对缅甸局势有重大利益和影响的亚洲国家。工作组的目标是共同商讨并实施促进缅甸和平进程的策略。定期举行工作组会议,确保各成员国间的信息共享,协调立场,并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为助力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地时间2024年3月6日,澳大利亚墨尔本,澳大利亚-东盟特别峰会全体会议在会展中心举行(图片来源:IC photo)
东盟作为区域组织,其根本目标之一是维持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缅甸北部的冲突若得不到妥善解决,易成为地区不稳定的源头,影响东盟成员国的国家安全,因此东盟有共同的利益推动和平解决方案。
东盟安全合作框架内有多个与冲突预防、危机管理相关的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ARF)和东盟防务部长会议(ADMM),这些机制为成员国提供了讨论和应对区域安全挑战的平台。通过这些机制,东盟可协调成员国对缅甸问题的共同立场和行动。尽快形成关于缅甸和平进程的共同立场声明,明确呼吁缅甸各方恢复和谈,并提出具体的和平建议和解决方案。
在双边或多边场合中,对缅甸政府和民地武施加外交压力,包括通过官方声明、外交照会等形式,呼吁缅甸各方恢复和平对话。在中国和东盟的论坛等多边安全对话平台上提出缅甸北部冲突议题,促进区域内对缅甸和平进程的讨论和合作,利用这些论坛的机制推动建立缅甸问题特别会议或工作组,进一步明确中国立场和对和平进程的支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德力格尔 
-
美财政部部长耶伦将访华
2024-04-03 08:03 中国外交 -
世卫:以军已摧毁希法医院
2024-04-03 06:51 巴以恩仇录 -
朝鲜宣布试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2024-04-03 06:51 朝鲜现状 -
多国要求解释,以总理“认错”:是“意外”
2024-04-02 22:56 巴以恩仇录 -
去年俄罗斯外债下降17.7%,“达十多年来最低点”
2024-04-02 22:37 俄罗斯之声 -
12岁小学生枪击同学致1死2伤,芬兰总理:深感震惊
2024-04-02 21:54 欧洲乱局 -
中美将爆发全面贸易战?他这么说
2024-04-02 21:05 中美关系 -
以总理“一路走到黑”,美国如何接招?伊朗怎样报复?
2024-04-02 20:00 巴以恩仇录 -
美《外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将中国列为首要关注国家,商务部回应
2024-04-02 19:55 中美关系 -
伊朗最高领袖、总统表态:以色列将受到惩罚
2024-04-02 19:06 -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给反腐官员送蜂蜜,然后说了句…
2024-04-02 18:58 -
美智库提醒G7:若对华制裁,小心…
2024-04-02 18:08 中美关系 -
“拜登比特朗普还危险,对我搞封杀”
2024-04-02 18:08 -
国防部长董军会见普拉博沃
2024-04-02 18:08 -
美国“罕见”直接联系伊朗:我们没参与、不知情
2024-04-02 16:53 伊朗局势 -
美国对涉华应用级风电塔发起第二次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2024-04-02 16:35 中美关系 -
俄联邦安全局:截获自乌克兰经欧盟国家运往俄罗斯的爆炸物
2024-04-02 16:09 俄罗斯之声 -
“不可原谅”,以军打死美英澳等国多名救援人员
2024-04-02 16:03 巴以恩仇录 -
中方批评美国:典型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
2024-04-02 15:39 -
外交部:中方谴责针对伊朗驻叙利亚使馆的袭击行为
2024-04-02 15:31 伊朗局势
相关推荐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54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298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7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96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2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