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看死守村民烧秸秆,光干部餐食费就花了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最后更新: 2024-03-29 19:25:59近年来,禁止秸秆焚烧对防治 大气污染起到积极作用,但部分农民反映,这也带来了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 半月谈记者在东北部分地区走访发现,随着种植品种、种植方式发生变化,田里的秸秆更多了。 秸秆不能随便烧,但离田还田都存在弊病,如何处置让基层干部和农民犯了难。
离田还田,都有困难
“禁烧令”下,秸秆主要有两种“归宿”:一是翻埋还田,尽可能把养分还给土壤;二是离田,通过将秸秆饲料化、燃料化等方式,增加其附加值。但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反映,这两种方式都有弊病。
“我连续还田两年了,秸秆泡在水里腐烂不透,导致第二年插秧后‘烧根’。”受访农民反映,东北冬季严寒,还田的秸秆很难彻底腐烂,第二年插秧后水稻容易烂根,玉米秸秆还田后,其中包含的虫卵会使第二年虫害风险增加,有时不得不多喷施农药。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一些干部说,当地水田秸秆量较大,主要处理方式为全量还田,但连年还田深翻,有时导致插秧机陷车严重。
还田的秸秆被指很难彻底腐烂,图为翻埋还田资料图
翻埋还田时,秸秆粉碎度越高越易腐烂,翻埋还要达到一定深度,才能不影响来年耕作。黑龙江省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说,还田用的大型农机加上配套机具,动辄数百万元,一些农村地区买不起、用不上。另一名农技人员介绍,小农户使用200马力以上拖拉机都不多见,作业水平达不到还田需要。
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地区秸秆离田也存在现实困难。一些地区无大型热电企业,秸秆离田后运输、储存成本高,很难及时处理。黑龙江省拜泉县一些农民说,秸秆包堆放如不能科学处理,春暖后淋雨发酵放热会自燃。“秸秆着火控制难度大,得全扒开彻底浇湿,不然很容易复燃。”一名消防员说。
秸秆打包离田,还会刮走一层黑土。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津镇农民范彬彬是一名“秸秆经纪人”,据他透露,平均每公顷玉米秸秆能打成十二三个秸秆包,每个秸秆包带土约30公斤。“打包越彻底,机器弹齿就得放得越低,带走的土就越多,而且都是地表最肥沃的一层。”范彬彬说。
在东北,秋收后有时10月中旬就封冻,秸秆和土壤冻在一起。农民反映,如果碰上降温快的年份,还田离田都难以进行。如果来年春天土壤偏湿,播种前还得花几天处理秸秆,易致播种延后。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兴聚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德山说,有时春播耽误七八天,每公顷产量能差上千斤。“这种减产是隐形的,很难被发现和重视。”
白天晚上都盯着,“最后还是烧了”
2018年起,黑龙江开始实行“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虽然近两年没提“三全”,但执行时“没有降低标准”。
半月谈记者了解,近年来部分农田秸秆数量明显增加。以玉米为例,各地推进大垄双行、三行密植玉米后,秸秆株数变多,加上为防倒伏普遍喷施矮壮素,秸秆量进一步增加。客观因素制约下,一些地区难以完全贯彻执行相关政策,有些秸秆最终仍一烧了之。
农民进行秸秆打捆作业 张春雷 摄
黑龙江一些农民表示,秋收后地块被严看死守,实在处理不了的,只能在春耕前“找机会”烧了。“但春天烧不如秋天烧,春天秸秆湿度大,不易点燃,发烟量也大,且春季风大,火势容易失控。”有农民说。
有的乡镇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秋收后到落雪前和谷雨前后是农民烧秸秆的多发期,从乡镇长到村里的“屯长”,经常要在地头执勤。“白天晚上都得盯着,出一个火点我们就可能被问责。”
东北北部一个农业大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算了笔账,秋收后到落雪前约1个月,期间全县仅供应看守干部的餐食费用就需支出十多万元。这名干部说:“值守到最后还是烧了,这钱花得多冤枉。”
多找“出口”与政策调整
不论是还田还是离田,农机马力与土地连片规模要成比例。农业专家表示,小家小户的种植模式不利于秸秆大规模无害处理,首先要继续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强秸秆处理所需机械力量使用,提高农机补贴、秸秆处理补贴力度,避免因秸秆还田离田加重小农户生产负担。
目前,离田秸秆相当一部分用于焚烧发电。基层干部认为,利用方式还应再丰富些,加大秸秆饲料、成型燃料、食用菌基料、清洁制浆造纸等高附加值产业扶植力度,为秸秆探寻更多“出口”。黑龙江省北润农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侯凤龙认为,作物秸秆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资源,可帮助实现减排固碳,应对研发秸秆利用技术的企业进行奖励,落实好现有相关补贴政策。
一些农民希望,秸秆禁烧政策在执行上能更有弹性。为抢抓农时,在还田或离田有难度的年份、地区,或针对发病稻田里难以处理的秸秆,允许适度、有序焚烧,改禁烧为限烧。
一些农民希望,秸秆禁烧政策在执行上能更有弹性,图为秸秆打捆作业资料图
农业专家建议,可借鉴国外秸秆计划焚烧管理经验,形成秸秆焚烧的规章流程,落实主体责任:相关主体向大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焚烧数量、种类和时间等信息;管理部门结合当地气象条件、人口密度、焚烧地点与人居地距离等因素确定焚烧指数公式,算出可焚烧秸秆总量;加强焚烧过程中的管控,采用添加助燃剂等方式减少烟雾产生;加大对无序、非法焚烧的处罚力度。
一些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表示,调整政策需在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进行。部分干部建议,从秸秆处理是否有利生产、环境保护、易于操作和运行等方面评估,可在一定范围内选取几个典型农业县作为计划性焚烧试点区,逐步总结经验,在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减少环境污染之间取得平衡。
- 原标题:焚烧怕有污染,不烧影响生产:秸秆处置何解?
- 责任编辑: 连政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
2024-03-29 19:01 -
原银川市副市长、职务犯罪嫌疑人郭柏春被遣返回国
2024-03-29 18:13 依法治国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国资委确定首批启航企业
2024-03-29 17:39 中国经济 -
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付忠伟一审被控受贿6470万余元
2024-03-29 17:09 依法治国 -
儿子被曝涉嫖娼,台“防长”请辞
2024-03-29 15:39 台湾 -
“人们应该了解,这并不是中国单打独斗”
2024-03-29 15:39 博鳌论坛 -
中国足协原副主席李毓毅受审:被控受贿1200万余元
2024-03-29 14:57 廉政风暴 -
移动支付普及,导致境外游客来华反而支付不便?文旅部回应
2024-03-29 12:52 -
总投资524亿元!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现场签约21个项目
2024-03-29 11:09 -
“热点话题中,南海问题是唯一一个还在沟通的”
2024-03-29 09:41 博鳌论坛 -
经济日报头版:驳“中国改革停滞倒退论”
2024-03-29 09:03 中国经济 -
“云南山区连大巴都开不进去的地方,我发现…”
2024-03-29 08:43 博鳌论坛 -
应勇再谈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就是保护,治理也是挽救
2024-03-29 07:32 依法治国 -
涉案金额过亿!李铁案一审开庭
2024-03-28 21:00 依法治国 -
110岁作家马识途去世,作品曾被改编为《让子弹飞》
2024-03-28 20:58 -
我国新增6处世界地质公园,继续稳居世界首位
2024-03-28 20:08 -
原市委书记一家6人被留置:儿子受贿,竟被夸“长大了”
2024-03-28 18:29 廉政风暴 -
国防部:“台独”分裂活动越猖獗,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就越消减
2024-03-28 16:32 两岸关系 -
枪击台当局大楼,“原来他是因为不满‘抗中’政策”
2024-03-28 16:09 台湾 -
国防部:厦金海域不存在所谓“禁止、限制水域”
2024-03-28 15:59 两岸关系
相关推荐 -
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24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1“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73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1“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普京阅兵式演讲:绝不接受歪曲历史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