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通报3例本土无症状详情,一地列为中风险
最后更新: 2022-05-20 11:08:45会采取哪些措施恢复道路清洁?
上海教育电视台记者:本轮疫情以来,部分社区、道路出现垃圾堆积现象,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市民出门逐渐增多,会采取哪些措施恢复道路清洁?
朱心军:本轮疫情以来,环卫行业受疫情和封控影响,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线工人到岗率最低时候不足30%。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目前一线工人到岗率已近50%,我们持续开展公共环境清洁消杀和道路冲洗,垃圾堆积和泡沫塑料箱积存现象明显减少,市容市貌逐步改善。为让本市早日回归“干净、整洁、有序、美观”的常态,我们考虑分三个阶段、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是实施居住区“清积存”行动,让社区环境干净起来。第一阶段是到5月21日,开展防范区的居住区“清积存”专项行动;第二阶段是5月22日到5月31日,开展全市居住区“清积存”专项行动;第三阶段是6月1日以后,逐步恢复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定点投放,为避免居民聚集、控制社交距离,采取灵活的定时投放策略。
同时,同步加大一线工人返岗进度,加大生活垃圾、装修垃圾清运单位、可回收物回收企业的调配力度,提高积存垃圾清运能力;积极配合房管部门,指导街镇,发动居委、物业以及志愿者共同清洁家园,全面清理居住区内的积存垃圾。
二是实施街面“大扫除”行动,让道路空间整洁起来。第一阶段,重点针对中小道路、断头路、桥洞隧道、区域结合部以及快递、外卖集散区域,对各类生活垃圾、落叶杂物等开展集中清理。第二阶段,计划在5月23日、5月30日,集中开展两次公共环境清洁消杀和道路保洁专项活动;第三阶段,持续推进道路等公共环境清洁消杀行动。
三是全面开放环卫公厕,让市民如厕方便起来。第一阶段,明确环卫公厕逐步开放的原则和要求,对前期关闭的公厕,开放前要开展一次彻底消杀,并张贴场所码,开放后按规范做好日常保洁和清毒作业,并落实“场所码”检验,目前,全市已开放环卫公厕近850座。第二阶段,加大环卫公厕开放力度,满足人员活动增加以后的用厕需求。第三阶段,到6月中下旬,环卫公厕全面开放。我就说这些,谢谢!
怎么在做好管控的同时,也保障好中风险地区群众的生活?
劳动报记者:刚才提到青浦划定了一个中风险地区,能否介绍一下这个小区的基本情况,怎么在做好管控的同时,也保障好中风险地区群众的生活?
张彦:徐泾镇迮庵村杨巷西区属于农民自建房小区,共有53栋农民自建房,居民共537户、898人。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我区已对该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全体居民严格落实“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在严格落实管控措施的同时,我们将全面做好居民日常生活保障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封闭管理。实行区、镇、村三级包保,支援干部建立巡查专班,综合运用技防、人防措施,加强小区24小时巡查,确保“足不出户”。在已经完成阳性感染者家庭终末消杀的基础上,对小区内公共场所开展高频次环境消杀,引导居民共同开展家庭清洁消毒。
二是加强需求信息收集。组织志愿者建立信息收集和需求保障专班,划小网格单元、落实人员责任,做好保供、保医、保药工作。向居民告知核酸检测、生活保供等各类信息,收集居民需求,争取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三是加强日常生活保障。通过“集采集配+保障性快递”的方式,将徐泾镇2个超市作为保供单位,通过集采集配的方式做好日常生活物资保障。同时落实保障性快递,所有快递物品六面消杀、静置半小时后,由志愿者派送上门,解决最后100米问题。
四是加强特殊人群关爱。加强小区内血透患者、孕产妇、独居老人等各类特殊人群情况排摸,制订工作预案,规范工作流程,明确专人一对一联系服务,针对特殊人群就医需求,预先安排专门车辆负责闭环接送,畅通就医绿色通道,优化代配药服务,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谢谢。
对于医务人员通行有什么管理要求?
新民晚报记者:网上反映有医护人员上下班通行碰到困难,我们对于医务人员通行有什么管理要求?
赵丹丹:本轮疫情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坚守岗位,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在医疗救治、疫情防控等工作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近期,有的社区强化了管控手势,导致部分医务人员通行遇到障碍,影响到医务人员正常工作。
根据市防控办有关文件要求,除阳性感染者的密接、次密接等高风险人群外,持有工作证件、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社区要予以通行支持。
同时,医务人员也要严格按照工作地和住所“两点一线”方式通行,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定期核酸检测。
请社区属地和交通部门对医务人员通行给予支持,保证医务人员开展正常工作。让我们共同携手抗疫、守护健康,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谢谢。
城市环境、园林绿化方面会有什么新变化?公园什么时候能开放?
澎湃新闻:之前市民关注到一些道路沿线更换了景观花卉,接下来城市环境、园林绿化方面会有什么新变化?公园什么时候能开放?
朱心军:谢谢您的提问。随着全市疫情形势好转,近期,徐汇、黄浦、长宁等区对于部分重点区域、主要道路进行了花卉布置,引起市民关注;郊区奉贤、金山有几个公园已经对外开放,受到市民欢迎。为顺应市民享受优美生态环境、走进公园绿地的迫切愿望,我们考虑分三个阶段,加强园林绿化养护和景观营造,推进城市公园分类分步有序开放。
第一阶段是到5月21日,全面开展公园环境清洁消杀,实施安全隐患排查、绿化整理和重点区域的景观恢复;推动园林绿化管养人员有序返岗。
第二阶段是5月22日到5月31日,郊区的城市公园在满足属地防疫要求的情况下逐步有序开放;道路绿化养护要求从“基本维护”转换到“景观恢复”。
第三阶段是6月1日以后,中心城区的城市公园在满足属地防疫要求的情况下逐步有序开放;同时,按照“先重点区域、主要道路,后一般区域、一般道路”的顺序,恢复执行计划内的花卉布置和常态养护;加强口袋公园、绿道以及行道树的精细化养护。
需要说明的是,公园恢复开放后,公园内的经营、服务等室内场所、以及游乐设施暂不开放。同时,严格落实相关防疫措施和要求,并视情动态调整,也请游园的市民支持和配合。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做好每日预防性消杀。按照公共场所消毒技术和行业作业规范,对公共厕所、座椅、栏杆、废物箱、园路及铺装以及亭廊、游憩及服务等建构筑物、设施等进行消杀。
二是落实“场所码”或“数字哨兵”检验,加强公园出入口和游园秩序管理,引导游客规范佩带口罩,防止人员聚集。对于无法“扫码”的游客,可采取现场实名登记方式,同时测量体温、查验绿码信息,确保人员信息科溯源。
三是城市公园严格实行“错峰、预约、限流”等防范措施,日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
四是适当缩短开园时间,具体由各区、各单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而定,夜间暂缓开放。
五是养管人员原则上实行闭环管理,加强个人防护。5月31日前,实施每天“1次核酸+2次抗原”,6月1日后,实施每天“1次核酸+1次抗原”检测。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尹欣: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各位记者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或者进一步的采访需求,可以随时与市政府新闻办联系,后续的进展我们将及时向社会进行发布。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辛苦了!
- 原标题:上海市5月20日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 责任编辑: 夏雨 
-
专家:四川雅安发生4.8级地震,系9年前7.0级地震的强余震
2022-05-20 11:05 地震 -
祝融号火星车遇强烈沙尘天气 ,进入冬季休眠模式
2022-05-20 11:00 航空航天 -
-
加禁止电信系统使用华为中兴产品,我使馆批:违反市场经济原则
2022-05-20 10:00 -
专家:我国仍处在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期
2022-05-20 09:30 -
四川新增本土“20+102”均在邻水,省委书记:严防外溢
2022-05-20 09:15 抗疫进行时 -
31省份新增本土176+939
2022-05-20 09:13 抗疫进行时 -
雅安市汉源县发生4.8级地震,成都部分地区震感强烈
2022-05-20 08:56 地震 -
北京新增本土50+12,涉及5个区
2022-05-20 08:0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88+770”,3例无症状在风险人群中发现
2022-05-20 07:57 抗疫进行时 -
知网的原罪是什么,背后同方股份的财务状况还好吗
2022-05-20 07:46 反垄断 -
为何开展多轮核酸?为何不停地从社会层面查出新感染者?吴尊友回应
2022-05-19 23:18 抗疫进行时 -
我驻日使馆调整赴华人员检测要求,取消多项检测
2022-05-19 22:35 抗疫进行时 -
李克强在云南考察:农资价格仍在高位,要再扶农民一把
2022-05-19 20:34 -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激发民族根脉的时代价值
2022-05-19 20:24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国家医保局:查68家机构,发现涉嫌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5.03亿
2022-05-19 20:06 医疗改革 -
建立“15分钟采样圈”是否成本过高?国家卫健委解答
2022-05-19 20:00 抗疫进行时 -
这算一鱼两吃…?
2022-05-19 19:30 -
习近平:金砖国家要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2022-05-19 19:27 金砖国家 -
部分人员未接种三针疫苗,北京朝阳15个快递网点被通报
2022-05-19 18:42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35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43“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8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