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攀升,仍有215个岗位无人报考
根据中公教育提供的统计数据,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逐渐攀升。截至10月22日16时,1744711人提交报名申请,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万余人,其中1390420人通过审核。目前平均竞争比为35∶1,略高于去年同期竞争水平。
2024年国考共招录3.96万人,相比2023年的计划招录人数增加6.7%。媒体统计发现,近5年来,国考的招录人数一直呈“扩招”趋势。2020年到2024年国考招录人数依次约为2.41万、2.57万、3.12万、3.71万、3.96万。对比5年前,2024年国考招录人数涨幅超六成。
招录要求更接地气
据统计,2024年国考竞争最激烈十大职位榜单中有8个职位竞争比超1000∶1。截至10月22日16时,竞争最激烈的岗位为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目前竞争比例接近2000∶1。
目前,2024年国考仍有215个岗位无人提交报考申请,占总职位数的1.1%。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王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2024年国考目前无人报名的岗位共涉及19个系统,主要是海事局一线执法、海关、金融监督管理系统、铁路公安以及统计系统等相关职位。
王健指出,无人报考岗位多数为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如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该职位需要长期出差,经常深入乡村厂矿一线;再比如青藏铁路公安局格尔木铁路公安处基层所队民警这一职位,从招录条件来看,首先必须是大学生村官,要求30岁以下,还要符合公安部网站补充公告有关要求。
此外,还有一些职位限制条件多、要求细,如某市海事局岗位,要求报考者为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专业毕业生,要有服务基层项目的工作经历。该岗位同时还有特殊要求: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报考的,要求通过无限航区三副(三管轮)及以上船员适任考试(成绩在有效期内)或持有有效的无限航区三副(三管轮)及以上船员适任证书等。
“一些基层的岗位,招录要求更接地气,岗位能力匹配度高,因此遭遇‘零报考’,也很正常。”王健说。
硕博高学历人才岗位数量增加
另一个引发关注的变化是,今年国考招录的学历门槛明显提高,高学历人才需求量加大。今年国考招录要求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在整体招录扩大的情况下,要求大专学历为起点的岗位逐年减少,今年大专生可以报考的岗位仅有56个,比去年减少了106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要求硕博高学历人才的岗位数量和计划人数大幅度增加,比如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岗位达到2046个,比去年增加814个,共计3756人,比去年增加1654人;要求博士学历的岗位为24个,比去年多14个,共计31人。
王健认为,2024年国考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招录人数的增加表明,高素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加入,需要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王健同时指出,近几年,公务员考试实行分级分类考试,针对不同群体、不同现实场景,科学精准招录,创新招录。如对于轮船驾驶等急需的专业技术类岗位,招录的是大专学历人才。又如某些省考对残疾人特设专门岗位,仅允许残疾人报名。 从这个角度上看,国考招录体现出与时俱进、公平性和科学性,给了各行各业的人才成为公务员的可能性。
不要为求稳定一门心思考公考编
对外经贸大学统计学专业的研究生王晓(化名)是2024年国考大军中的一员。“我妈想让我当公务员,现在就业压力大,她觉得女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王晓说。
中央财经大学的方方(化名)是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今年准备继续参加国考。方方的父母都在体制内工作,因此希望她能够参加公务员考试。“我的学长是博士生,通过国考到了财政部工作,能够在政府部门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我觉得是很不错的选择。”方方说。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牛卫红介绍,目前她所在学院的150多名研究生中有约一半的学生参与了国考,“考公这几年升温,已经成为学生找工作的首选途径之一,很多人会连续两年参加国考”。
牛卫红说:“2022年,我的一个研究生通过国考‘上岸’,在西安市政府部门工作,目前按照要求下到区县基层锻炼。还有一个研究生考上甘肃省的选调生,目前驻村了,需要在基层工作3年。高学历毕业生当公务员要做好到基层吃苦的准备。”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定表示,一些博士生、硕士研究生未必选择从事学术研究。有的毕业后从事其他工作,包括考取基层公务员,对个人来说,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一些接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在基层公务员岗位任职,或许能够给基层工作带来一些新气象。
王天定指出,公务员岗位过分吸纳高层次人才,未必是一种正常现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更多优秀的人才在择业中对未来有更多的想象力,有勇气在人生最好的年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为求稳定一门心思去考公考编。
(记者 李桂杰)
- 原标题: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攀升 学历门槛提高
- 责任编辑: 范维 
-
针对“鼠头鸭脖”等,国务院食安办约谈两地政府主要负责人
2023-10-23 13:13 食品安全 -
最高检再就民营经济发文:防止片面严、片面宽
2023-10-23 10:55 中国经济 -
富士康遭查:鸿海集团回应,岛内议论纷纷
2023-10-23 10:43 两岸关系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凌成兴接受审查调查
2023-10-23 10:23 -
九旬老人因感情纠纷到前女友家放火,法院判了
2023-10-23 10:14 依法治国 -
今年我国第1000亿件快件产生,较去年提前39天
2023-10-23 09:48 -
解码《2023重阳奇妙游》:曹磊罗一舟等加盟,科技与文化完美融合
2023-10-23 09:36 -
山西太原发生三车相撞交通事故致2死6伤
2023-10-23 09:29 -
筑梦新片区:开放高地,融通世界 | 老外讲故事·“一带一路”促共赢⑦
2023-10-23 09:18 老外讲故事 -
频繁修法“泛化国家安全”?国家安全部发声
2023-10-23 09:17 国家安全 -
全球高管看上海丨罗浩智:从几十人发展到2万多中国员工,我们对上海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3-10-23 08:18 老外讲故事 -
吉林市:发放购房补贴,打击抹黑唱衰楼市的不当言论
2023-10-23 07:32 观网财经-房产 -
港珠澳大桥开通五年出入境人次达3600万
2023-10-23 07:14 -
经济日报金观平: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家人格权益
2023-10-23 07:14 -
广东汕头市南澳县海域发生5.0级地震,网友:被震醒
2023-10-23 07:02 地震 -
甘肃肃北4.7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2023-10-23 07:02 地震 -
视频公布!菲方非法侵闯仁爱礁,恶意碰瓷
2023-10-22 14:42 观察者头条 -
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难题
2023-10-22 11:31 -
链接双十年:拓展全球“朋友圈”,开辟发展新空间 | 老外讲故事·“一带一路”促共赢⑥
2023-10-22 10:28 老外讲故事 -
全球高管看上海丨迪克·雷切尔:上海为全球企业创建独一无二的国际平台
2023-10-22 07:53 老外讲故事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