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电”乱斗 | 新势力们的表面光鲜
出品:观察者网汽车频道【官方号:引擎视线】
作者:潘昱辰 编辑:娄兵
自去年以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成立时间不长的造车新势力往往成为月初第一批公布销量的企业。
今年8月的第一天,理想、小鹏、蔚来三大新势力便迫不及待地公布了各自的销量。各种百分号前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增长数据,让这些年轻企业笼罩在格外光鲜的光环之下。
不过,这种光鲜也可能很表面。
线上热度高,线下影响有限
造车新势力泛指近年来成立时间不长或从其他行业跨界入市的车企。自2015年以来,第一批新势力造车高潮涌现出近百家企业,然而其中大多数因资金周转等原因而中道崩殂,许多车型尚未量产便告夭折。
经历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后,目前仅有少量头部企业得以幸存,并各自以不同特色的产品收割了一部分购车用户,甚至在部分用户中取得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忠诚度。
一直以来,新势力车企以电动化和智能化作为自身标签,并在营销上煞费苦心,无论是“用户型企业”还是“自动驾驶”(实为驾驶辅助系统),都成为其吸引年轻用户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这种营销也不断在互联网为首的舆论场掀起种种声浪,造成传统车企将很快为新势力所取代的幻象。
但第三方数据似乎并不支持这一观点: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共计零售新能源乘用车超过1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超过80%。然而绝大多数仅产销纯电动车的新势力,在自己“主场”的销量之和占比仅为15%。主要的纯电动汽车销量由传统自主品牌车企提供,占比接近60%。
另一方面,插电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例提升至17%,其中超过5成由传统自主品牌提供,近2成为主流合资品牌,新势力(主要是理想汽车)在该细分市场的贡献度也仅有16%。
就今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增量主要来自五菱宏光MINI EV为首的纯电动微小型车,以及比亚迪DM-i系列为主的插电混动汽车。新势力之于新能源汽车总体市场份额的贡献相当有限。
可见,新势力车企在互联网上的舆论造势与其线下市场的反馈并不相称。
在争议中砥砺前行的领头羊
当下,国内新势力以蔚来、理想、小鹏三家销量最高、影响最大。只不过,领头羊们目前仍处于克服生存压力的早期创业阶段,各家的成长都伴随着各种争议。
蔚来不仅是新势力中累计销量最高者,同时也是国内平均成交价格最高的新能源车企。以“用户型企业”著称的蔚来,其用户服务在有限的车主群体中形成较强的品牌认同感,以至于出现车主主动为车企打广告、担任车主志愿者的奇妙现象。
即便如此,蔚来7月的销量仍出现了环比下滑,在售三款车型的累计销量被理想ONE一款压制。这一方面是因为困扰全球车企的芯片荒,但更重要的是——既有三款车型的产品力相较竞品已不再具备优势:近期除因座椅舒适性问题引发的车主争议外,一个月内发生的两起致死交通事故,也让蔚来创始人李斌当初豪言的“电池召回后零安全事故”、NOP辅助驾驶功能等遭受质疑。
同时,“用户型企业”既是吸引蔚来死忠的一种光环,也是限制蔚来企业发展的一道紧箍咒。尽管蔚来去年就实现整车毛利率转正,但全年依旧亏损高达50亿元。随着车主数量的不断增长,蔚来继续维持高品质用户服务的难度陡增。
正因此,蔚来需要更加大众化的走量车型。不过,连年亏损的蔚来受到成本限制,很难通过降价来对抗特斯拉发动的价格战。同时,以高端车型起步的蔚来一旦大幅降价,势必将对其品牌构成影响。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蔚来透露了将推出新的大众化品牌,但其市场接受度仍有待时间证明。
今年7月,仅有一款车型的理想汽车,销量超过了同级别的蔚来三款车型的销量之和。作为头部新势力中唯一以插电混动车型(增程式)作为主力的企业,理想汽车的产品满足了家用车的大空间、高配置、无续航焦虑以及售价合理等多重需求,可谓是对细分市场用户群体定位最为精准的一款。
最重要的是,理想ONE目前在以上海为代表的限牌城市拥有免费牌照的政策优势。然而这种红利也已进入倒计时,即使是对插混车型最为友好的上海,至2023年也将取消插电混动免费牌照政策。
根据理想汽车登陆港交所前的招股书,其未来产品规划中包含纯电动车,但首款车型至少要到2023年方能推出。而该年刚好是上海取消插混免费牌照政策的关键节点。届时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布局上,理想汽车将至少落后主要竞争对手5-8年的时间,能否以有力的产品追回这些时间差,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此外,理想汽车既有产品的品质也一度遭受各种质疑。除去年发生的数起起火事件外,理想汽车以“升级”代替“召回”修正底盘缺陷的做法也引发了许多用户和网友的反感。
在头部新势力中,小鹏汽车是目前唯一同时销售轿车和SUV的企业,7月销量更是突破8000辆,首次超越了蔚来。其销量的主要贡献,来自于以自研驾驶辅助技术为标签的小鹏P7。此外,改款的SUV小鹏G3i及低级别轿车小鹏P5也都已进入上市周期,对企业下半年销量的增长有促进作用。
但与主营中大型SUV、平均成交价格在30万元以上的蔚来和理想相比,小鹏产品的价格区间更容易成为特斯拉国产车型的狙击目标。此外,在复杂的全球金融格局下,小鹏汽车也是首个回归港交所上市的新势力,不过资本市场对其回归却显得比较冷静,体现了相当的不确定性。
“亏得起”和“亏不起”
与通过高定位车型烘托品牌价值及影响力的一线新势力相比,哪吒、威马、零跑等二线车企处境则更加微妙。尽管纵向对比过往,以上车企的销量表现均大幅增长,但从横向来看,二线品牌无论是销量、品牌力甚至营销层面,都距“蔚小理”差距明显,以至于哪吒汽车高管做出“请吴亦凡代言”这种性质恶劣的炒作,引起网友一致指责。
截至目前,包括“蔚小理”在内的国内新势力均未能实现盈利,需要不间断的资金供养以维持运作。从各家企业历次融资经历亦可看出,处于头部的“蔚小理”均背靠强大的资本巨头或是地方政府支持,较之二三线品牌拥有更坚实的生存基础。
除政府和企业撑腰外,股市也是新势力融资的主要目的地。较之A股,美股因互联网科技股热度更高成为新势力的首选。最迟在2020年暑期,头部三强已完成了在美国纽交所或纳斯达克的上市任务。然而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中,小鹏、理想等又先后回归港交所作为折中方案。而此前决意选择在科创板上市的威马、哪吒等二线企业,其进展至今仍是未知数。
相较之下,“老大哥”特斯拉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盈利,整车毛利率更是高达28%。更重要的是,高利润给予了特斯拉用进一步降价来扩张市场的资本,以压迫包括新势力在内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
当然也应看到,特斯拉的今天是过往十余年持续烧钱投入的结果。而国内新势力成立不过6-7年,出车更是最近2-3年之间的事,更像是一群少不经事的孩子。
李斌曾言:“你不能依靠一个四岁的孩子养家”,并因此一度被称为“2019最惨之人”。即使在获得合肥市政府投资后他也坦言:当下的蔚来仅仅是“走出ICU”,离健康成长还差得很远。
无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与竞争是一场长跑,主观来看,新势力在夯实自身产品力、完善经营模式的同时,也需要行业内部与外界更多的耐心。只不过,时间未必会站在他们这边。除了特斯拉不断挥动价格屠刀外,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正在纷纷加入这片红海,涌现出吉利极氪、上汽智己、东风岚图、北汽极狐等全新高端品牌;而诸如小米、百度、华为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也已跨界加入战局。
最重要的是,在最为核心的资金储备层面,无论是传统汽车巨头还是成熟的互联网公司,都远要比尚未完全断奶的新势力更具优势。犹记得小米董事长雷军在宣布造车后的第一句话便是:小米的资金储备有1080亿元,“亏得起”。
相比之下,抢跑数年却至今未能实现盈利的新势力们,今后又该如何回报投资人们的期待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油电”乱斗 |自主品牌成为中流砥柱
2021-08-24 13:13 汽车工业 -
“油电”乱斗 | 到了2021年才发现,根本没有什么新能源元年
2021-08-23 17:15 汽车工业 -
“油电”乱斗 | 一触即发的新能源战局:得混动者得未来
2021-08-23 12:50 汽车工业 -
“二马合一”,长安马自达将全资收购一汽马自达
2021-08-23 12:39 汽车工业 -
5部门:未经安全评估,汽车数据不得出境
2021-08-21 08:33 -
芯片供给震荡加剧,国内汽车产业面临减产
2021-08-20 15:06 汽车工业 -
190亿不想打水漂,日产可能还得再努努力
2021-08-20 14:50 汽车工业 -
全球芯片荒:丰田被迫减产40%
2021-08-20 13:16 车市快讯 -
比亚迪:好技术才能造就高价值
2021-08-19 18:55 汽车工业 -
吉利汽车2021上半年财报:有变的动力也有变的实力
2021-08-19 18:31 汽车工业 -
李想:“自动驾驶”等术语可能误导消费者
2021-08-18 17:02 新能源汽车 -
刚上市的吉利新缤越,有点激进和新潮
2021-08-18 16:53 汽车工业 -
美国启动对特斯拉自动驾驶的正式调查
2021-08-16 20:59 大公司 -
蔚来回应:公司无任何删改数据行为,也无员工被传唤
2021-08-16 19:05 -
长安汽车要捅破高端化这层窗户纸,UNI够不够?
2021-08-16 18:00 汽车工业 -
致敬苏神!传祺影豹的秒反悔赢得掌声一片
2021-08-16 15:05 汽车工业 -
车市周观察:比亚迪海豚出海,理想港股落叶飘
2021-08-16 14:05 汽车工业 -
蔚来技术人员因私自接触致死事故数据被警方传唤
2021-08-16 13:37 汽车工业 -
落后同袍50万辆的上汽大众,现在连追赶的想法都没了
2021-08-13 16:01 汽车工业 -
上汽通用的转折点:保下限还要抬上限
2021-08-11 15:02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83“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81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4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6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至少两架印度军机,包括阵风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中国在古巴进行间谍活动”,我大使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