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46万香港人涌入深圳,到底什么吸引了他们?
最后更新: 2025-01-14 18:13:18“惊喜内地的变化,也开始反思香港”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研究部去年7月撰文指出,港人北上消费热潮受多重因素推动,首先,深港两地在疫情之前人员往来就高度频密,经历了三年疫情,更让港人积压已久的北上消费需求在短时间内出现“报复性”释放。
文章认为,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也促使港人消费更趋向理性化;而港元汇率跟随美元在最近一段时间保持相对强势,也进一步提升港人北上消费的购买力。此外,内地在交通基建、电子支付领域的发展,让港人北上消费更为便利。而大湾区层出不穷的消费新生态也为港人带来源源不绝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如今,两地通关已经一年多,港人北上消费热情丝毫没有减弱,甚至成为一种常态。在邓飞看来,这股热潮持续不断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地的商品和服务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基础上,质量和种类也在大幅提升。
3月29日,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北上过关人潮 图源:《星岛日报》
他注意到,去年两地刚通关时,很多香港人还是抱着固有偏见,觉得去深圳消费主要是便宜,对品质不报太高要求,“结果第一批去消费的人大吃一惊,非常惊喜,回到香港之后就开始自发宣传。”
邓飞对此深有感受:“深圳的商品不光种类多,而且越来越精致,品质也很好。我去逛深圳的家具城,那种精致感、时尚感很难用语言形容,要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
邓飞认为,消费体验也是香港人青睐深圳的重要原因,“深圳的服务人员以年轻人为主,态度普遍非常友好。有时候媒体会给大家传输一种内地年轻一辈很娇气的感觉,但我感受到深圳的服务人员,无论是餐饮还是物流行业,都给人一种很真诚的感觉,这种真诚不是脸谱化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对香港人来说,这样的服务态度让他们体会特别深。”
邓飞表示:“很多北上港人在惊喜内地的变化之余,也开始反思香港,觉得物价又贵,服务态度又差。以前他们在香港还能忍受这样恶劣的服务态度,甚至觉得这是‘香港特色’,现在也忍无可忍了。”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威力,大家用脚投票,这完全是自发的,虽然深圳市政府推出了很多便利措施,但如果不是这个市场本身的底蕴,不是内地厂家、服务商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种类,政府提供的这些便利也不会有人使用。”
2023年11月27日,深圳前海山姆会员商店外,香港人购物后在路边等候深港跨境巴士返回香港 图源:视觉中国
受香港市民青睐的不只深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照进现实,广州、珠海、佛山等地也成为港人出游的人气城市。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徐莉今年两会期间对媒体表示,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五周年,香港与内地的融合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徐莉表示,她深深体会到,五年前,香港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内地生活、消费、旅游、工作,但现在一到周末,各口岸就被香港市民“挤爆”。港人北上是大湾区融合的最好见证。
在邓飞看来,近年来香港社会秩序逐渐稳定,也为港人北上消费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香港社会不稳定,肯定不会出现消费潮,那些北上消费的市民,甚至可能会被‘黄丝’骚扰。”
值得一提的是,有港媒注意到,曾经参与“修例风波”的“黄丝”也被北上内地的大潮席卷,抛弃曾经的“反中”立场。一名参与过“修例风波”的香港80后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通关后身边越来越多朋友北上消费,导致其北上越来越频繁,每个月会去深圳一至两次。
“北上消费潮”给香港什么启示?
相较于热火朝天的通关口岸,这个复活节,香港本地的商场和景点多少有些冷清。
香港立法会议员、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4月2日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她趁假期最后一天“落区”探访,虽然一些店铺生意不错,但也有不少店铺空置,有街坊反映通关后人流减少,更有街坊诉说目睹此景不禁落泪。有肉铺老板从靠近深圳的新界东搬到港岛南,全因新界东有东铁线,市民往来深圳极为方便,在南区开店或许还有一线商机。
据《星岛日报》等港媒报道,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日前表示,复活节假期期间,香港有逾百万人次出境,对本地餐饮业影响非常大,与平日相比,日间生意少了两成以上,夜间更达四成以上;与去年复活节比较,生意少了三成以上。
复活节假期期间,旺角街头行人疏落 图源:东网
黄家和指出,去年内地与香港恢复通关后,仍有不少香港人留港消费,但后来北上消费渐渐成为风尚。近期香港有不少餐馆结业,尤其在北区,因为市民买菜都去深圳,影响了本地街市的生意。
邓飞认为,香港餐饮业和零售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高昂的租金和人手紧缺,这两个问题都不容易解决,业者或许可以着眼高端餐饮,或更有特色的消费项目。
香港立法会批发及零售界议员邵家辉此前对港媒表示,建议特区政府除了着力吸引亚洲和欧美游客外,应继续开放更多内地“自由行”城市,吸引大湾区旅客到香港。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4月2日在港媒发文,认为“生活成本高”这个因素决定了香港与其他城市“打价格战”没有任何优势。香港的消费定位应是:“高端+特色”;消费项目应定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消费群体应定位:“高收入人士”“特定群体”。
眼下,香港特区政府正积极应变,努力提振本地消费,并积极吸引更多内地和国际游客赴港。
今年1月,特区政府推出“日夜都缤纷”活动,在香港各区举办市集、嘉年华等,并邀请商户餐厅提供优惠,吸引市民消费。与此同时,特区政府也力争更多国际盛事在香港举行,发展“盛事经济”,今年上半年预计就有超过80项盛事在港举办。
屠海鸣指出,“北上消费潮”启示香港,要把思路打开,系统梳理香港和内地、特别是和大湾区广东一方的差别有哪些?哪些方面可以形成互补?哪些地方应当进行制度创新?“如此一来,就可找准合作的切入点,由点及面,推进融合,香港定能在贡献国家、贡献大湾区的同时,分享到丰厚的‘融合红利’。”
-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超亿元,周政被判12年
2025-01-14 17:14 廉政风暴 -
流量要向上向善:小红书首推账号“真诚分”体系,对黑灰产账号内容说“不”
2025-01-14 17:03 -
中国“人造太阳”配上“赤霄光剑”
2025-01-14 14:20 科技前沿 -
南极中山站首次实现自主卫星网络通信
2025-01-14 09:45 -
多项指标居全球之首!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交付出口
2025-01-14 06:44 -
王星致谢
2025-01-13 22:46 -
西藏定日县两分钟内连发两次地震
2025-01-13 21:19 地震 -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对电诈等违法犯罪活动要一抓到底
2025-01-13 21:11 打击网络诈骗 -
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
2025-01-13 20:44 地震 -
微信新功能来了
2025-01-13 19:41 -
国办:鼓励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券
2025-01-13 19:22 -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原副总经理肖星一审被判无期
2025-01-13 17:14 廉政风暴 -
31000000+!再创历史新高
2025-01-13 16:58 -
仅用2分7秒!抢险人员就能完成一套板房的搭建
2025-01-13 16:30 地震 -
-
-
创历史新高!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
2025-01-13 10:08 中国经济 -
“陆地航母”震撼集结!
2025-01-13 09:13 春运来了 -
突破3000亿千瓦时!我国距离最远特高压工程送电量数据亮眼
2025-01-13 06:41 能源战略 -
中国疾控中心:均是已知病原体,未出现新发传染病
2025-01-12 15:43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