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逝世,65岁出山研发“龙芯”芯片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方面获悉,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退休干部黄令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4月20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公开资料显示,黄令仪,女,出生于1936年。黄令仪1958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理工大学),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1960年学成返校,在母校创办半导体专业和实验室。1962年加入中科院计算所。
从二极管、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枚CPU芯片。黄令仪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微电子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作为“龙芯”芯片研发团队项目负责人之一,黄令仪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2020年1月,黄令仪获中国计算机学会女性科技工作者夏培肃奖。
中国计算机学会给黄令仪的获奖理由是,“黄令仪研究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在研发一线,参与了从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到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过程,为我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CCF奖励委员会决定授予黄令仪研究员2019年“CCF夏培肃奖”,以表彰她在计算机核心器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曾在《研制龙芯CPU的策略考虑》一文中提到, “龙芯一号做了三次不同的物理设计,设计最成功的是由计算所自己完成的C方案,能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感谢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的黄令仪研究员,是他把计算所的系统设计人员领进了微电子设计的大门。”
“共青团中央”2022年9月曾刊文介绍,1962年,黄令仪被调到了中科院计算所工作。1965年,为了突破“两弹一星”中的瓶颈,国家开始成立计算机所二部,专攻微型计算机和三极管等项目,这是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在缺资料、缺设备、缺人才、缺材料的情况下,她带领团队呕心沥血成功研制出半导体三极管。随后步入艰难的芯片研发之旅。
196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空间计算机成功问世。1973年,中科院决定研制大型通用计算机,作为集成电路上的载体,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国家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黄令仪和她的团队,为了能够尽快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一步一步开始突破,她们研制的芯片也即将到达世界先进水准,1978年赢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截止1984年时,晶体管研发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的集成电路和芯片发展已经无限逼近于世界水平。
但是不久后,因为中科院经费紧张,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被叫停了,得到消息的黄令仪蹒跚的走出计算所大楼的北门,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1989年,黄令仪受邀参加美国的国际芯片展览会,偌大的会场里,她跑遍了展台却没有发现一家中国企业,她在日记中写道:“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黄令仪曾公开说过: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
2001年,65岁的黄令仪已经进入了退休生活,但她的志向还没有实现。此时,中科院胡伟武教授,向全国发出了打造中国芯的集结令。他亲自找到黄令仪,邀请她一起搞芯片。面对经费不足等重重困难,黄令仪还是毅然选择加入龙芯研发团队,成为了项目负责人。
2002年8月10日,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虽然性能上差距很大,但却真正打破了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
在黄令仪和同行的芯片人的不懈努力下,“龙芯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复兴号高铁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化。歼20等先进军事装备,配套了相控阵雷达,换上了中国自已的“心脏”。北斗卫星也装上了中国芯,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中,以黄令仪为代表的芯片人,从二极管、三极管、微型计算机、大型集成电路等,一路披荆斩棘,打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芯片。这一场逆袭和突围,可谓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坚守于挫折之下,崛起于不屈之中”。
(记者 岳怀让)
标签 中国龙芯之母- 原标题:“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逝世,65岁出山研发“龙芯”芯片
- 责任编辑: 王濛 
-
吴伟仁:嫦娥七号要在月球南极寻找水,任务难度大
2023-04-24 09:24 航空航天 -
首次发布!中国绘制火星全球影像图
2023-04-24 09:22 科技前沿 -
装修、倒闭、老板换人?五一民宿宁愿违约也要退订涨价
2023-04-24 09:18 -
2030年前中国人会踏上月球吗?吴伟仁:没问题
2023-04-24 09:09 航空航天 -
成都熊猫基地通报男子丢烟头行为,禁止其1年内参观
2023-04-24 08:35 -
中国第一代常规动力潜艇常驻上海滨江,将适时开放参观
2023-04-24 06:56 -
5名央企管理人员被查
2023-04-23 21:43 廉政风暴 -
事关城市更新,陈吉宁用一整天在旧住房小区、老城厢及城中村深入调查研究
2023-04-23 21:36 上海观察 -
徐州:这些人的部分工资将以数字人民币发放
2023-04-23 21:27 -
国家消防救援局:全力推进火灾隐患整改
2023-04-23 20:16 -
交通运输部部署做好“五一”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2023-04-23 18:53 节日谈 -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气油并进” 页岩油产量突破2万吨
2023-04-23 18:53 能源战略 -
“二次感染新冠风险逐渐增加,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者症状会轻”
2023-04-23 16:52 抗疫进行时 -
环保项目被指涉嫌大规模污染自然保护区,蚂蚁森林回应
2023-04-23 15:13 -
寻找古诗里的春天,上海大学国际学生诗歌校园行活动落幕
2023-04-23 15:07 老外讲故事 -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年报:收入11.32亿,公益支出11.47亿
2023-04-23 14:37 -
“乱港分子和西方人成立了100多个境外组织和平台,不能掉以轻心”
2023-04-23 13:05 -
市民建议家庭唯一住房买卖置换取消增值税和个税,上海市财政局回应
2023-04-23 11:06 -
蚌埠市委书记逛夜市:要把最佳打卡位置留给游客
2023-04-23 10:40 -
蔚来员工曝加班近500小时进急诊3次,HR:系自愿,客户需要
2023-04-23 10:22
相关推荐 -
臭名昭著的美国“颜革推手”,也被马斯克锤了 评论 16特朗普当面施压:你收多少税,我就收多少 评论 184特朗普:苹果在中国造,这次不给豁免了 评论 313“派人赴美秘密会谈,她作出了最后一搏” 评论 72“欧洲的‘美国世纪’,结束了” 评论 170最新闻 Hot
-
对抗马斯克调查!美国14州检察长起诉DOGE
-
马斯克动手了,“美国国税局危!”
-
想给特朗普露一手,但台企很焦虑:当初大陆说断就断了…
-
特朗普:苹果在中国造,这次不给豁免了
-
特朗普没完没了:想拉中俄,一起限制核武
-
“在印尼乃至全球,没了中国,西方企业活不下去”
-
他又来:我美国那么牛的公司,芯片生意全被台湾抢了
-
墨西哥威胁谷歌:不改就起诉
-
特朗普:可以卖印度F-35
-
时隔近一月,苹果、谷歌重新上架TikTok
-
特朗普:希望俄罗斯重返G7
-
特朗普扬言:金砖敢“耍花活”,100%关税
-
涉TikTok,特朗普又“画大饼”
-
“欧洲的‘美国世纪’,结束了”
-
中国留学生在美遇害,当地警方:正在追捕一名男性嫌疑人
-
马斯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的事,而不是到处推动政权更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