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高温天气是否与厄尔尼诺相关?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解析
7月12日白天,山东中西部、河北中部和西北部、北京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受降雨影响,华北地区迎来近期难得的凉爽,暂时告别高温天气。南方地区大范围高温天气则持续,12日白天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最高气温达到35—39摄氏度。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江南大部、华南等地将继续出现35—37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今年以来,我国极端高温天气频发,降水偏少。近期的高温天气是否与厄尔尼诺相关?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对此进行了解析。
厄尔尼诺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
高辉介绍,进入夏季以来,我国共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5月28日至6月5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比常年同期偏早16天。华北、黄淮地区高温极端性强,共有86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或超过极端高温阈值,北京汤河口等26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入汛以来降水偏少,空间差异明显。全国平均降水量233.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1.2%。
“近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快速增暖,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高辉表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发展较快,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多模式预测,预计后期暖海温异常仍将持续发展加强,并将形成一次至少中等强度的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已有的科学研究显示,中部型和东部型的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南方地区的降水或气温有不同的影响。
高辉分析认为,近期北方高温主要有以下几个成因:首先是本次华北高温主要在华北雨季开始前,为干热型高温。气象监测显示,连续8年华北地区6月中旬到7月初都出现了高温过程;其次是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导致华北高温日数显著增多;另外,还受到近期厄尔尼诺事件快速发展和中高纬度地区海温的协同影响。
“然而,对于地球系统来说,影响因子是极其复杂的,厄尔尼诺事件只是我国气候异常事件影响因素中的一部分,海冰、积雪等因素都影响气候。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时不会把厄尔尼诺事件或者拉尼娜事件当作唯一的参考因子,而是要综合考虑多个因子的协同影响。”高辉说。
(本报记者 李红梅)
- 原标题: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解析近期高温天气成因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2023-07-13 07:06 廉政风暴 -
陈吉宁会见德国思爱普公司首席执行官柯睿安
2023-07-12 21:43 上海观察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董云虎被查
2023-07-12 20:56 廉政风暴 -
陈吉宁龚正与韩俊王清宪所率安徽省党政代表团共商沪皖深化合作大计,携手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2023-07-12 20:25 上海观察 -
自觉做学习遵守党章的忠实践行者!市委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研讨会暨中心组学习会举行
2023-07-12 20:23 上海观察 -
李强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
2023-07-12 20:09 中国经济 -
今日24时油价上调,加一箱油多花约6元
2023-07-12 17:22 -
市监总局:拍黄瓜、泡茶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将简化许可
2023-07-12 16:44 -
香港:一旦日本排放核污水,将禁止10个都县水产进口
2023-07-12 16:41 福岛核泄漏 -
广西东黑冠长臂猿数量增至5群36只,属极度濒危灵长动物
2023-07-12 15:38 -
腾讯阿里等被发改委表扬:支持科技创新、传统产业转型
2023-07-12 15:38 -
山西一中巴车发生侧翻事故,致4死6轻微伤
2023-07-12 14:47 安全生产 -
时速250公里!整列高铁快运动车组列车试点开行
2023-07-12 14:37 高铁世纪 -
我国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计划今年发射首星
2023-07-12 14:30 航空航天 -
石英股份回应“印度禁止石英砂矿出口”传闻:不实
2023-07-12 13:13 -
我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
2023-07-12 12:13 航空航天 -
外交部驻港公署:这是美方“乱港大计”泡汤之后的气急败坏
2023-07-12 11:57 香港 -
保定公交车减至333辆,如何支撑市民出行?
2023-07-12 11:13 基层治理 -
云南永善推广“一部手机办事通”被通报:指标不切实际
2023-07-12 11:02 基层治理 -
全球首款!朱雀二号火箭发射成功
2023-07-12 09:58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0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8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8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6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4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