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工人大代表:建议降低农民工城市落户门槛
最后更新: 2025-03-07 18:21:2717岁进京“北漂”,从建筑工地的小工做起,参与建设北京西站、国家体育场(鸟巢)、大兴机场……近30年过去,随着一座座城市建筑拔地而起,谭双剑也成为一家建筑公司工程队队长,并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持续为农民工群体发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网记者采访了这位“农民工代表”,讨论如何让城市的建设者,同样成为城市发展的受益人。
谭双剑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机电安装分公司水电队队长
央视网:现在工地上都是老一辈建筑工人在工作,年轻人很少,有哪些原因?
谭双剑:当年我们没有选择,特别是没文化、技能的,只有上工地干活,当小工。现在信息发达,年轻人选择也多,可以去送外卖、开滴滴、做代驾或其他行业。做建筑工人,一是苦,虽然跟以前比好了很多,但比其他工种还是苦的;二是不稳定,今天在工地上干活就有工资,不干活没工资。
央视网:您为什么呼吁年轻人进工地呢?
谭双剑:我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一直呼吁,希望年轻人能进入建筑行业。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大基建可能没有了,但是将来肯定还需要工程。
可是,现在工地上很多都是我的父辈、长辈们在干,他们已经到了甚至已经过了退休年龄,很多大的工程队怕他们身体吃不消,60岁以上就不让进了。但说实话,年轻人又没进来,建筑行业就会断层、接不上茬。
现在很多小孩基本上都上大学,选择这个行业的几率太低了,可能万不得已才来,就算选择来也是做管理,做一线工人的很少。
央视网:如何吸引年轻人从事工人这个行业呢?
谭双剑:还是得让(农民工)这个群体享有更好的保障和福利,我感觉这是最重要的。
我们出来打工的,很多人到大城市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比如,小孩上初中后没法在大城市高考,只能回户口所在地、回到家乡上学。目前很多大城市,外来户籍人员的孩子,入学办理手续复杂繁琐,入学门槛也高。
央视网:现在有些建筑工人,年纪大了,工地不愿意他们继续干了,但他们会觉得“我身体还行,还能干,还有经验、有技术”,您觉得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谭双剑:现在有个情况是,像现在年龄50多岁、60岁的农民工,真不能干了,可能还能回到农村去种地,但是像我,甚至比我更年轻的农民工出来,更多的人他已经不适应农村的生活习惯。
所以去年我也呼吁过,假如有一些特殊人群,还想从事这个行业,不想退下来,家里也确实需要他去劳动。如果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其实可以稍微放宽年龄限制。
央视网:你对农民工群体非常重视的子女教育问题还有哪些建议?
谭双剑:农民工子女教育背后涉及到一系列问题。
比如,户籍。因为农民工没有工作所在地的户口,孩子无法就地完成高考。虽然很多城市目前已经采用积分落户等制度,但准入门槛较高,主要面向些高收入、高学历群体,还有社保年限的要求,但很多普通农民工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固定工作。
我希望,在城市户籍制度上,放开和优化户籍落户准入条件,协助农民工进城安家,扎根城市,与市民共同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待遇。特别是让他们的孩子能平等接受入学教育,享受到跟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政策、公共文化设施等待遇。
其实农民工覆盖很广,包括快递员、清洁工、建筑工人等,日复一日地为城市默默奉献。我们这个群体也是城市重要的一部分。城市吸纳人才时,也希望政府重视我们这些基层人才。
还有,就是在住房方面能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建立向农民工开放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提供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共有产权房等住房保障,让农民工在居住方面有更多的选择。
除此之外,就是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提升农民工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工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就业技术培训、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和法律援助,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原标题:从搬砖小工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这样说→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文都教育:暂停与何凯文一切合作
2025-03-07 18:13 人间百态 -
“育儿补贴”,在路上了
2025-03-07 14:13 婚姻故事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将于3月8日上午9时举行
2025-03-07 13:39 2025两会 -
上交所举办座谈会,事关人形机器人
2025-03-07 11:46 金融观察 -
王毅:缅北电诈园区已全部清除
2025-03-07 11:39 2025两会 -
海关总署:前两月出口增长3.4%,进口下降7.3%
2025-03-07 11:21 中国经济 -
王毅: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今后绝无可能
2025-03-07 11:09 2025两会 -
王毅: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
2025-03-07 10:52 2025两会 -
王毅:中国将在天津主办上合峰会
2025-03-07 10:40 2025两会 -
王毅谈特朗普不停退群
2025-03-07 10:38 2025两会 -
帕罗:“洋高管”的上海乐业故事
2025-03-07 10:37 老外讲故事 -
王毅:中俄已经探索出一条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相处之道
2025-03-07 10:29 2025两会 -
外交主题记者会,王毅答中外记者提问
2025-03-07 09:51 2025两会 -
-
新突破!我国科研团队解锁太阳能电池“长寿密码”
2025-03-07 06:32 科技前沿 -
渝厦高铁重庆段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
2025-03-06 22:50 高铁世纪 -
习近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2025-03-06 20:52 2025两会 -
张伯礼: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能轻易地用一个机器下定方案
2025-03-06 19:56 2025两会 -
习近平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祝福和美好祝愿
2025-03-06 19:16 -
商务部部长:胁迫、要挟对中国行不通
2025-03-06 17:13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中断访美行程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